補益黃耆浸酒

BU YI HUANG QI JIN JI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三十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6%
肝經 18%
肺經 14%
脾經 10%
心經 8%
膀胱經 8%
胃經 5%
大腸經 4%
三焦經 2%
腎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補益黃耆浸酒

本方劑由黃耆、萆薢、防風、川牛膝、桂枝、石斛、杜仲、肉蓯蓉、附子、山茱萸、石南葉、茯苓等中藥材組成,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健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體虛乏力、膝蓋冰冷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萆薢:**性微寒,味苦,歸肝、脾、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 **防風:**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川牛膝:**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歸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活絡、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杜仲:**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石南葉:**性微寒,味苦、微辛,歸肝、腎經,具有清熱利尿、明目強腰、益精補腎、強筋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補益黃耆浸酒」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健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體虛乏力、膝蓋冰冷等症狀。該方劑由黃耆、萆薢、防風、川牛膝、桂枝、石斛、杜仲、肉蓯蓉、附子、山茱萸、石南葉、茯苓等中藥材組成,各味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藥效,可有效改善體虛乏力、膝蓋冰冷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1兩(銼),萆薢1兩半(銼),防風1兩半(去蘆頭),牛膝2兩(去苗),桂心1兩,石斛2兩(去根),杜仲1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乾),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山茱萸1兩,石南1兩,白茯苓1兩。
上銼細,以絹袋盛,用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瓶頭。
候3日後,每於食前暖1小盞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具有補益脾氣,固表止汗的功效。萆薢具有健脾利濕,行氣止痛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解痙的功效。川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桂枝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收斂固澀的功效。石南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安神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黃耆浸酒, 出處:《聖惠》卷三十。 組成:黃耆1兩(銼),萆薢1兩半(銼),防風1兩半(去蘆頭),牛膝2兩(去苗),桂心1兩,石斛2兩(去根),杜仲1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乾),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山茱萸1兩,石南1兩,白茯苓1兩。 主治:虛勞膝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