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熱地黃汁湯

CHU RE DI HUANG ZHI TANG | 更多圖表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肝經 28%
肺經 28%
胃經 5%
大腸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1%
小腸經 0%
心包經 0%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除熱地黃汁湯 」

除熱地黃汁湯,顧名思義,是以「生地黃」為君藥,輔以「黃芩」、「大黃」、「甘草」、「梔子」四味中藥組成的方劑。相傳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有提及此湯,主治當服用製劑「四味湯紫丸」時,患者出現驚癇症狀。

組成介紹:

  1.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大黃: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3. 黃芩: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4. 生地黃:生地黃性味甘、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5. 梔子: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主治功效:

除熱地黃汁湯主治服用製劑「四味湯紫丸」時,患者出現驚癇症狀。服用藥物後,病情有所好轉,但仍感到全身發熱,腹部脹滿,而且眼睛一直向上看。

用法用量:

除熱地黃汁湯的用法和用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中醫師確定,一般情況下,每日一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2.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傳統服藥法


地黃汁半合,黃芩3分,大黃1分,甘草(炙)1分,梔子仁2分。
水8合,煮4合,去滓,下地黃汁。每服1合,日3夜1。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黃芩、大黃均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驚癇。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解毒的功效,可緩解大黃的瀉下作用,並有助於生地黃、黃芩的吸收。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驚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除熱地黃汁湯,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一。 組成:地黃汁半合,黃芩3分,大黃1分,甘草(炙)1分,梔子仁2分。 主治:變蒸時患驚癇。已服四味湯紫丸,下後猶熱,腹脹目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