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肺散

XIE F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七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17%
心經 15%
肝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6%
胃經 6%
大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0%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瀉肺散:治療嗜酒成癮肺部受損的良方

瀉肺散是傳統中醫藥中的複方藥劑,專門用於治療嗜酒成癮者因勞累過度、風寒入侵或情緒波動而導致的肺部損傷。其主要成分包括百部、五味子、茯苓、附子、肉蓯蓉、當歸、石斛、遠志、續斷、細辛、甘草、防風、花椒、紫菀、桂枝、款冬花、乾薑、桃仁、杏仁等。

藥物組成介紹: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腸燥便祕等症狀。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咳嗽、痺痛、泄瀉等症狀。
  • **百部:**具有止咳化痰、驅蟲殺蟲、潤肺平喘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狀。
  • **花椒:**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腹痛、牙痛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血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等症狀。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腹痛、腰痛等症狀。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等症狀。
  •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等症狀。
  • **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等症狀。
  • **桃仁:**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症狀。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虛汗、遺精、早洩等症狀。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等症狀。
  •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失眠、多夢、水腫等症狀。
  •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等症狀。
  •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等症狀。

總結:

瀉肺散中藥方劑組成藥效豐富,具有止咳化痰、滋陰清熱、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強筋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嗜酒成癮者因勞累過度、風寒入侵或情緒波動而導致的肺部損傷,症狀包括面色發黃、眼睛浮腫、頭暈、咳嗽氣喘、胸痛、嘔吐膿血等。在使用該藥物時,應遵循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兩,黃芩1兩,桔梗半兩,麻黃半兩,枳殼半兩,秦皮1兩,葶藶1兩,菊花1兩,旋覆花1兩,生地黃1兩,防風1兩,白芷1兩,甘草1兩,玄參1兩,梔子1兩,地骨皮8錢。
上為末。
每服3錢,桑白皮煎湯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瀉肺散由百部、五味子、茯苓、附子、肉蓯蓉、當歸、石斛、遠志、續斷、細辛、甘草、防風、花椒、紫菀、桂枝、款冬花、乾薑、桃仁、杏仁組成。其中,百部、五味子、茯苓、附子、肉蓯蓉、當歸、石斛、遠志、續斷、細辛、甘草、防風、花椒、紫菀、桂枝、款冬花、乾薑、桃仁、杏仁均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因此,瀉肺散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瀉肺散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肺部功能下降。

相關疾病


咳血暈眩梅尼爾氏病氣喘肺結核心包炎嘔吐咳嗽多痰容易生氣前胸上部位疼痛胸骨疼痛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瀉肺散, 出處:《異授眼科》。 組成:黑豆、白醜、澤瀉、當歸、枸杞、苦參各等分。 主治:目中不清,視物不見。

瀉肺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六。 組成:桑白、葶藶子、玄參、旋覆花、地骨皮、桔梗、知母、黃柏、黃芩、菊花、朴消。 主治:大小眥赤腫痛,生肉翳者。

瀉肺散, 出處:《聖惠》卷六。 組成:枳殼3分(麸炒微黃,去瓤),旋覆花半兩,川芒消1兩,前胡3分(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 主治:肺臟氣實,上焦痰滯,不下飲食。

瀉肺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一。 組成:羌活兩半,玄參兩半,黃芩兩半,骨皮1兩,桑皮1兩,大黃1兩,芒消1兩,甘草1兩(一方有苦桔梗,無桑皮)。 主治:暴風客熱,白睛腫痛。

瀉肺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當歸1兩,黃芩1兩,桔梗半兩,麻黃半兩,枳殼半兩,秦皮1兩,葶藶1兩,菊花1兩,旋覆花1兩,生地黃1兩,防風1兩,白芷1兩,甘草1兩,玄參1兩,梔子1兩,地骨皮8錢。 主治:風輪生瘡或突起,癒後變成白翳,久不散者。

瀉肺散,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百部2兩半,五味子2兩半,茯苓1兩,附子1兩,蓯蓉1兩,當歸1兩,石斛1兩,遠志1兩,續斷1兩,細辛7分,甘草7分,防風1兩半,蜀椒1兩半,紫菀1兩半,桂心1兩半,款冬花1兩半,乾薑1兩半,桃仁60枚,杏仁30枚。 主治:酒客勞倦,或出當風,喜怒氣捨於肺,面目黃腫,起即頭眩,咳逆上氣,時忽忽欲絕,心下弦急,不能飲食,或吐膿血,胸痛引背,支滿欲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