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豆丸

WU DO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2%
心經 16%
脾經 12%
膀胱經 9%
肝經 9%
大腸經 9%
肺經 6%
胃經 3%
腎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豆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黑豆、黃柏、丁香、巴戟天、白蒺藜和沙苑子。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黑豆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

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沙苑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烏豆丸具有疼痛劇烈而尖銳,猶如針刺一般的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豆丸」具有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

烏豆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疾病。

烏豆丸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黑豆2粒(用黃柏1兩,銼,炒3次,搗少時,再炒),白豆2粒(用黃柏2兩,同前法制),母丁香3粒,穿心巴戟1條(去心),白蒺藜21粒,沙苑蒺藜1捻。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朱砂、麝香為衣,如綠豆大。
作1服,冷鹽酒以漉豆腐羹壓之。

方劑組成解釋


黑豆補腎益氣,黃柏清熱燥濕,丁香溫中散寒,巴戟天補腎壯陽,白躑躅活血通絡,沙苑子補腎益氣。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活血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烏豆丸, 出處:《外台》卷三十四引《救急方》。 組成:烏豆(肥大者)。 主治:産後羸瘦不復。

烏豆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三。 組成:黑豆2粒(用黃柏1兩,銼,炒3次,搗少時,再炒),白豆2粒(用黃柏2兩,同前法制),母丁香3粒,穿心巴戟1條(去心),白蒺藜21粒,沙苑蒺藜1撚。 主治:氣刺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