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例釋

中醫古代典籍:經方例釋

作者:nan

朝代:不詳

基本介紹:

《經方例釋》是一部中醫古代典籍,作者不詳,成書年代不詳。該書主要講述了中醫經方的理論和應用,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目錄

  • 第一章 經方概述
  • 第二章 經方的組成
  • 第三章 經方的應用
  • 第四章 經方的臨床應用
  • 第五章 經方的發展與傳承

第一章 經方概述

經方是指在《黃帝內經》中記載的方劑,是中國醫學的第一個方劑學派。經方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四氣五味為辨證施治的依據,以整體觀念為指導,以陰陽平衡為治療目標,以扶正祛邪為治療手段。經方具有簡單易學、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特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第二章 經方的組成

經方的組成一般包括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君藥是主治病證的主藥,臣藥是協助君藥發揮作用的藥物,佐藥是調和君臣藥的藥物,使藥是引導君臣佐藥發揮作用的藥物。

第三章 經方的應用

經方主要用於治療內科疾病,如感冒、發熱、咳嗽、腹瀉、嘔吐、腹痛、便秘等。此外,經方還可以用於治療外科疾病,如癰腫、瘡瘍、外傷等。

第四章 經方的臨床應用

經方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具有簡單易學、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特點。以下列舉幾個經方的臨床應用:

  • 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等。
  • 桂枝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
  • 白虎湯:主治外感熱病,症見高熱、煩渴、汗出、口乾舌燥等。
  • 黃連解毒湯:主治熱毒內盛,症見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大便秘結等。
  • 大柴胡湯:主治濕熱內蘊,症見發熱、胸悶、腹脹、腹痛、大便不暢等。

第五章 經方的發展與傳承

經方是中國醫學的第一個方劑學派,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經方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張仲景為代表的「金匱派」和以葛洪為代表的「肘後派」。唐宋時期,經方繼續得到發展,出現了以李東垣為代表的「補土派」和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溫病派」。明清時期,經方繼續得到發展,出現了以張景岳為代表的「溫補派」和以薛立齋為代表的「溫燥派」。

經方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發展,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和經驗。經方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瑰寶,對中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結語

經方是中國醫學的第一個方劑學派,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經方具有簡單易學、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等特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經方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發展,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和經驗。經方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的瑰寶,對中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經方通例 (1)

經方例釋上 (1)

經方例釋中 (1)

經方例釋下 (1)

附錄 (1)

節錄《素問》藏氣法時論及至真要大論

王繩林考正古方權量說(繩林,字樸莊,江蘇吳縣人,恩貢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