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6)

1. 辨七診脈法

七診脈。諸家經論。不盡分別。今顯脈形狀。並疾病有可療者。不可療者。同論於中。將明未顯爾。

獨大者。皮膚壯熱。喘息上衝。其脈通度三關。多出少入。與太過相似。兩手並極。此乃不治之疾。

獨小者。四體微寒。中膈氣閉。復沖兩脅。其脈沉沉度於三關。名曰獨小。小者氣也。不治之疾。

獨寒者。惡寒也。四肢俱冷。伏陽在內。其脈指下沉沉如爛練線。按之不知所在。此不治之疾。

獨熱者。四肢俱熱。臟腑亦熱。其脈洪數。故曰獨熱。可治之疾。

獨遲者。其脈三部俱遲。氣在皮膚。致有不安。可治之病。

獨疾者。寸關急數。尺脈微虛。熱在於胃。致使口乾心躁。鼻塞頭疼。可治之疾。

獨陷者。其脈軟。隱在肌肉。陰陽並然。四肢不舉。疼痛在骨。名曰獨陷。可治之疾。

2. 診百病決死生法

診人溫病。三四日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難得者死。

診人溫病。瀼瀼大熱。其脈細小者死。

診人病甚而脈不調者。難瘥。

診人病甚而脈洪。易瘥。

診人頭痛目痛。卒視無所見者死。

診人溫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診人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診人病瘧。腰脊強急瘛瘲者。不可治。

診人熱病七八日。氣不喘。脈不數者。當後三日溫汗。汗不出者死。

診人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小便赤黃。口燥。舌焦乾黑者死。

熱病不得汗。脈盛躁。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瘥。

熱病已得汗。脈靜安者生。脈躁者難治。

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之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脈常躁盛。氣之極也。亦死。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死。

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熱病發熱。熱甚者。其脈陰陽皆竭。慎勿刺。汗不出。必不治。

診癲病。脈實堅者生。脈沉細小者死。

診人心腹積聚。其脈堅急者生。虛弱者死。

若腹大脹。四肢逆冷。其人脈形長者死。

診人心腹痛。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緊大疾者死。

診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疾大熱者死。

診人腸澼下膿血。脈沉者生。浮者死。

診洞泄。食不化。下膿血。脈數微小者生。堅急者死。

診腸澼下膿血。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凡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弦絕。滑大皆生。弦澀皆死。

診諸澼下膿血。有寒者生。有熱者死。

診諸腸澼。其脈滑者生。浮者死。弦絕澀者皆死。

診咳嗽。脈沉堅者死。浮直者生。

診吐血衄血。脈滑小弱者生。實大者死。

診唾血。脈堅強者死。滑者生也。

夫病吐血而嗽上氣。其脈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夫病咳嗽羸瘦。脈堅大者死。

診傷寒咳嗽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診嗽脫形發熱。脈堅急者死。

診嗽而嘔。腹脹而泄。其脈弦弦欲絕者死。

診諸咳嗽。其脈浮軟者生。沉伏者死。

診人肌瘦脫肛。形熱不去者死。

診上氣脈數者死。

診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大不可治。加利必死。

診人消渴。其脈數大者生。細小浮短者死。

診人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小堅急不可治。

診人病䘌蝕肛陰。其脈虛小者生。脈堅急者死。

診人腸癖筋攣。其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堅者死。

診人被風不仁痿厥。其脈虛者生。堅急疾者死。

診人上氣喘急低昂。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

診人汗出苦衄。其脈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診人寒熱瘛瘲。其脈代絕者死。

診金瘡血出太多。脈虛細者生。實大者死。

診人陰陽俱竭者。見其齒上如熟小豆。其脈躁者死。

診人從高跌僕。內傷。脹滿。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診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心腹積聚。其脈勁強者生。沉小者死。

診厥逆汗出。脈堅急者生。虛緩者死。

診水病。脈洪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診水病陰閉。其脈浮大者生。沉細虛小者則死。

診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

診泄注脈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

診人內外俱虛。身體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得安靜者死。

診寒氣上攻。脈實而順滑者生。實而逆澀則死。

診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人卒得中惡。脈大而緩者生。堅而浮者死。堅細而微者亦生。

診中惡吐血數升。脈沉細者死。浮大而疾者生。

診人為百藥所傷。脈微細者死。洪大而速者生。

診老人脈微微。陽羸陰強者生。脈躁大加息者死。陰弱陽強。脈至而代。奇月而死。

診熱病三五日。身體熱。腹滿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尺脈澀如堅。為血實氣虛也。其發病。腹痛逆滿。氣上衝。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瘕。黍穄赤而死。

白話文:

脈搏細小而硬,這是因為血氣充足但氣虛。發病時會感到腹痛、腹脹,氣向上衝。這是因為女性子宮內有舊傷,留有惡血,時間久了結成腫塊。脈搏若細小赤色,就會死亡。

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細而來有力者。穀氣不充。得節轉動。棗葉生而死。

白話文:

脈搏細微:表示氣血兩虛。 脈搏細微但有力:表示食物營養不足。 脈搏節律規律有轉動:像棗葉一樣生長和死亡。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不齊。從寸口至關。關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仲夏得之。此脈桃葉落而死。

白話文:

左手寸口脈搏跳動異常。忽而寬大,忽而細小,不均勻。從寸口到關脈,再到尺脈,三段脈位,處處脈搏動搖不一。病情因人而異。如果在仲夏時分患上此脈象,會在桃葉凋零的時候死去。

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大乍小。朝來浮大。暮夜沉伏。浮即太過魚際。沉伏即不至關中。往來無常。時復來者。榆葉枯落而死。

白話文:

右手寸口脈搏偏向虛弱隱約。時而大,時而小。早上浮現較大,晚上深沉隱晦。脈浮時超出魚際穴,脈沉時觸不到關脈。脈象變化無常,偶爾又能浮現出來。像榆樹葉枯萎飄落,最終死亡。

左手尺部脈三十動一止。又須臾還。三十動一止。乍動乍疏。不與息數相應。其人雖食谷。猶不愈。蘩草生而死。

白話文:

左手寸口的尺脈跳動三十次就停頓一次。過了一會兒又開始跳動,三十次跳動後又停頓一次。脈搏時而跳動有力,時而跳動稀疏,與呼吸次數不一致。這種脈象的人即使吃了飯,身體也不會好轉。這類病人會長出蘩草(一種雜草)而死。

右手尺部脈三十動而一止。止而復來。來如循直木。如循張弓弦。絙絙然如兩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