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六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19)

1. 菥蓂(音錫覓)子

味辛,微溫,無毒。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痹,補五臟,益精光,療心腹腰痛。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蓂菥,一名大蕺,一名馬辛,一名大薺。生咸陽川澤及道旁。四月、五月採,曝乾。(得荊實、細辛良,惡乾薑苦參。)

陶隱居云:今處處有之,人乃言是大薺子,俗用甚稀。唐本注云:《爾雅》云是大薺,然驗其味甘而不辛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似薺菜而細,俗呼為老薺。藥性論云:菥蓂子,苦參為使。能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陳藏器云:菥蓂子,《本經》一名大薺。蘇引《爾雅》為注云:大薺。按大薺即葶藶,非菥蓂也。菥蓂大而褊,葶藶細而圓。二物殊別也。

圖經曰:菥蓂子,生咸陽川澤及道旁,今處處有之。《爾雅》云:菥蓂,大薺。郭璞云:似薺,細葉,俗呼之曰老薺。蘇恭亦云是大薺。又云:然菥蓂味辛,大薺味甘。陳藏器以大薺當是葶藶,非菥蓂,菥蓂大而褊,葶藶細而圓,二物殊也。而《爾雅》自有葶藶,謂之蕇(音典)。

注云:實、葉皆似薺,一名狗薺,大抵二物皆薺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致疑也。四月、五月採,曝乾。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療眼熱痛,淚不止,以菥蓂子一物,搗篩為末,欲臥以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惡物出,並去胬肉。可三、四十夜點之,甚佳。

2. 蓍實

味苦、酸,平,無毒。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飢,不老,輕身。生少室山谷。八月、九月採實,日乾。

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莖為筮。陶誤用楮實為之。《本經》云味苦,楮實味甘,其楮實移在木部也。

圖經曰:蓍實,生少室山谷,今蔡州上蔡縣白龜祠旁,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莖,至多者三、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異於眾蒿也。秋後有花出於枝端,紅紫色,形如菊,八月、九月採其實,日乾入藥。今醫家亦稀用。其莖為筮,以問鬼神知吉凶,故聖人贊之,謂之神物。

《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遊於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蟲無毒螫。徐廣注曰:劉向云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又褚先生云: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著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

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滿百莖長丈者,取八十莖以上,蓍長八尺即難得也。人民好用卦者取滿六十莖以上,長滿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州所上者,皆不言如此。然則此類,其神物乎,故不常有也。

3. 赤芝

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陶隱居云:南嶽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

英公云:安心神。

4. 黑芝

味鹹,平。主癃(音隆),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芝。生常山

唐本注云:五芝,《經》云:皆以五色生於五嶽,諸方所獻,白芝未必華山,黑芝又非常岳。且紫芝多黃、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

5. 青芝

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龍芝。生泰山。

英公云不忘,強志。

6. 白芝

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華山。

7. 黃芝

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蒿山。

8. 紫芝

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無毒,六月、八月採。(薯蕷為之使,得發良,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共益人,惡常山,畏萹青、茵陳蒿。)

陶隱居云:按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此六芝,皆仙草之類,俗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環異,並栽《芝草圖》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檽(音軟),名為紫芝。蓋只療痔,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凡得芝草,便正爾食之,無餘節度,故皆不云服法也。

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苬,芝。釋曰:瑞草名也,一歲三華,一名苬,一名芝,《論衡》云: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命記》曰:王者仁慈,則芝草生是也。抱朴子云: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又云木芝者,松柏脂淪地;千歲,化為茯苓;萬歲,其上生小木,狀似蓮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視有光,持之甚滑,燒之不焦,帶之闢兵。藥性論云:紫芝,使,畏發。味甘,平,無毒。主能保神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