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十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 (9)

1. 秦椒

味辛,溫,,生溫熟寒,有毒。主風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髮,明目,療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產後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臟。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太山川穀及秦嶺上,或琅邪。八月、九月採實。(惡栝蔞、防葵、畏雌黃。)

陶隱居云: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呼為大椒。又云:即今樛(居虯切)樹。而樛子是豬椒,恐謬。唐本注云:秦椒樹,葉及莖、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實細。藍田南、秦嶺間大有也。臣禹錫等謹按範子計然云: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天水隴西,細者善。

藥性論云:秦椒,君,味苦、辛。能治惡風遍身,四肢𤸷痹,口齒浮腫搖動,主女人月閉不通,治產後惡血痢,多年痢,主生髮,療腹中冷痛。孟詵云:秦椒,溫。滅瘢,長毛,去血。若齒痛,醋煎含之。又損瘡中風者,以面作餛飩,灰中燒之使熱,斷使口開,封其瘡上,冷即易之。

又法:去閉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之,重者可再服,以瘥為度。

圖經曰:秦椒,生泰山川穀及秦嶺上或琅邪,今秦、鳳、及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生花秋末結實,九月、十月採。陶隱居云:似椒而大,色黃黑,或呼大椒。蘇恭云:葉及莖、子都似蜀椒,但實細味短。《爾雅》云:檓,大椒。郭璞云:椒叢生,生實大者名為檓。《詩·唐風》云:椒聊且。

陸機疏云:椒似茱萸,有針刺。莖葉堅而滑。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香。今成皋諸山謂之竹葉椒,其木亦如蜀椒,少毒熱,不中合藥,可著飲食中。又用蒸雞、豚最佳。東海諸島上亦有椒,枝、葉皆相似。子長而不圓,甚香,其味似橘皮。島上獐、鹿食其葉,其肉自然作椒、橘香。

而今南北所生一種椒,其實大於蜀椒,與陶及郭、陸之說正相合,當以實大者為秦椒。其云蜀、吳作茶、茗,皆煮其葉,今不復如此。蓋古人所食,與今異者多矣。故苦𣘻(與茶同條)云。作飲加茱萸、蔥、姜等良是也。相傳椒可以來水銀。又云椒氣好下,言餌之益下,不上衝也。

服食藥當用蜀椒。

肘後方:手足心風腫。椒、鹽末等分,醋和敷之,良。傷寒類要:治膏癉,其人飲少小便多方:秦椒一分出汗,瓜蒂二分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續十全方:治蟲入耳。椒末一錢,醋半盞浸良久,少少灌耳,蟲自耳出。

衍義曰:秦椒,此秦地所實者,故言秦椒。大率椒株皆相似,秦椒但葉差大,椒粒亦大而紋低,不若蜀椒皺紋高為異也。然秦地亦有蜀種椒。如此區別。

2. 山茱萸

味酸,平、微溫,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輕身,明目,強力長年。一名蜀棗,一名雞足,一名鬾(音妓)實。生漢中山谷及琅邪、冤句、東海承縣。

九月、十月採實,陰乾。(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陶隱居云: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乾,赤色,如胡蘈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當以合核為有爾。臣禹錫等謹按藥性論云:山茱萸,使,味鹹、辛,大熱。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堅長陰莖,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能發汗,止老人尿不節。日華子云: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癥結,治酒渣。

陳藏器云:胡蘈子,熟赤,酢澀。小兒食之當果子。止水痢,生平林間,樹高丈餘,葉陰白,冬不凋,冬花春熟,最早諸果。莖及葉煮汁飼狗,主瘑。又有一種大相似,冬凋春實夏熟,人呼為木半夏,無別功。根,平,無毒。根皮煎湯,洗惡瘡疥並馬瘑瘡。

圖經曰: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及琅邪、冤句、東海承縣,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餘,葉似榆,花白。子初熟未乾,赤色,似胡蘈子,有核,亦可啖;既干,皮甚薄。九月、十月採實,陰乾。吳普云:一名鼠矢。葉如梅,有刺毛。二月花如杏。四月實如酸棗,赤。五月採實。與此小異也。

舊說當合核為用。而雷斅《炮炙論》云:子一斤去核,取肉皮用,只秤成四兩半,其核八稜者名雀兒蘇,別是一物,不可用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雀兒蘇,真似山茱萸,只是核八稜,不入藥用。使山茱萸,須去內核。每修事去核了,一斤取肉皮用,只秤成四兩以來,緩火熬之方:用。能壯元氣,秘精。核能滑精。

衍義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山茱萸色紅,大如枸杞子。吳茱萸如川椒,初結子時,其大小亦不過椒,色正青。得名則一,治療又不同,未審當日何緣如此命名。然山茱萸補養腎臟,無一不宜。《經》與《注》所說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