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砭》~ 宗傳

回本書目錄

宗傳

1. 宗傳

一切道術,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漢、唐以前之書,徒記時尚之藥數種,而可為醫者。今將學醫必讀之書,並讀法開列於下,果能專心體察,則胸有定見,然後將後世之書,遍觀博覽,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長而去其短矣。

白話文:

所有中醫技術都必須有來源。如果沒有參考漢朝和唐朝以前的書籍,只記住當代流行的藥方,是無法成為醫生的。現在列出學醫需要閱讀的書籍和閱讀方法。如果你能專心體會,就會胸有成竹,然後通讀後世的書,就能辨別是非,選擇優點,摒棄缺點。

《靈樞經》

此明經絡、臟腑之所以生成,疾病之所由侵犯,針灸家不可不詳考,方脈家略明大義可也。

《素問》

此明受病之源及治病之法,千變萬化,無能出其範圍。如不能全讀,擇其精要切實者熟記可也。

《傷寒論》

此一切外感之總訣,非獨治傷寒也。明於此,則六淫之病無不通貫矣。

《金匱》

此一切雜病之祖方,其諸大證,已無不備,能通其理,天下無難治之病矣。

《神農本草》

《神農本草經》止三百二十種,自陶宏景以後,藥味日增,用法益廣,至明李時珍《綱目》而大備。其書以《本經》為主,而以諸家之說附之,讀者字字考驗,則能知古人制方之妙義,而用之不窮矣。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記載了三百二十種藥材。從陶宏景之後,藥材的種類和用法不斷增加。到了明朝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已經非常完備。這本書以《本草經》為基礎,並收集了其他醫家的說法作為補充。讀者仔細考驗每一句話,就能明白古人配製藥方的精妙意義,並且能夠靈活應用。

張按:梁芷林中丞云:《曲禮》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蓋古之醫師,必通於三世之書,一曰《神農本草》,二曰《靈樞針灸》,三曰《素問脈訣》。《脈訣》可以察證,《針灸》所以去疾,《本草》所以辨藥,非是三者,不可以言醫,註疏甚明。若必云三世相承,然後可服其藥,將祖父二世行醫,終無服其藥者矣。

白話文:

張機按:梁芷林中丞說:《曲禮》記載:醫生不到第三代,不要服用他的藥。這是因為古代的醫生,必須通曉三本古書,第一本是《神農本草經》,第二本是《靈樞經》,第三本是《素問脈法》。《脈法》可以診斷疾病,《靈樞經》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本草經》可以用來辨別藥物,缺了這三本書,就不能稱之為醫生,這在注釋中講得很清楚。如果一定要說必須三代相傳,才能服用他的藥,那麼祖父兩代都是醫生,是不是就永遠沒有人能服用他們的藥了呢?

俗多誤解,故庸醫之世其家業者頗能溫飽。噫!此醫學之所以日陋矣。

雄按:家學淵源,繼述無愧,極是難事,醫林中惟張季明一人而已。《陸氏三世醫驗》一書,楊素園大令謂其學問遞降,亦是定評。若不學無術,徒藉祖父聲名以溫飽者,更無論矣。

白話文:

雄按:家學淵源深厚,繼承祖業而不辜負,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醫學界,只有張季明一人做到了這一點。《陸氏三世醫驗》一書,楊素園大令認為其學問有所下降,這也是公認的評斷。至於那些不學無術,只靠祖宗的名聲求取溫飽的人,就更不用提了。

《外臺秘要》

《千金方》

二書彙集唐以前之經方、秘方,及婦科、兒科、外科,無所不備,博大深微,必明乎《靈》、《素》、仲景之書,方能知所審擇,不至氾濫而無所適從矣。

白話文:

這兩本書彙集了唐朝以前的中醫經典方劑、不公開的祕方,以及婦科、兒科、外科等方面的內容,應有盡有。它的博大精深,必須通曉《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內經·素問》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才能選擇並掌握其中的內容,避免氾濫而無所適從。

婦科

兒科

婦人除經、帶、胎、產之外,與男子同。小兒除驚、癇、痧、痘而外,與老壯同。所以古人並無專科,後人不能通貫醫理,只習經、產、驚、痘等方藥,乃有專科。若讀前所列之書,則已無所不能,更取後世所著《婦人良方》、《幼幼新書》等參觀可也。

白話文:

除了女性特有的經期、白帶、懷孕、生產相關疾病外,女性與男性的疾病種類是相同的。兒童除了驚風、癲癇、麻疹、天花之外,與老年人和成年人的疾病種類也是相同的。因此古代並不存在專門的科別,但是後人不能融會貫通醫理,只學習了經產、驚風、痘瘡等方面的藥方,纔有了專科之分。如果你閱讀了我之前列出的那些醫書,那麼你就已經無所不能了。如果你還想進一步學習,可以參考後世所著的《婦人良方》、《幼幼新書》等書籍。

外科

其方亦具《千金》、《外臺》,後世方愈多而法愈備,如《竇氏全書》、《瘍科選粹》,俱可採取。惟惡毒之藥及輕用刀針,斷宜切戒。

白話文:

它的藥方也記載在《千金方》、《外臺祕要》中,後世藥方更多,方法也更完善,如《竇氏全書》、《瘍科選粹》,這些都可以參考。但要嚴格避免使用對身體有害的藥物,以及輕易使用刀針。

《御纂醫宗金鑑》

源本《靈》、《素》,推崇《傷寒論》、《金匱要略》以為宗旨,後乃博採眾論,嚴其去取,不尚新奇,全無偏執,又無科不備,真能闡明聖學,垂訓後人,足徵聖朝仁民之術無所不周,習醫者即不能全讀古書,只研究此書,足以名世,何乃不此崇信,而反從事於近世杜撰無稽之說耶?

白話文:

本草醫學源自《靈樞經》、《素問》,推崇《傷寒論》、《金匱要略》作為圭臬。後來廣泛吸收各家學說,嚴格地篩選取捨,不追求新奇,沒有偏見,各科知識齊全,真正闡明瞭古代醫學的精髓,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教訓。這充分證明瞭朝廷重視仁政,無所不包。學習醫學的人即使不能完全讀遍古書,也能僅僅通過研習這本書而名揚後世。為什麼不崇尚這種方法,反而鑽研近代杜撰的荒誕言論呢?

雄按:《本草綱目》,可謂集諸氏之大成矣。踵之者,有劉若金之《本草述》、倪純字之《本草匯言》,趙恕軒之《綱目拾遺》,尤足以補李氏之闕失,然皆不過貫穿融匯於金元諸名家而已。惟盧子繇《本草乘雅》,鄒潤安《本經疏證》,力追上古,直溯長沙,抉發精微,推闡盡致,掃盡諸家蕪穢而歸於至當。學者幸生其後,得讀其書,從此而心惟神悟,深造有得,庶上接神農之一脈哉。

白話文:

雄按:《本草綱目》可以說是集結了各派理論的大成之作。繼它之後,還有劉若金的《本草述》、倪純字的《本草匯言》、趙恕軒的《綱目拾遺》,它們都補充了李時珍的遺漏,但這些書不過是將金元名家的理論融會貫通而已。只有盧子繇的《本草乘雅》和鄒潤安的《本經疏證》,才追溯到上古,直上長沙,深入發掘精微奧妙,闡明透徹,掃除各種流派的蕪雜錯誤,回歸最正確的道理。後學之人有幸生在他們的時代之後,得以閱讀他們的著作,從此心領神會,深入研究有所收穫,希望能夠上承神農一脈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