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脾胃虛實傳變論

《五臟別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白話文:

《五臟別論》說: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臟六腑,是接受自然界的陽氣而形成的。它們氣象如天空,所以只會排泄而不儲藏,它們接收五臟排出的濁氣,所以稱為「傳化之府」。傳化之府不能長時間儲存,所以要將這些濁氣排出。

而真正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可以儲藏精氣而不排出,所以常常是滿而不實;而六腑只能傳化物質而不儲藏,所以常常是實而不滿。

這是因為食物進入口中,胃就會被食物填滿而腸道空虛;食物進入腸道,腸道就會被食物填滿而胃部空虛。所以六腑是實而不滿,五臟是滿而不實。

《陰陽應象大論》云:穀氣通於脾。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白話文:

《陰陽應象大論》說:穀物之氣通達於脾臟。六經猶如河流,腸胃猶如海洋,九竅猶如水注之氣。九竅由五臟所支配。五臟都獲得胃氣,才能暢通。

《通評虛實論》說:頭痛耳鳴,九竅不通,都是由腸胃所引起的。胃氣一虛,耳、目、口、鼻都會產生病症。

《經脈別論》說:食物之氣進入胃中,精華部分散佈於肝,精華過剩部分溢於筋脈。食物之氣進入胃中,濁氣歸於心,精華過剩部分溢於脈絡。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脈搏氣血流動,經絡之氣歸於肺。肺氣調和百脈,輸送精氣至皮膚。皮膚毛孔吸收精氣,氣血運行至臟腑,臟腑精神旺盛,氣血停留於心、肝、脾、腎四臟。氣血歸於中氣,中氣平和,呼吸平穩,以決定生死。水液進入胃中,胃氣吸收精氣,輸送至脾。脾氣化生精氣,上達於肺,疏通水液代謝管道,下輸至膀胱。水液精氣輸布全身,五臟經絡協調運行,與四季、五行、陰陽相應,保持身體平衡。

又云:陰之所和,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製,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平人氣象論》云: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白話文:

古文記載:陰氣與五味相合,陰氣與五官息息相關,若五味過度,將會損傷五官。

至於五味,雖然美味令人垂涎,但食用時必須適量,不可過度。過度食用會損傷正氣。

慎用五味,才能使骨骼強健、筋腱柔軟,氣血運行暢通,身體緻密。如此一來,骨氣充足,身體健康。

《平人氣象論》中說:人以食物為根本,若斷絕飲食則會死亡,若脈中沒有胃氣也會死亡。

所謂無胃氣者,非肝不弦,腎不石也。歷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白話文:

所謂沒有胃氣的人,不是肝臟不緊張,腎臟不堅硬。回顧各篇文章並相互參考,可以看到元氣的充足,都是因為脾胃之氣沒有受損,才能滋養元氣。如果胃氣本來就虛弱,飲食量又過多,那麼脾胃之氣就會受損,元氣也會不足,各種疾病就會因此而產生。

《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

白話文:

《內經》的要旨,像太陽星光一樣明亮,但是擔心後人有些地方不明白,所以在《靈樞經》中又重申了一下。經書說:食物和水進入嘴裡,它們的味道有五種,分別流注到各自的部位,各種津液都沿著它們的通暢走。胃部是水谷的海洋,它向上與氣門相連,向下通到三里穴。水穀的海洋如果過於充盈,就會肚子脹滿;水穀的海洋如果虛乏不足,就會飢餓而不思進食。人所吸取的元氣,就是食物;食物所歸注的地方,就是胃部。

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

白話文:

胃部是水、穀物、氣血的聚集處。就如同天地間的雲氣一樣,胃中產生氣血,就像天地間的經絡血管一樣。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大通道。還有這樣一說:五穀進入胃部,其中粗糙的糟粕、津液和精氣分為三條管道。所以精氣積聚在胸腔,從喉嚨呼出,通過心和肺,進行呼吸。榮氣則分泌津液,注入脈絡,轉化為血液,用來滋養四肢,並流入五臟六腑,按照生理時鐘運行。

衛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聖人諄復其辭而不憚其煩者,仁天下後世之心亦倦倦矣。

白話文:

「衛氣」是一種帶有強勁、快速之氣,運行在四肢末梢和肌肉皮膚之間,永不停止。另外,還說:「中焦所發出的氣」,也跟胃氣一樣,在胃中運行,從上焦出來之後,所接收的氣,會過濾掉糟粕,蒸化津液,轉化成精微的物質,輸送至肺脈中,再轉化為血液,滋養身體,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聖人諄諄教誨,重複強調這些話而不知厭煩,可見他對後世的仁心仁德,真是無微不至。

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此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調經篇》云:病生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內熱。

白話文:

因此,如果飲食沒有節制,寒熱不適,就會損傷脾胃。這是因為喜怒憂懼會損耗元氣,而元氣又會助長心火。心火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如果心火旺盛,就會侵襲脾胃的土位,這就是生病的原因。《調經篇》說:疾病來源於陰氣,與飲食、住所、喜怒有關。又說:陰虛就會引起內熱,如果有過度勞累,身體氣血衰弱,消化功能不佳,上焦氣血運行不暢,下脘不通,胃氣會過熱,熱氣上沖到胸中,就會產生內熱。

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於經,謂人以胃土為本,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使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白話文:

脾胃一旦受傷,五臟就會相互影響,造成的疾病遍及全身,發燒、頭痛、頭暈、四肢沉重、無法伸展、昏昏欲睡,這些都是因為熱氣傷身,元氣無法運行導致四肢虛弱。聖人將這些記載在經典中,強調脾胃是人體的根本。許多文章闡述這些道理,相互印證,內容豐富。如果庸醫不解其意,胡亂用藥,本意是要救人,結果反而害人。

今舉經中言病從脾胃所生,及養生當實元氣者條陳之。《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

白話文:

現在列出經書中提到疾病來源於脾胃,以及養生應固本培元的條款。《生氣通天論》中說:蒼天的氣息清淨,則意念清明,順應它就能固守陽氣,即使有邪氣入侵,也不能侵害,這是時序順應的緣故。所以聖人傳授精神,調養天氣,才能通達神明。如果失去時序,內部阻塞九竅,外部壅塞肌肉,衛氣就會散失解體。這叫做自傷,是陽氣的損耗。陽氣在煩勞時會亢奮,精力耗盡,在夏季閉塞,使人出現中暑的症狀。

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病從脾胃生者二也。

白話文:

視力減退,聽力不良,彷彿整個身體都腐爛了。因此,上天的氣息珍貴在於清靜,陽氣厭惡過度操勞,疾病大多源於脾胃。《五常政大論》說:陰氣調養身體的人長壽,陽氣過度的人短命。陰氣調養,指的是脾胃和諧,穀氣上升,春夏時節氣候正常,所以這樣的人長壽。陽氣過度,指的是脾胃不和諧,穀氣下洩,收藏氣候正常,所以這樣的人短命,疾病的產生與脾胃有關。

《六節臟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矣。

白話文:

《六節臟象論》說:脾臟、胃、大腸、小腸、三焦和膀胱,是儲藏食物和氣血的地方,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它們能夠消化食物,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再將廢物排出體外。脾臟在嘴脣四白的位置上顯現出來,皮膚充盈有彈性則是脾臟氣血充足的表現。脾臟屬味甘,顏色黃,與土氣相通。所有臟器都與脾臟有關,而膽臟是其中最重要的。膽囊屬少陽,是春天生發的氣息,春氣升發,萬物生長。因此,膽氣在春天升發,其他臟器就會跟著一起運作正常;如果膽氣不升發,就會出現腹瀉、腸鳴等問題。

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

白話文:

疾病大多是從脾胃開始的。經典中說:上天給人以五氣,大地給人以五味。五氣從鼻子進入身體,儲藏於心肺,使五色光澤明亮,聲音洪亮;五味從嘴巴進入身體,儲藏於腸胃,這些味道被儲存起來,用來滋養五氣,氣血調和而產生,津液相互滋生,於是精神自然產生。所謂的氣,是指上焦肺部舒展開來,消化五穀的味道,滋潤皮毛,使身體濕潤有光澤,就像霧水露水滋潤萬物一樣。如果氣血失調,人怎麼能生存?疾病大多是從脾胃開始的。

豈特四者,至於經論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白話文:

不僅是這四種原因,古籍中還論述了天地的邪氣,侵犯人體後會損害五臟六腑。並且,人體形氣虛弱時才會受到外邪侵襲,如果身體強健,外邪便無法單獨傷害人體。所以說,各種疾病都源於脾胃虛弱。聖人一再強調這個道理,將之講解得很詳盡。他還告誡我們要遵循陰陽變化,調和氣血,飲食有節制,作息有規律,不要過度勞累。這樣才能形神兼備,活到天命賦予的壽數,享年百歲才離開人世。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飲食起居方面不可不慎重。

2. 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圖說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環無端,惟脾無正行,於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臟。四季者,辰、戌、醜、未是也。人身形以應九野,左足主立春,醜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戌濕,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白話文:

五行相生相剋,包括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循環不息。只有脾臟沒有固定的運行法則,在四季的最後18天各會旺盛一次,用來滋養其他四個臟腑。四季是指辰、戌、醜、未四個時節。

人體與大自然相呼應,左腳主掌立春,對應醜位;左手主掌立夏,對應辰位;右手主掌立秋,對應未位;右腳主掌立冬,對應戌位。

戌時潮濕,其本氣平穩,兼有溫、涼、寒、熱四種氣候,在人體中與胃相應;己土本味鹹,兼有辛、甘、酸、苦四種味道,在人體中與脾相應。

脾胃兼化,其病治之,各從其宜,不可定體;肝肺之病,在水火之間,順逆傳變不同,溫涼不定,當求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