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脾胃論》~ 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7)

1. 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論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悗首靜伏。亂於肺,則悗仰喘喝,按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

白話文:

黃帝問:「什麼叫逆亂?」

岐伯答:「清氣(陽氣)在陰位(身體較低的位置),濁氣(陰氣)在陽位(身體較高的位置),營氣(營養物質)順著經脈運行,衛氣(防禦氣)卻逆行,清氣和濁氣相互幹擾,在胸中混亂,這就是『大悗』。

所以,氣如果在心臟混亂,就會心煩意亂,頭痛頭暈。氣如果在肺部混亂,就會呼吸急促,喘息聲大,手按著胸口呼吸。氣如果在腸胃混亂,就會出現霍亂症狀。氣如果在手臂和腿腳混亂,就會四肢冰冷發青。氣如果在頭部混亂,就會頭暈目眩,昏倒。」

《大法》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又法云:在經者,宜發之。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黃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神門、大陵)。

白話文:

黃帝問:五臟氣血失調,有特定的針刺方法嗎?

岐伯回答:有方法讓它產生,也有方法讓它消散。透徹瞭解這些方法,可謂是護身之寶。

黃帝說:請告訴我這些方法。

岐伯說:氣血在心臟的,可以通過刺取手少陰心主經的經脈(神門穴、大陵穴)來治療。

滋以化源,補以甘溫,瀉以甘寒,以酸收之,以小苦通之,以微苦辛甘輕劑,同精導氣,使復其本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榮,足少陰輸(魚際並太淵輸)。

太陰以苦甘寒。乃亂於胸中之氣,以分化之味去之;若成痿者,以導濕熱;若善多涕,從權治以辛熱。仍引胃氣前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

白話文:

太陰(脾經)的性質是苦、甘、寒。由於胸中的氣混亂不清,所以要用分化氣味的藥物來疏通。如果出現了肌肉萎縮,就要引導濕熱之氣排出;如果流鼻涕很多,權宜之計可以用辛溫的藥物來治療。同時,還要引導胃氣從前面的陽道排出,防止濕土之氣剋制腎經。這個穴位叫做太谿穴。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三里)。

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胃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上而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白話文:

因爲足太陰脾虛,可以在募穴中引導氣血運作。一種說法認爲,腑輸穴可以疏通內臟的疾病,如果胃氣虛弱,導致脾臟沒有什麼營養,可以在足陽明胃的募穴中引導氣血。像氣逆上升而導致霍亂的,取三里穴,氣下降後就停止,如果不下降就重複進行。

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陽榮、輸(通谷深,束骨深)。

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中以引導去之。如用藥,於太陽引經藥中,少加苦寒、甘寒以導去之,清涼為之輔佐及使。

白話文:

首先找尋天柱穴和大杼穴,不進行補瀉,只用來引導氣血。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取穴,也不進行補瀉,深度按壓通谷穴和束骨穴。用丁火(心屬火)和己土(脾屬土)穴位為樞紐,將邪氣引導外出。如果使用藥物,可以從太陽經引經藥中,適量加入苦寒或甘寒類藥物,以幫助引導邪氣排出。涼性和清熱的藥物可以作為輔助和使藥。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榮輸(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

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上之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血,營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白話文:

觀察病患腿、臂的血脈,完全取盡。之後治療麻木和寒冷,都不補充或瀉出,從陰脈深處取血,並將血向上導引。向上導引意指排出和去除。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陰火旺盛,陽氣不足,藏匿在地中。血屬於營血,應當從陰脈引出陽氣,先從地中提升陽氣,之後再瀉出陰火,這是導引氣血和精華的方法。

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白話文:

黃帝說:什麼是補和瀉?岐伯說:徐徐吸氣,徐徐吐氣,叫做引導氣息;補益和瀉洩是看不見的,叫做調和精氣。這不是有什麼不足或多餘,而是氣息紊亂的緣故。黃帝說:你的道理太對了,你的論述太透徹了,請把這些寫在玉板上,題目就叫做《治亂》。

2. 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說:辨別陰陽,分別柔弱和剛強,陽性病症治療陰,陰性病症治療陽,規範血和氣,各自保持平衡。血多應疏通,氣虛應補益。

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臟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絡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腧;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腧以除之。

白話文:

如果陽氣受到陰邪侵襲,這是外部風寒邪氣從外界進入人體,侵犯人背部的腑腧和臟腧,這是人體受到外來邪氣所致。也有兩種說法:陽氣受到侵襲,邪氣就會流竄於經絡。這種疾病最初是由外寒引起的,而後邪氣轉化為外熱,因此治療時需要針對風寒邪氣,治療各個臟器的腧穴;不僅僅是治療風寒,六種外邪(濕、暑、燥、火)都會侵犯五臟,導致筋骨血脈受邪,因此需要針對背部五臟腧穴進行治療,以祛除邪氣。

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腧;中濕者,治在胃腧;中燥者,治在大腸腧。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在背之腑腧。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只治在背腑腧。

白話文:

有關傷寒的學說源自於仲景。被八風(風、寒、暑、濕、燥、火、鬱熱、冷氣)所侵襲的人:

  • 風邪入侵者,應治療風邪。
  • 暑邪入侵者,應治療背上的小腸俞穴。
  • 濕邪入侵者,應治療胃俞穴。
  • 燥邪入侵者,應治療大腸俞穴。

這些都是因為六淫外邪過度入侵而產生的疾病,都應瀉除背部的臟腑腧穴。如果疾病久拖不癒,發生變化,出現虛證或實證,則應根據疾病的變化,靈活運用補瀉法,但仍以治療背部臟腑俞穴為主。

另有上熱下寒。經曰: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上熱下寒」的病症。醫經上說,陰性的病症在陽性部位,應從陽性部位引出陰性,必須先清除經絡氣血中的瘀血。

如果陰中火氣旺盛,上沖到頭部,導致六條陽經反而不衰竭而上充,應先清除五臟的經絡瘀血,引導氣血下降,這樣天部氣血就會下降,下部的寒病自然就會消除。千萬不要單獨瀉掉六陽。

這種病症是陽氣過旺,但根源是陰邪之火滋生,所以只清除陰火,就能消除經絡氣血中的瘀邪,不要弄錯了。

陽病在陰者,病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白話文:

陽氣的病症藏在陰氣裡,是因為陰氣引發陽氣。寒熱的飲食,會對六腑造成傷害。還有說法是:飲食不節制,或者過度勞累,導致陰火在體內作祟,使穀氣、營氣、清氣、胃氣、元氣無法升達,滋養六腑的陽氣,所以五陽之氣首先在外消耗殆盡,所謂的外,指的是人體陽氣旺盛的部分。這些陽氣被消耗後,就潛伏在體內陰火的陰氣中。這些病症都是先由喜、怒、悲、憂、恐這「五賊」所傷,然後導致胃氣不暢,加上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元氣就會受損。治療時應從足三里穴(胃經合穴)中推拿、提升陽氣,讓元氣伸展,這就是所謂的「從陰引陽」。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腧,錯瀉四末之餘,錯瀉者,差尤甚矣。

白話文:

如果元氣更加不足,(治療)應針灸腹部的各臟腑募穴;如果傳到五臟,則九竅不通暢,(治療時)應根據各個竅穴的病症,針灸腹部的各臟腑募穴。所以說,五臟功能失調,是六腑元氣閉塞所致。又說:五臟不調和,九竅不通暢,都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所以陽氣不能勝過陰氣。凡是針灸腹部的募穴,都是因為元氣不足,(治療時)應從陰引陽,不要搞錯。如果錯誤地補養四肢的穴位,或者錯誤地瀉去四肢的餘氣,(後果)錯誤用瀉者,其病情會更加嚴重。

按岐伯所說,況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腧,豈有生者乎?興言及此,寒心徹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白話文:

岐伯說,取穴於天上,天上是指人背部五臟六腑的穴位。難道人死了才能取穴嗎?僅僅是說到這裡,就讓人不寒而慄。如果外邪侵入或上熱下寒,導致筋骨皮肉血脈的疾病,誤將穴位取在胃的合穴或諸腹的募穴上,一定會危及生命。這是岐伯所說的「下工」,難道能不小心謹慎嗎?

3. 三焦元氣衰旺

《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下留之。

白話文:

《黃帝針經》中提到:

  • 上焦氣血不足,大腦得不到充足的營養,會出現頭暈目眩,耳朵裡會有嗡嗡聲,腦子不清醒,眼睛看不清。
  • 中焦氣血不足,大小便會發生異常,腸道會有絞痛。
  • 下焦氣血不足,會出現身體虛弱、手腳冰冷、心悸心慌。這時需要補充氣血,可以在外踝下方找到留穴進行針灸。

此三元真氣衰憊,皆由脾胃先虛,而氣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憂、恐,危亡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