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

1. 診法(一)

〔黃帝脈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黃帝脈經〕宋志一卷(讀書後志作三卷)佚

趙希弁曰。上題云黃帝撰。論診脈之要。凡二十一篇。

〔素女脈訣〕佚

〔夫子脈訣〕佚

賈公彥曰。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又曰夫子脈訣。若不習此三世之書。不得服食其藥。(禮記正義)

〔扁鵲脈經〕宋志一卷,佚

按王氏脈經。引有扁鵲脈法數條。

〔扁鵲脈髓〕菉竹堂書目,未見

〔倉公生死秘要〕崇文總目一卷,佚

〔涪翁診脈法〕佚

按上見於後漢書郭玉傳。

〔張仲景脈經〕宋志一卷,佚

〔華氏(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隋志一卷,佚

按脈經引。有華佗察聲色要訣。或此書之遺也。

〔脈訣〕佚

按上見於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

〔脈經〕未見

按上見於瀕湖脈學。

〔亡名氏脈經〕隋志十四卷,佚

〔脈生死要說〕隋志二卷,佚

〔黃氏(公興)脈經〕隋志六卷,佚

〔亡名氏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隋志一卷,佚

〔脈經略〕隋志一卷,佚

〔脈經〕隋志二卷,佚

〔王氏(叔和)脈經〕隋志十卷,存

自序曰。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

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訣。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

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

高湛養生論曰。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經方。洞識攝生之道。

又曰。王叔和性沉靜。好著述。考覈遺文。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編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太平御覽)

林億等進呈札子曰。臣等承詔。典校古醫經方書。所校讎中。脈經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晉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醫傳中。臣等觀其書。敘陰陽表裡。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

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以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疴。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為至詳悉。咸可按用。其文約。其事詳者。獨何哉。蓋其為書。一本黃帝內經。間有疏略未盡處。而又輔以扁鵲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異端不經之說。一切不取。不如是。

何以歷數千百年。而傳用無毫髮之失乎。又其大較。以為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兼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之惑。專之指下。不可以盡隱伏。而乃廣述形證虛實。詳明聲色王相。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故得十全無一失之謬。為果不疑。然而自晉室東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於養生之書。

實未皇暇。雖好事之家。僅有傳者。而承疑習非。將喪道真。非夫聖人。曷為釐正。恭惟主上體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敘極之文。推錫福之良心。鑑慎疾之深意。出是古書。俾從新定。臣等各殫所學。博求眾本。據經為斷。去取非私。大抵世之傳授不一。其別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時行病源。

為第十卷者。考其時而繆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諸篇之文。別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義無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爾。今則考以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之書。並千金方及翼。說脈之篇。以校之。除去重複。補其脫漏。其篇第亦頗為改易。使以類相從。

仍舊為一十卷。總九十七篇。施之於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無待飲上池之水矣。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陳孔碩序曰。予少時。母多疾。課醫率不效。因自誓學為方。求古今醫書。而窮其原。得所謂王叔和脈訣者。怪其詞俚而指淺。更訪老醫。得脈經十卷。蓋祖黃帝岐伯扁鵲經。以及於張氏傷寒論。條貫甚明。真王氏書也。驗之乃建本。自是求之建陽書坊。絕無鬻者。板亦不存。

嘉定己巳歲。京城疫。朝旨會孔碩董諸醫。治方藥。以拯民病。因從醫學。求得脈經。復傳閣本。校之與予前後所見者。同一建本也。乃知脈訣出。而脈經隱。醫者不讀。鬻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醫。問以王氏書。則皆誦脈訣以對。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醫。其所著方書。

脾胃條。引脈訣中語。而議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盡也,予每嘆曰。冤哉叔和。如史載之之工。尚引訣而罪經。余又何怪焉。因思今世俗醫。知有朱氏傷寒百問。而不知有傷寒論。俗儒知誦時文。而不知誦經史。其過一律也。因取所錄建本脈經。略改誤文。寫以大字。刊之廣西漕司。

庶幾學者知有本原云。然恨無他本可校。以俟後之仁者。長樂陳孔碩。

何大任後序曰。醫之學以七經為本。猶儒家之六藝也。然七經中。其論脈理精微。莫詳於王氏脈經。綱舉目分。言近旨遠。是以自西晉至於今日。與黃帝盧扁之書並傳。學者咸宗師之。南渡以來。此經罕得善本。凡所刊行。類多訛舛。大任每切病之。有家藏紹聖小字監本。歷歲既深。

陳故漫滅。字畫不能無謬。然昔賢參考。必不失真。久欲校正傳之未暇。茲再承乏醫學。偶一時教官。如毛君升李君邦彥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皆洽聞者。知大任有志於斯。乃同博驗群書。孜孜凡累月。正其誤千有餘字,遂鳩工創刊於本局。與眾共之。其中舊有闕文。意涉疑似者。

亦不敢妄加補註。尚賴後之賢者。嘉定丁丑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後序。

趙希弁曰。脈經十卷。上晉王叔和撰。纂岐伯華佗等論脈要訣。

呂復曰。脈經十卷。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本諸內經素問九靈。及扁鵲仲景元化之說。裒次而成。實醫門之龜鑑。診切之指的。自與近代仿托鈐訣者不同。歷歲既深。傳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閣林億等。始考證謬妄。頗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時經之類。皆林氏所增入。

陳孔碩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輩。皆嘗審訂刊傳。今不多見。近人謝堅白以其所藏舊本。刻於豫章。傳者始廣。

袁表曰。西晉太醫令王叔和作脈經十篇。凡十萬一千餘言。其首篇。論著人脈有三部。曰寸。曰關。曰尺。持脈之法。大都二十有四種。曰浮。曰芤。曰洪。曰滑。曰數。曰促。曰弦。曰緊。曰沉。曰伏。曰革。曰實。曰微。曰澀。曰細。曰軟。曰弱。曰虛。曰散。曰緩。曰遲。

曰結。曰代。曰動。次本其所主五臟六腑。陰陽榮衛。虛實逆順。輕重從橫。伏匿遲疾。短長射人。疾病所起。與其將瘥難已之候。其第二第三第六篇。著人脈本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五臟。曰肝為厥陰。心為手少陰。脾為足太陰。肺為手太陰。腎為足少陰。六腑。曰膽為足少陽。

小腸為手太陽。胃為足陽明。大腸為手陽明。膀胱為足太陽。三焦為手少陽。十二經之外。又有奇經八脈。曰陽維。曰陰維。曰陽蹺。曰陰蹺。曰沖。曰督。曰任。曰帶。因以各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同異。用為施治補瀉之方。其第七篇。論著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曰汗。

曰吐。曰下。曰溫。曰灸。曰刺,曰火。曰水。察人陰陽交併虛實生死損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第四第五篇,決四時百病生死之分。本仲景扁鵲華佗所以察聲色消息死生之理。第八篇。著雜病醫宜。第九篇。平婦人童子。其末篇。有手檢圖二十一部。今觀其文。則皆覆論十二經脈。

與奇經八脈三部二十四種。形證所屬。無圖可見。豈叔和所著。故有圖。久不復傳耶。乃宋臣林億札割中。則稱世之傳授。其別有三。有以隨巢元方時行病源。為第十篇。有以第五篇分上下。而撮全經之文。別增篇目者。億曾據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諸書。校其脫漏。

仍為十篇以傳。則知末篇傳疑已久。億但補正其文。而所謂手檢圖二十一部云者,直存舊目。無從考證耳。

徐靈胎曰。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晰。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中旨趣。亦不能畫一。使人有所執持。然其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脈之為道。不過驗其血氣之盛衰寒熱。及邪氣之流在何經何臟。與所現之證。參觀互考。

以究其生克順逆之理。而後吉凶可憑。所以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論脈。其立論反若甚疏。而應驗如神。若執脈經之說。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得某病。雖內經亦間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瑣也。試而不驗。於是或咎脈之不準。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藥之不對證。而不知皆非也。

蓋病有與脈相合者。有與脈不相合者。兼有與脈相反者。同一脈也。見於此證為宜。見於彼證為不宜。同一證也。見某脈為宜。見某脈為不宜。一病可見數十脈。一脈可現數百症。變動不拘。若泥定一說。則從脈而證不合。從證而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無所適從。所以古今論脈之家。

彼此互異。是非各別。人持一論。得失相半。總出不知變通之精義。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讀脈經者。知古來談脈之詳密如此。因以考其異同。辨其得失。審其真偽。窮其變通。則自有心得。若欲泥脈以治病。必至全無把握。學者必當先參於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說。而貫通之。

則胸中先有定見。見後人之論。皆足以廣我之見聞。而識力愈真。此讀脈經之法也。(醫學源流論)

按丹州公醫心方。引養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語。據此。叔和名熙。以字行者也。先友山本萊園(允)亦嘗謂之。

又按此書第三卷。稱新撰者。叔和以素問諸經之文。有雜而難了。乃新抄事要者。四時經,蓋隋志所載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一卷是也。呂復以此二件。為宋臣所攙。誤矣。先子曰。脈經第十卷。首標曰手檢圖三十部。明袁表校本。及沈際飛本。作二十一部。今閱之以氣口一脈。

分為九道。以論三陰三陽奇經之脈。其義未太明。且不及手三陽任督沖之六脈。知是不止其圖。其文亦殘闕。不可復尋繹焉。吳山甫云。手檢圖脈法。惟通融之士。能知能行。亦未知圖與經文。既亡且缺也。

〔脈訣〕宋志一卷,佚

趙希弁曰。上題曰王叔和。皆歌訣鄙淺之言。後人依託者。然最行於世。朱子曰。俗間所傳脈訣。五七言韻語者。詞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宜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後。以為寸尺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指。然世之高醫。以其贗也。遂委棄而羞言之。予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郭長陽醫書跋)

陳言曰。脈為醫門之先。是以聖人示教。有精微氣象之論。後賢述作。為太素難經之文。仲景類集於前。叔和詮次於後。非不昭著。六朝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解之。遂使雪曲應稀。巴歌和眾。經文溺於覆瓿。正道翳於詖辭。良可嘆息。(三因方)

王好古曰。陳無擇云。王叔和脈訣,即高陽生剽竊。是亦後人增益者雜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觀劉元賓注本雜病生死歌。後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觀此八句。不甚滑溜。與上文書意疊、後人安得不疑。與本草朱書雜亂。素問之亡混淆。何以異哉。宜乎識者非之。繼而紛紜不已也。(湯液本草)

柳貫曰。脈訣熟在人口。宜謂叔和作。而不知叔和所輯者。脈經耳。當叔和時。蓋未有歌括之比。疑宋之中世。始次為韻語。取便講習。摭其條肆。而忘其根節者也。(脈經序)

謝縉翁曰。稱王叔和脈訣者。不知起於何時。惟陳無擇三因方序脈云。六朝時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和之。其說似深知脈經者。而於篇後。又自著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則無擇蓋亦未嘗詳讀脈經者也。按脈經。論脈形狀秘訣。二十四種。初無表裡九道之目。其言芤脈云。

中央空兩邊實。又云。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又云。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脈訣乃以芤為七表之陽脈。仲景辨脈法云。脈浮大數動滑。陽也。脈沉澀弱弦微。陰也。而脈訣九道。以動為陰。七表以弦為陽。似此之誤頗多。

脈經則與仲景合。而經中第十卷。分上下中央為九道者。的然非歌訣九道之謂也。宋熙寧初。林億校正脈經。序中於脈訣。未嘗見稱。陳孔碩序始云。脈訣出而脈經隱。愚疑脈訣。或熙寧以後人所作。是不可得知也。(脈經序)

呂復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且作歌括附其後。辭既鄙俚。意亦滋晦。今代王光國刪其舊辭。而益以新語。既不出其畦逕。安能得乎本原。(醫史滄洲翁傳)

王世相曰。診候之法。不易精也。軒岐微蘊。越人叔和撰難經脈經。猶未盡泄其奧。五代高陽生著脈訣。假叔和之名。語多牴牾。辭語鄙俚。又被俗學妄注。世醫家傳戶誦。茫然無所下手。不過藉此求食而已。於診視何益哉。(瀕湖脈學引醫開)

錢溥曰。晉太醫令王叔和著脈經。其言可守。而不可變。及托叔和脈訣行。而醫經之理遂微。蓋叔和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醫道之日淺。未必不由此而誤之也。(瀕湖脈學)

按高陽生不審何代人。劉元賓熙寧元祐間注此書。則知為宋以前人。而此書隋唐志並不著於錄。且其辭理鄙俗。決非成於六朝時者。其稱五代高陽生。近是。然亦未見何據。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載王叔和脈訣云。三部之位。輒相去一寸。合為三寸。今本無此語。則其所引。

別自一書。趙繼宗儒醫精要。論診脈專主叔和脈訣。分各臟與左右手歌括之誤。其言亦有理。

〔劉氏(元賓)脈訣機要〕宋志三卷,未見

自序曰。余竊窺百氏。濫肩九流。乃至醫家。尤甚厲意。嘗讀黃帝難經。粗究玄理。八十一難之內。診候者二十四首。詳夫聖人用意。豈徒然哉。蓋後之學者。淺識難量。罔得精粹。今輒於前代名流脈訣中。揀擇當用者。乃成機要一部。雖言辭鄙陋。所貴從俗。使學人先曉徑路。然後探難經之妙旨。是不難矣。

趙希弁曰。脈訣機要三卷。晉太醫令高平王叔和撰。通真子注並序。不著名氏。熙寧以後人也。

劉昉曰。劉元賓。字子儀。號通真子。主邵州郡邵陽縣簿。(幼幼新書)

王珪曰。蜀人通真子注叔和脈經。已行於世。而其道未行。遂歷湖漢江浙。亦未有目之者。及至淮之邵伯鎮。旅於僧舍。亦然無聞於人。又將顧而之他。主僧聞之曰。子若不設肆。人誰之知。市有寺屋。吾給子器具。請試為之。既而醫道大行。妻子具而家產豐。一日主僧將化。

召其來前。密語曰。子前生在此。鋪街鑿井。今享此報。更宜積德。他生後世,又非今日之比也。言訖而化。(泰定養生論)

安福縣誌曰。劉元賓連魁鄉舉。歷任潭州司理。通陰陽醫藥術數。真宗試之。賜名通真子。所著有集正歷。橫天卦圖。神巧萬全方。註解叔和脈訣。傷寒論。洞天針灸經。

按劉元賓自序。舊附於補註脈訣卷首。署曰西晉王叔和序。蓋後人所妄改也。

又按弟堅曰。劉元賓里貫。或為安福人。或為蜀人。然脈要秘括序。題云廬陵通真子。則二說俱非。或以其嘗寓安福。而修縣誌者。誤為土人也。其仕履。劉方明曰。主邵州邵陽縣簿。又神巧萬全方諸痢門云。熙寧四年。予親老在邵陽。蓋子儀初為邵陽主簿。而後任潭州司理矣。

王中陽曰。至淮之邵伯鎮。旅於僧舍,淮無邵伯鎮。殊可疑爾。真宗試之賜名。是史書所未歷見。醫學源流。稱自稱通真子。似得其實。而子儀實非真宗時人。則縣誌所言亦不免差誤也。

〔通真子續注脈賦〕宋志一卷,未見

〔補註王叔和脈訣〕三卷,存

自序曰。夫醫之道。元自於黃帝。流於盧人扁鵲。太倉華佗之徒。而派於皇甫士安張仲景王叔和之輩。為末也。習末而不求其源。使之療疾。未見其生。惟見其死。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若然妄為之醫。是不可也。予昔因母氏多病。積有年矣。

學古之外。元慕此術。凡百家方書。罔不究覽。晚得王叔和脈訣。觀其詞語。亦甚鄙俗。今之醫者。多所誦習。然問之旨趣。則十有十。百有百。未有以知之元者,孰不知叔和之意。皆出於黃帝之書矣。小子不敏。輒因暇日。為之註解。大約多本八十一難經。及素問為詞焉。

故注或稱經者。即難經爾。或曰。某論某篇者。即素問之篇目爾。二經之中。或無所證。則引他書。以釋其義。若巢氏病源之類。是也。其叔和之語。有不甚穩者。亦略加改正。蓋欲淺於醫者。識究其源。而無虛虛實實之所。使人人用心醫而無差爾。維時宋元祐五年七月望日。

通真子謹序。

按僧幻云史記附標曰。通其子脈訣補註多異本。或題曰新刊通真子補註王叔和脈訣。或曰增修注王叔和脈訣機要。俱各一冊。脈要秘括。以五臟色脈為第一。補註脈訣。並脈訣機要。以診候入式歌為第一。但脈訣機要訣。無診候入式歌之題。據此宋志所載。似與此書不異。

〔亡名氏王叔和脈訣發蒙〕藝文略三卷,佚

〔李氏(駉)集解脈訣〕國史經籍志十二卷,未見

〔張氏(元素)潔古注叔和脈訣〕國史經籍志十卷,存

蒼岩山人序曰。脈訣之書。其醫家之入門也。潔古父子。世傳醫學。熟究方書。洞察脈理。隨脈辨證。隨證注藥。兼集諸家之善。以釋後學之疑。其用心亦良矣。江南醫士。⿱止冉所未覩。今虞成夫喜得茲本。不欲私藏。亟刻諸梓。推廣活人之惠。其志尤可嘉。以𣥅見潔古之有功於叔和。而虞又有功於潔古也。豈小補哉。

〔戴氏(起宗)脈訣刊誤集解〕二卷,存

題詞曰。六朝高陽生剽竊晉太醫令王叔和脈經。撮其切要。撰為脈訣。蔡西山辨之詳矣。世相因人相授。咸曰王叔和脈訣。既不能正其名。又安能辨其文之非。訛承惑固。是以罔覺。今刊其誤。題曰脈訣。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竊取靈素內經。秦越人張仲景華佗王叔和。

乃歷代名醫之書以證。又述諸家所解集長短。知我者其惟脈訣乎。罪我者其惟脈訣乎。

吳澄序曰。醫流鮮讀王氏脈經。而偏熟於脈訣。訣蓋庸下人所撰,其訛謬也。奚怪焉。戴同父儒者也。而究心於醫書。刊脈訣之誤。又集古醫經。及諸家書為之解。予謂此兒童之謠。俚俗之語。何足以辱通人點竄之筆。況解書為其高深玄奧。不得不借易曉之辭。以明難明之義也。

今歌訣淺近。夫人能知之。而復援引高深玄奧者為證。則是以所難明。解所易曉。得無類奏九韶三夏之音。以聰折楊皇華之耳乎。同父曰。此歌誠淺近。然醫流僅知習此而已。竊慮因其書之誤。而遂以誤人也。行而見迷途之人。其能已於一呼哉。予察同父之言。蓋仁人之用心如是。

而著書其可也。臨川吳澄序。

朱升曰。愚久見此序。而未見其書。歲乙巳秋。得之於金陵郝安常伯。即借而傳抄之。客子光陰有限。故不及全。而節其要云。

徐春甫曰。戴同父名起宗。建業人。任儒學教授文學。以作聖為己功。謂醫為性命之學。遂潛心以究內經之秘。撰五運六氣之旨。刊脈訣之誤。辟邪說正本源。誠有功於醫者也。

〔脈訣刊誤附錄〕一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脈訣刊誤二卷。附錄一卷。元戴啟宗撰。啟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龍與路儒學教授。考隋書經籍志載王叔和脈經十卷。唐志並同。而無所謂脈訣者。呂復群經古方論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

且續歌括附其後。詞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說良是。然以高陽生為六朝人。則不應隋志唐志皆不著錄。是亦考之未審。文獻通考。以為熙寧以前人偽託。得其實矣。其書自宋以來。屢為諸家所攻駁。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淺俚易誦。故俗醫仍相傳習。啟宗是書。

乃考證舊文。句句為辨,原書偽妄。殆抉摘無遺。於脈學殊為有裨。明嘉靖間祁門汪機刊之。又以諸家脈書要語。類為一卷,及所撰矯世惑脈論一卷。並附錄於後。以其說足相發明。仍並載之。去參考焉。

〔汪氏(機)補訂脈訣刊誤〕二卷,存

自序曰。昔朱文公跋郭長陽醫書。謂俗間所傳脈訣。辭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殊不知叔和所輯者。脈經也。當叔和時。未有歌括。此蓋後人特假其名。以取重於世耳。摭為韻語。取便誦習。故人皆口熟脈訣以為能。而不復究其經之為理也。元季同父戴君深以為病。因集諸書之論評。

正於歌括之下。名曰脈訣刊誤。鄉先正楓林朱先生為節抄之。予始聞是書於歙之舊家。彼視為秘典。不輕以示人。予備重資。不遠數百里。往拜其門。手錄以歸。然而傳寫既久。未免脫誤。予於是補其缺而正其訛。又取諸家脈書要語。及予所撰矯世惑脈論。附錄於後。以擴刊誤未盡之旨。

誠診家之至要也。用刻之以惠久遠。且使是書不至於湮沒也。自今而後。學者得見是書。而用其心。則歌括之謬。一覽可見矣。噫。使天下後世。舉得以由於正道。而不惑於曲學。寧不由是書之刻哉。嘉靖癸未春三月下浣。祁門樸野汪機題。

〔徐氏(樞)訂定王叔和脈訣〕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松江府志曰。徐樞。字叔拱。華亭人。元醫學教授復子也。樞少傳父業。兼學詩於會稽楊維楨。會天下亂。晦跡田裡。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餘。始以薦為秦府良醫。正出丞棗。強召為太醫院御醫。累奏奇效。歷遷院使告歸展墓。宣宗親賦詩送之。遣中官二宮人一護還。年八十致仕。賜金帶。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熊氏(宗立)王叔和脈訣圖要俗解〕國史經籍志六卷,存

自序曰。脈訣一書。醫家之準繩。猶儒之有四書六經也。然其歌演岐黃之道。辭鉤素難之玄。其中閫奧。窺測難知。近觀諸家註解。或泛或略。所遺而不解者。亦多。由是脈經之義弗彰。診治之法隱秘。區區小子。聾謇癡愚。竊以舊注。芟其繁拾其粹。意從俗解。復取三部九候七診五邪。

畫成圖局布篇首。使初學之士。開卷披玩。便得見其意趣。則脈經之旨。自然漸漬而明矣。蓋為此者。未審取捨之當否。非敢施於高明當達。聊為初學發蒙者設也。幸勿誚諸。時正統丁巳六月。道軒題。

〔脈訣辨明〕未見

按上見於松江府志藝文部。

〔張氏(世賢)圖注王叔和脈訣〕國史經籍志四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圖注脈訣四卷。附方一卷。明張世賢撰。是編因世傳王叔和脈訣。而為之圖注。考晁公武讀書志曰。脈經十卷。晉王叔和撰。又曰。脈訣一卷。題曰王叔和撰。皆歌訣鄙淺之言。後人依託者。然最行於世云。據此則脈經為叔和作。脈訣出於偽撰。今脈經十卷。

尚有明趙邸居敬堂所刊林億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誣。世賢不考。誤以脈訣為真叔和書。而圖注之。根抵先謬。其他可不必問矣。書末附方一卷。皆因脈以用藥。然脈止七表八里九道。而病則變現無方。非二十四格所能盡。限以某脈某方。亦非圓通之謂也。

按一本題曰脈訣辨真。蓋後人所妄改也。

〔馬氏(蒔)脈訣正義〕醫藏目錄三卷,未見

〔王氏(文潔)圖註釋義脈訣評林捷徑統宗〕八卷,存

〔邢氏(增捷)脈訣刪補〕未見

按上見於新昌縣誌。

〔翟氏(良)脈訣匯〕未見

按上見於益都縣誌。

〔陳氏(士鐸)脈訣闡微〕未見

按上見於陳鳳輝洞天奧旨序。

〔馮氏(兆張)脈訣纂要〕未見

按上見於錦囊秘錄。

〔李氏(延昰)脈訣匯粹〕未見

按上見於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