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醫經(一)

〔黃帝內經〕漢志十八卷,佚

〔外經〕漢志三十七卷,佚

〔黃帝素問〕隋志九卷(梁八卷,按舊唐志亦曰八卷)存佚

皇甫謐曰。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素問。(甲乙經序)

褚澄曰。素問之書。成於黃岐。運氣之宗。起於素問。將古聖哲妄邪。曰。尼父刪經。三墳猶廢。扁鵲盧出。盧醫遂多。尚有黃岐之醫籍乎。後書之託名於聖哲也。曰。然則諸書不足信邪。由漢而上。有說無方。由漢而下。有方無說。說不乖理。方不違義。雖出後學。亦是良師。(褚氏遺書)

邵雍曰。素問陰符。七國時書也。(皇極經世書)

程顥曰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道理總是。想當時亦須有來歷。(二程全書)

司馬光曰。謂素問為真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可終日坐明堂。但與岐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漢之間。醫者依託以取重耳。(傳家集與範景仁第四書)

林億等曰。按王氏不解所以名素問之義。及素問之名。起於何代。按隋書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甲乙經序。晉皇甫謐之文已云。素問論病精辨。王叔和西晉人。撰脈經云。出素問針經。漢張仲景撰傷寒卒病論集云。撰用素問。是則素問之名。著於隋志。上見於漢代也。自仲景以前。

無文可見。莫得而知。據今世所存之書。則素問之名起漢世也,所以名素問之義。全元起有說曰。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元起雖有此解。義未甚明。按乾鑿度云。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素問新校正)

又云。或云。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之血氣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甲乙經序)

竇蘋曰。內經十八卷。言天地生育。人之壽夭系焉。信三墳之書也。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書者。六國秦漢之際也。(酒譜)

朱熹曰。黃帝紀云。其師岐伯明於方。世之言醫者宗焉。然黃帝之書。戰國之間猶存。其言與老子出入。予謂此言尤害於理。竊意黃帝聰明神聖。得之於天。其於天下之理。無所不知。天下之事。無所不能。上而天地陰陽。造化發育之原。下而保神練氣。愈疾引年之術。以至其間庶物萬事之理。

鉅細精粗。莫不洞然於胸次。是以其言有及之者。而世之言此者。因自托焉。以信其說於後世。至於戰國之時。方術之士。遂筆之書。以相傳授。如列子之所引。與夫素問握奇之屬。蓋必有粗得其遺言之彷彿者。如許行所道神農之言耳。周官外史所掌。三皇五帝之書。恐不但若是而已也。

(文集古史餘論)

王炎曰。夫素問乃先秦古書。雖未必皆黃帝岐伯之言。然秦火以前。春秋戰國之際。有如和緩秦越人輩。雖甚精於醫。其察天地陰陽五行之用。未能若是精密也。則其言雖不盡出於黃帝岐伯。其旨亦必有所從受矣。(運氣說出於新安文獻志)

沈作哲曰。內經素問。黃帝之遺書也。學者不習其讀。以為醫之一藝耳。殊不知天地人理。皆至言妙道存焉。文字訛脫錯亂。失其本經。(寓簡)

高承曰。皇甫謐帝王世紀云。黃帝命雷公岐伯。教制九針。著內外經。素問之書咸出焉。(事物紀原)

陳振孫曰。素問。黃帝與岐伯問答。三墳之書。無傳尚矣。此固出於後世依託。要是醫書之祖。(書錄解題)

劉駰曰。內經十八卷。素問外九卷不經見。且勿論。姑以素問言之。則程邵兩夫子。皆以為戰國書矣。然自甲乙以來。則又非戰國之舊矣。自朱墨以來。則又非甲乙之舊矣。(文集)

朱震亨曰。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去古漸遠。衍文錯簡。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讀。學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蠟。遂直以為古書不宜於今。厭而棄之。(格致餘論)

呂復曰。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乃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韓諸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蓋靈蘭秘典。五常政因。六元正紀等篇。無非闡明陰陽五行生制之理。

配象合德。實切於人身。其諸色脈病名。針則治要。皆推是理以廣之。而皇甫謐之甲乙。楊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於此。而微有異同。醫家之大綱要法。無越是書矣。然西漢藝文志。有內經十八卷。及扁鵲白氏二內經。凡三家。而素問之目乃不列。至隋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

而不指為內經。唐王冰乃以九靈九卷。牽合漢志之數。而為之註釋。復以陰陽大論。托其為師張公所藏。以補其亡逸。而其用亦勤矣。(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宋濂曰。黃帝內經。雖疑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其言深。其旨邃以弘。其考辨信而有徵。是當為醫家之宗。(文集)

劉純曰。問云。讀素問有不曉者。奈何。曰。乃上古之書。中間多有缺文舛訛。且通其可通。缺其所可疑。又王冰釋於強解。及失經意者。亦有之。須自要著力。熟讀玩味。(醫經小學)

方孝孺曰。世之偽書眾矣。如內經稱黃帝。汲塚書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故其書雖偽。而其文近古。有可取者。(遜志齋集)

王褘曰。內經謂為黃帝之書。雖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其言質奧。而義弘深。實醫家之宗旨。殆猶吾儒之六經乎。(青岩叢說)

陳繹曾曰。素問善議論理明。故枝節詳盡。而論辨精審。先秦書皆然。(文章歐冶)

黃省曾曰。農黃以來。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則周之矯之俞之盧。秦之和之緩之竘。宋之文摯。鄭之扁鵲。漢之樓護陽慶倉公。皆以黃帝之書。相為祖述。其倉公診切之驗。獨幸詳於太史。而候名脈理。往往契符於素問。以是知素問之書。其文不必盡古。而其法則出於古也。(五嶽山人集內經注辨序)

趙口口曰。傳記言內經乃黃帝書。難經乃越人書。吾觀內經非黃帝書。直越人書。難經非越人書。直倉令書耳。以為倉令之書。故必寄之於越人。以為越人之書。故必寄之於黃帝。假令內經非黃帝。難經非越人。豈不足以牖世而煽俗。彼謂內經不寄諸黃帝。則其為越人者無以安。

難經不寄諸越人。則其為倉令者無以安。將無或乎泯其道。以安其身。將無或乎泯其身。以存其道。將無幾乎泯其名。以存其道。安其身。身苟免於非闢。道有濟於開成。雖沒世而名弗稱。君子弗疾也。(趙浚谷文集)

顧從德曰。今世所傳內經素問。即黃帝之脈書。廣衍於秦越人陽慶淳于意諸長老。其文遂似漢人語。而旨意所從來遠矣。(重雕素問序)

周木曰。素問之書。雖不實出於黃岐之世。要亦去先王未遠。時人祖述黃岐遺意而作者也。詞古義精。理微事著。保天和於未病。續人命於既危。彝倫益敦。王化滋盛。實醫家之宗祖。猶吾儒之有五經也。故曰。醫人不讀素問。猶士人不治本經。其以是歟。(素問糾略序)

桑悅曰。素問。乃先秦戰國之書。非黃岐手筆。其稱上古中古。亦一左證。玩其詞意。汪洋浩汗。無所不包。其於五臟收受之法。呂不韋著月令似之。其論五氣鬱散之異。董仲舒郭景純敘五行災異祖之。其論五臟夢虛所見之類。楞嚴經說地獄仿之。論運氣。則可為歷家之準則。

論調攝。則可為養生者之龜鑑。擴而充之。可以調和三光。燮理陰陽。而相君之能事畢矣。又豈特醫而已耶。(素問鈔序)

郎瑛曰。素問文非上古。人得知之。以為即全元起所者。猶非隋唐文也。惟馬遷劉同近之。又無此等義語。宋聶吉甫云。既非三代以前文。又非東都以後語。斷然以為淮南王之作。予意鴻烈解中內篇文義。實似之矣。但淮南好名之士。即欲藉岐黃以成名。特不可曰述也乎。或醫卜未焚。

當時必有岐黃問答之書。安得文之以成耳。不然陰陽五行之理學。思固得人身百骸之微。非聖不知。何其致疾之由。死生之故。明然纖悉。此淮南解性命道理處。必竊素問。而詭異奇瑰處。乃蘇飛等為之也。故宋潛溪以淮南出入儒墨不純正。此是也。且淮南七十二候。與素問注。

皆多芍藥榮五物。改麥秋至為小暑至。較呂氏春秋不同。則王冰當時亦知素問出淮南也。岐黃之文。至於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則黃帝時果末世邪。又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則儀狄是生其前。而彼時人已皆偽耶。精微論中。羅裹雄黃。禁服篇中。軟血而受。則羅與軟血。

豈當時事耶。予故以為岐黃問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七修類稿)

昊昆曰。五內陰陽。謂之內。萬世宗法。謂之經。平日講求。謂之素問。馬蒔曰。素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少俞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咨於岐伯而作內經者。是也。此書出於岐伯者多。故本紀不及諸臣耳。然此素問八十一篇。而復有靈樞八十一篇。

大抵素問所引經曰。俱出靈樞。則靈樞為先。而素問為後也。書中止以天師夫子。尊岐伯鬼臾區。而其餘諸臣。未聞其以是稱。至雷公則自名。曰小子細子。黃帝亦有訓之之語。意者。所造未及諸臣。而年亦最少。且其曰公曰伯曰師。似皆以爵稱之。即如寶命全形論。有曰天子。

曰君王。移精變氣論。五常政大論。靈樞官能篇。皆稱曰聖王。著至教論。疏五過論。有封君侯王靈樞根結篇。有王公大人等稱。則其為爵無疑也。至於鬼臾區少俞伯高。皆諸臣名耳。後世程子謂出於韓諸公子之手。或謂先秦儒者所作。是皆泥乎爵號文字。而未繹全書。故臆說有如此者。

乃今詳考六節臟象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篇。則論天道曆法萬象。人身經絡脈體。人事治法。辭古理微。非子書中有能偶及雷同者。真唯天神至聖。始能作也。愚意上天以仁愛斯民為心。而伐命唯病。

治病惟書。然玄默無言。故挺生神聖。以代之言。而早出此書。以救萬古民命耳。況六書制自伏羲。醫藥始於神農。自伏羲以至黃帝。千有餘年。其文字製作甚明。外紀本紀。俱載黃帝紀官舉相。明歷作樂。製為袞冕舟車。畫野分列。經土設井。播百穀。制城郭。凡爵號文字。

時已咸備,歷金天高陽高辛諸氏。又經三百四十餘年。始迄陶唐。則諸凡製作。人知唐虞為盛。而不知肇自羲皇。其所由來者漸也。何獨內經之作。史書靈素均誣乎哉。

朱載堉曰。按素難二經。乃先秦古書。三代名醫。所相授受。秦始皇有令。不燒醫卜種樹之書。由漢迄今。醫流遵用。雖經歷代變。更未聞有人妄加刪改。(樂書)

胡應麟曰。醫方等錄。雖亦稱述岐黃。然文字古奧。語致玄渺。蓋周秦之際。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驚世。竊附黃岐耳。(經籍會通)

又曰。凡班志所無。而驟見六朝後者。往往多因戰國子書殘軼者補綴之。而易其名。以為真。則偽莫掩。以為偽。則真間存。尤難辨。自前輩少論及此。余不敏實竊窺之。觀素問靈樞之即內經。則余言可概見矣。素問。今亦稱內經。然隋志止名素問。蓋黃帝內外經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後人綴輯。而易其名耳。(四部正訛)

又曰。有偽作於前代。而世率知之者。風后之握奇。岐伯之素問。是也。(同上)

又曰。素問精深。陰符奇奧。雖非軒後。非秦後書。(同上)

周禮曰。醫家之素問。即儒者之六經。其詞隱。其旨深。非資稟上智。功極研究者。不能窺其影響。況以中人之資。粗知醫藥。即動以黃帝岐伯為言。其不至於戕人之生者幾何哉。仲景東垣河間丹溪。是皆稟上智之資。致研究之功。而能讀其書以悟之者也。(醫聖階梯)

張介賓曰。內者。性命之道。經者。載道之書。平素所講問。是謂素問。

方以智曰。岐黃云內經。言身內也。(通雅)

又曰。守其業而浸廣之。靈樞素問也。皆周末筆。(同上)

祝文彥曰。內經素問。後人傳以為岐黃之書也。其論脈法病證。未必不有合於聖人之意。詞義古樸。未必不有得古人之遺。然自余觀之。確乎為秦以後書。而非盡岐伯黃帝之言也。當時和扁諸神醫。必有傳於岐黃真諦。而後能彰起死回生之術。則岐黃之微言。宜有一二存乎後世者。

而後人附會之。以成是書。實非岐黃所著也。或者曰。內經所云黔首。蓋秦時語乎。曰。不但此也。五帝皆至聖。而孔子刪書始唐虞。以唐虞前無書史。而至唐虞乃始也。唐虞書不過數百言耳。而黃帝書。乃至數千萬言乎。且前民利用之事。皆五帝以前。聖人所為。何他事一無書文可考。

而獨治病之書。詳而盡如是耶。又內經一書。文氣堅峭。如先秦諸子。而言理該博。絕似管荀。造詞質奧。又類鬼谷。非秦時人書而何。或又曰。人有此等學問。曷不自著姓名。而假託古人耶。曰。如汲塚越絕等書。此人止求其書之傳。不必名之著。猶前人質樸之意也。若今世人一無所見。

便妄自居乎作者之林矣。(慶符堂集)

杭世駿曰。李珠問。黃帝咨於岐伯作內經。今之內經。果是當年之書歟,抑後人所記歟。答云。內經劉向編七錄時。已有之。秦焚詩書。內經想以方術得存。其書深奧精密。非後人所能偽託。(質疑)

魏荔彤曰。軒岐之書。類春秋戰國人所為,而托於上古。文順義澤。篇章聯貫。讀之儼如禮經也。(傷寒論本義序)

張志聰曰。墳典乃史臣記述之書。先言義理精微。次敘君臣咨訪。本欲斯道彰明。永垂金石。故其文詞。或加敷衍。至於陰陽之離合盛衰。血氣之生始出入。其神靈睿聖。惡能洞徹隔垣乎。

又曰。陰陽之理。論焉列焉。總歸於一。推之數之。可萬可千。是以全經文義。或同中示異。或異中見同。詞若盾矛。理無枘鑿。

馮舒曰。素問一書。通篇有韻。(詩紀匡繆)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曰。黃帝素問。原本殘闕。王冰採陰陽大論以補之。其書云出於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間人。傳述舊聞。著之竹帛。故通貫三才。包括萬變。雖張李劉朱諸人。終身鑽仰。竟無能罄其蘊奧焉。韓𢘅曰。秦漢以前。有說無方。故內經諸書,鄭重覼縷。亦多累世附會竄雜之言。(醫通)

劉奎曰。內經多系後人假託。觀其文章可見。即如尚書斷自唐虞。其文辭佶屈贅牙。非註解猝莫能醒。內經若果系黃帝時書。其文辭之古奧。又不知更當如何者。今觀其筆墨。半似秦漢文字。其為後人假託不少。況乃屢經兵火。不無錯簡魯魚。勢所必然。孟子於武成尚取其二三策。況乃他焉者乎。(溫疫論類編)

姚際恆曰。漢志有黃帝內經十八卷。隋志始有黃帝素問九卷。唐王冰為之注。冰以漢志有內經十八卷。以素問九卷。靈樞九卷。當內經十八卷。實附會也。故後人於素問系以內經者。非是。或後人得內經。而衍其說為素問。亦未可知。素問之名。人難卒曉。予按漢志陰陽家,有黃帝泰素。

此必取此素字。又以與岐伯問。故曰素問也。其書後世宗之。以為醫家之祖。然其言實多穿鑿。至以為黃帝與岐伯對問。蓋屬荒誕。無論隋志之素問。即漢志所載黃帝內外經。並依託也。他如神農軒轅風后力牧之屬盡然。豈真有其書乎。或謂。此書有失侯失王之語。秦滅六國。

漢諸侯王國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言黔首,又藏氣法時。曰夜半。曰平旦。曰日出。曰日中。曰日昳。曰下晡。不言十二支。當是秦人作,又有言歲甲子。言寅時。則又漢後人所作。故其中所言。有古近之分。未可一概論也。(古今偽書考)

何夢瑤曰。昔人謂內經。非岐黃書。乃後人之假託。要未必出於一手。故有醇有疵。分別觀之可耳。(醫碥)

薛雪曰。黃帝作內經。史冊載之。而其書不傳。不知何代明夫醫理者。托為君臣問答之辭。撰素問靈樞二經傳於世。想亦聞陳言於古老。敷衍成之。雖文多敗闕。實萬古不磨之作。窺其立言之旨。無非竊擬壁經。故多繁辭。然不迨拜手賡揚。都俞吁咈之風。遠矣。且是時。始命大撓作甲子。

其千支節序占候。豈符於今日。而旨酒溺生。禹始惡之。嘗其玄酒味澹。人誰嗜以為漿。以致經滿絡虛。肝浮膽橫耶。至於十二經配十二水名。彼時未經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濟。方隅畛域。竟與後世無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醫經原旨緒言)

按先子曰。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及白氏扁鵲內外經之目。內外。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內外儲說。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內字。諸家有說。不可從也。素問名。林億等以為問太素之義是也。史記殷本紀。伊尹從湯。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隱曰。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質素。故稱素王。列子乾鑿度並云。太素者。質之始也。漢藝文志。黃帝泰素二十篇。劉向別錄云。言陰陽五行。以為黃帝之道。故曰太素。素問。乃為太素之問答。義可以證焉。其不言問素。而名素問者。猶屈原有天問。

是倒置而下字爾。全元起解義未太明。吳昆等以為平素講求問答之義。晁氏讀書志曰。昔人謂素問。以素書黃帝之問。猶言素書也。俱臆度之見而已。至雲笈七籤。神仙通鑑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問之。作素問。荒誕極矣。蓋內經之目。昉見於漢志。而素問之名。出張仲景傷寒論序。

曰。素問九卷。九卷。即今之靈樞。以素靈二書為內經者。出皇甫謐甲乙經序。而後歷代諸家。無復異論焉。胡應麟特謂素問。今又稱內經。然隋志止名素問。蓋黃帝內外經五十五卷。六朝亡逸。故後人綴緝。易其名耳。此最有理。然晉去漢未遠。皇甫氏之所序。或是古來相傳之說。

亦不可廢也。第七卷。已亡於晉。皇甫謐甲乙經序曰。亦有亡失。隋志載梁七錄亦云。止存八卷。據林億等說。全元起所注本。乃無第七。而王冰為舊藏之卷。補七篇。與素問餘篇文。夐然不同。其論運氣。與六節臟象論七百十八字。全然別是一家言。林億等以為陰陽大論之文。

王冰取以補所亡。今考王叔和傷寒例所引。陰陽大論之文。曾無所見。林說難從。而若其篇第。不知古經為奈何。據林億等校正之說。全元起本八卷。共六十八篇。至王冰補七篇。又分為八十一篇者。仿道德經難經也。是書實醫經之最古者。往聖之遺言存焉。晉皇甫謐以來。

歷代醫家。斷為岐黃所作。此殊不然也。醫之言陰陽尚矣。莊子謂疾為陰陽之患。左傳醫和論六氣曰。陰淫寒疾。陽淫熱疾。班固云。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可以見也。而漢之時。凡說陰陽者。必系之於黃帝。淮南子曰。黃帝生陰陽。

又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高誘注云。說。言也。言為二聖所作。乃能入其說於人。人乃用之。劉向云。言陰陽五行。以為黃帝之道。漢志。陰陽醫卜之書。冠黃帝二字者。凡十有餘家。此其證也。是書設為黃帝岐伯之問答者。

亦漢人所撰述無疑。方今醫家。或牽合衍贅。以為三墳之一。或者詆譭排斥。以為贗偽之書者。俱為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