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 (6)

回本書目錄

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 (6)

1. 漿水

漿水,以粟米倉米飲釀成者。味甘、酸,微溫。醒睡除煩,消食止渴,調和臟腑,滑白肌膚,霍亂飲愈,瀉痢能痊。

主治(痘疹合參),痘疹中惟大渴者宜飲之。

2. 小麥

稟四時中和之氣,故味甘,氣微寒,無毒。然寒氣全在於皮,故面去皮則熱,所謂谷屬金而糠性熱,麥屬陽而麩性涼,物物俱一太極也。入手少陰經,少陰有熱則燥渴咽乾,解少陰之熱,則燥渴咽乾自止。心與小腸為表裡,臟氣清腑病自除矣,故利小便。肝心為母子之臟,子能令母實,故主養肝氣,甘寒走二經,而能益血涼血,故治漏血唾血也。曲性溫所以能消穀,止痢,面性熱故不能消熱止煩。

凡入藥以北來者為勝,北方霜雪多,地氣厚熱性減,故北人以之代飯,而不患者,以人所處地勢高燥,已無濕熱熏蒸之毒,面性又復溫平,故能厚腸胃強氣力,補諸虛助五臟,真功不減稻粟也。東南卑濕,春多雨水,其濕熱之氣,人與物皆鬱積於內,故食之每多發病,動氣發渴,助濕發腫,夏月瘧痢尤宜禁之。浮麥即水淘浮起者是也。

能止自汗盜汗,亦以北方者良。寒食麵者,寒食日以紙袋盛面,懸風處數十年亦不壞,取其熱性去而毒無也。蕎麥麵大補精力,實腸胃而消腹中經年所積滓穢,不宜久食,並忌同豬羊肉食。

小麥養心氣肝氣,止漏紅唾紅,通淋利小便,除熱解煩渴。浮水麥先枯未實,能養心除熱,斂虛汗如神,礱磨成麩,實大腸、止瀉,水浸為糵,消宿食除膨,作面成掛,充餐不厭,助五臟增益氣力,厚腸胃滑白肌膚,性熱未免動風,蘿蔔汁服可解。麥粉即麩面洗斤澄出漿粉也。

消癰腫,療火傷,炒黑醋調,消腫甚效。小麥莖葉名麥穗,去酒疸目黃,苗上黑黴,先枯者名麥奴,卻天行熱毒。

3.

一名苦酒。得溫熱之氣,故從本氣,味酸氣溫無毒,酸能斂壅熱,溫能行逆血,故消癰腫,及治產後血暈症塊,血積心痛俱用之者,取其酸收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然味重於酸,斂多散少,且助肝賤脾,倘風寒感冒外邪不解,及脾病者俱禁。

醋造有數種,惟陳年米醋為佳,入劑吞服,散水氣,役邪毒。消癰腫,斂咽瘡,祛胃脘氣痛,澀腸滑虛瀉,堅積癥瘕,並能祛治。煅石澆醋淬氣,善熏產後血暈,及傷損金瘡血暈,漬黃柏皮含之,口瘡堪愈。煮香附子片服,郁痛能除,煎大黃,劫痃癖如神,靡南星敷,瘤腫立效,調雄黃蜂蠆蛇齒可塗,切忌蛤肉同食。

丹溪云:醋味酸甘,酸則斂而甘則滯,致疾以漸,苟能戒此,亦卻疾一端,專益女人,不利男子。

4.

醬惟豆醬陳久者入藥,其味鹹酸令利,故除熱止煩滿,及瘵湯火傷毒,並殺其一切魚肉菜蔬蕈毒。

醬系痘面𨠭者,入藥,惟尚陳久殺諸蟲,蛇蠍蜂毒解百藥,疏菜蕈毒,疥癬略塗,瘙癢即劫。

5. 飴糖

用麥糵或谷糵同諸米浸熬煉而成,味甘氣溫無毒,入足太陰、手太陰經,味甘入脾而米麥又皆脾胃之谷,故主補虛乏。仲景健中湯用之,肺胃有火則發渴,火上炎迫血則吐血。甘能緩火之標,則火下降而渴自己,血自止也,故思邀謂其有消痰潤肺止嗽治咽痛吐血等功。然本成於濕熱,少用能補脾潤肺,過用則動火生痰,凡中滿吐逆,酒病牙疳,咸忌之。

腎病尤不可服。

飴糖,入脾能補虛乏,止渴去血,潤肺止嗽,化痰調脾,補中和胃,和藥健中湯,用取其甘緩,中滿嘔吐勿用。小兒多食,損齒生蟲。丹溪云:大發濕中之熱,故腎病濕熱之病忌之。

6. 豇豆

味甘鹹,平,無毒,補腎健胃,與諸疾無禁,可常食之,大補腎氣。空心煮豇豆,入鹽少許,食之甚效。

豇豆,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止渴,吐逆瀉痢,小便澀數,解鼠莽毒,專治水腫。如人腎形乃腎谷也,每日鹽湯食之良。

7. 刀豆

味甘微溫,無毒。

刀豆,溫中下氣,益腎補元,和脾胃,止呃逆,有病後呃逆聲聞鄰家者,取刀豆子,燒存性,白湯調服二錢即止,取其下氣歸元,故逆即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