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13)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十一 (13)

1. 補火丸

治冷勞氣血枯竭,肉脊齒落,肢倦言微。

吳鶴皋曰:凡人之身有真火焉,寄於右腎。行於三焦,出入於甲膽,聽命於天君,所以溫百骸,養臟腑,充九竅者,皆此火也,為萬物之父,故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此火一息,猶萬物無父,故其肉衰而瘠,血衰而枯,骨衰而齒落,筋衰而肢倦,氣衰而言微矣。

硫磺(一斤),豬大腸(二尺),將硫黃末,實豬腸中,煮三時取出去腸,蒸餅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日漸加之。服硫磺者,忌食諸禽獸血,此足少陰命門藥也。硫黃,火之精也,亦號將軍,故用之以補火,以其大熱有毒,故用豬腸爛煮以解之。庸俗之人忌而罕用,蓋不知其有破邪歸正,返滯還清,消陰回陽,化魄生魂之力也。

戴元禮曰:諸涼藥皆滯,惟黃連寒而不滯。諸熱藥皆燥,惟硫磺熱而不燥。有真陽虛衰,桂、附所不能補者,非硫磺不能補之,《本草》稱為救危妙藥,道家以之服食,尊之為金液丹,固人所可常服者。且硝與磺,一陰一陽,皆同類之物,今人惟知用芒硝,而不敢用硫磺,可見今人之不逮古人矣。

2. 石膏散

治勞熱骨蒸,四肢微瘦,有汗脈長者。

勞熱之症,不盡屬陰虛,亦有陽邪入里,變為骨蒸,令人先寒後熱,漸成嬴瘦者。有汗,胃實也。脈長,陽明症也。

石膏,研細,每夕新汲水調服方寸七,取熱退為度。此足陽明藥也。石膏大寒質重,能入里降火,味辛氣輕,能透表解肌,雖寒而甘,能緩脾益氣,火勞有實熱者,非此不為功,故《外臺秘要》、《名醫錄》載之。《玄珠》曰:五行六氣,水特其一耳。一水既虧,豈能勝五火哉!醫不知邪氣未除,便用補劑,邪氣得補,遂人經絡,至死不悟。

夫涼劑能清火養水,熱劑以補火燥水,理易明也。勞為熱症,明矣,尚可補乎?惟無熱無積之人,脈微無力,方可補之,必察其胃中及右腎二火果虧,後用補劑可也。

夫癆瘵為害,由於氣血之虧損,血不足則火熱為殃,氣不足則陰寒為害。惟為調補氣血,則寒熱自平。然草木無情,故大寒大熱之藥,先哲尚諄諄垂戒,況石藥燥悍,豈可常試耶!存此大寒大熱石藥二方,以廣識見耳。

3. 芎歸血餘散

治傳屍癆瘵,去鬼殺蟲。出《醫宗必讀》。

室女頂門(生髮一小團,皂角湯洗淨,醋浸一宿,曬乾,紙然火燒,存性),川芎(五錢),當歸(三錢),木香桃仁(去皮,炒,各二錢),安息香雄黃(各一錢),全蠍(二枚),江上大鯉魚(生取頭,醋炙),上為末,分四服,每服井水一大碗,淨室中煎七分,入紅硬降真香末五分,燒北斗符入藥,月初五更,空心向北,仰天咒曰:瘵神瘵神,害我生人,吾奉帝敕,服藥保身。

急急如律令咒五遍,面北服藥畢,南面吸生氣入口腹中,燒降香,置床下,午時又如前服藥。

用黃紙一方,新筆淨水研透明,硃砂書此符,書時念前北斗咒。

4. 錦囊固本十補丸方按

《經》曰:濁中濁者,堅強骨髓;又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非地黃性稟地道之至陰,重濁味厚者,其能補陰乎?但色黃而得土之正氣,故走心脾。蒸曬至黑,則減寒性而專溫補肝腎矣。但腎陰既虧,則木失所養,而肝血定難有餘,故虛則補其母,使母能生子,即熟地是也。

更虛則復補其子,恐子虛而竅母氣,故用山茱以益肝,且精欲固而畏脫,茱味酸澀,更可為收固精髓之用,以助腎家閉藏之職也。山藥甘鹹,既補脾而入腎,從化源也。茯苓淡滲,搬運下趨,精華既可入腎,而無澤瀉久服傷陰之弊,但腎最居下,非牛膝之猛力下行者,其能達之乎?況同杜仲,則堅強筋骨,以為熟地之佐使。

然萬物生於陽,而不生於陰,如春夏發生長養而秋冬肅殺閉藏,故用地茱一隊陰藥,更兼肉桂之甘辛,以補命門之真火,附子之健悍,以噓既槁之陽和,使陰從陽長,蓋無陽則陰無以生也。但慮草木無情,更借異類,與精血有情之品。其鹿茸乎,鹿稟純陽之質,茸含生髮之氣,助草木而峻補,令無情而俱變有情。

然補此火也,而得安其位,則木也,便得歸其源,乃成一陽,陷於二陰之坎象,萬病俱無,長生之兆,奈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動則化火,誠恐辛溫之藥,乘勢僭越於上,再入酸以斂之,咸以降之,之五味子乎?況斂肺金而滋水,生津液而強陰,功專納氣藏源之用。《經》曰:五臟者,神明之臟,故臟無瀉法。

至於腎者,藏精之所,至陰之處,有虛無實,有補無瀉,書曰:十補勿一瀉之,此方之謂歟。(張)常用。無鹿茸者,以治大人小兒腎元不足,脾胃虛弱者,較之八味獲效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