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19)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19)

1. 5.保元清降湯

治吐衄證,其人下元虛損,中氣衰憊,沖氣胃氣因虛上逆,其脈弦而硬急,轉似有力者。

野臺參(五錢),生赭石(八錢,軋細),生芡實(六錢),生山藥(六錢),生杭芍(六錢),牛蒡子(二錢,炒搗),甘草(錢半)

白話文:

山參(30 公克),生赭石(48 公克,研磨成細粉),生芡實(36 公克),生山藥(36 公克),生杭芍(36 公克),牛蒡子(12 公克,炒後搗碎),甘草(9 公克)

附錄:

友人毛××曾治一少年吐血證。其人向經醫者治愈,旋又反復。毛××診其脈弦而有力,知其為沖胃之氣上逆也。遂於治吐血方中,重用半夏、赭石以降逆,白芍牡蠣(不煅)以斂沖瀉熱,又加人參以補其中氣,使中氣健旺以斡旋諸藥成功。有從前為治愈之醫者在座,頗疑半夏不可用,毛××力主服之。

白話文:

我的朋友毛某曾經治療過一位吐血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之前被其他醫生治癒,但是後來又復發了。毛某診斷他的脈象是弦而有力,知道是因為衝胃之氣上逆所致。因此,他在治療吐血的方劑中,重用了半夏和赭石來平息逆氣,白芍和牡蠣(不煅)來收斂衝氣、瀉熱,又加了人參來補益中氣,使中氣強盛,從而調和各種藥物的功效。當時,之前為這個年輕人治癒的醫生也在場,他對使用半夏表示懷疑,但毛某堅定地主張服用。

一劑血止,再劑脈亦和平,醫者訝為異事。毛××曉知曰:「此證乃下元虛損,沖氣因虛上逆,並迫胃氣亦上逆,脈似有力而非真有力,李士材四字脈訣所謂:直上直下,衝脈昭昭者,即此謂也。若誤認此脈為實熱,而恣用苦寒之藥涼其血分,血分因涼而凝,亦可止而不吐,而異日瘀血為恙,竟成勞瘵者多矣。

白話文:

第一劑藥下去後血就止了,第二劑後脈象也平穩了,醫生感到很驚訝。毛××知道後說:「這個病症是因為下元氣虛,衝氣因為虛弱而往上逆行,並迫使胃氣也往上逆行。脈象看似有力,但並不是真正的有力,就像李士材《四字脈訣》所說的:『直上直下,衝脈昭昭』,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誤把這個脈象當作實熱,而大量使用苦寒藥物來清熱涼血,血分因為受涼而凝固,血也能暫時止住而不再嘔吐,但是過後瘀血會成為禍患,最終演變成勞疾或癆病的患者很多。」

今方中用赭石、半夏以鎮沖氣,使之安其故宅,而即用白芍、牡蠣以斂而固之,使之永不上逆。夫血為氣之配,氣為血之主,氣安而血自安矣,此所以不治吐血,而吐血自止也。況又有人參之大力者,以參贊諸藥,使諸藥之降者、斂者,皆得有所憑藉以成功乎。」

白話文:

現在的方劑中使用赭石和半夏來鎮定逆氣,讓它安居在原本的位置,同時使用白芍和牡蠣來收斂和鞏固氣血,防止它再次逆行。血是氣的配偶,氣是血的主人,氣安穩了,血自然就會安穩,這就是不治療吐血,而吐血就會自動停止的原因。而且還有人參這種大力者,加入其他藥物中輔助它們,讓那些降氣、收斂的藥物都能得到依據而奏效。

2. 6.秘紅丹

治肝鬱多怒,胃鬱氣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證屢服他藥不效者,無論因涼因熱,服之皆有捷效。

大黃(一錢細末),油肉桂(一錢細末),生赭石(六錢細末)

白話文:

四川大黃(1錢,研成細末),肉桂(1錢,研成細末),生赭石(6錢,研成細末)

上藥三味,將大黃、肉桂末和勻,用赭石末煎湯送下。

一婦人,年近三旬,咳嗽痰中帶血,劇時更大口吐血,常覺心中發熱。其脈一分鐘九十至,按之不實。投以滋陰寧嗽降火之藥數劑無效。因思此證,若用藥專止其嗽,嗽愈其吐血亦當愈。遂用川貝九錢,煎取清湯四茶盅,調入生山藥細末一兩,煮作稀粥。俾於一日連進二劑,其嗽頓止(此方可為治虛嗽良方),吐血證亦遂愈。

白話文:

有一名接近30歲的女性,咳嗽時會咳出帶血的痰,情況嚴重時還會大口吐血,經常覺得心窩發熱。她的脈搏每分鐘90次,按壓起來感覺虛弱無力。開了滋陰寧嗽降火的藥方好幾劑,但都沒有效果。

於是我想到,如果只用藥物來止住她的咳嗽,咳嗽好了,吐血的情況也應該會好轉。於是使用川貝九錢,煎煮出清湯四茶盅,加入生山藥末一兩,煮成稀粥。讓她一天連著服用兩劑,她的咳嗽立馬就停止了(這個方子可以作為治療虛弱咳嗽的良方),吐血的毛病也就順利痊癒了。

數日後,覺血氣上潮,肺復作癢而嗽,因此又復吐血。自言夜間睡時,常作生氣惱怒之夢,怒極或夢中哭泣,醒後必然吐血。據所云云,其肝氣必然郁遏,遂改用舒肝(連翹薄荷不可多用)瀉肝(龍膽楝子)之品,而以養肝(柏子仁阿膠)鎮肝(生龍骨牡蠣)之藥輔之,數劑病稍輕減。而猶間作惱怒之夢,夢後仍復吐血。

白話文:

幾天後,患者感到氣血上湧,肺部再次感到發癢和咳嗽,因此再次吐血。患者自述在夜間睡眠時,經常做生氣和發怒的夢,在夢中極度生氣或哭泣,醒來後必然會吐血。根據上述情況,患者的肝氣肯定鬱結,所以我改用了疏肝(連翹薄荷不能用太多)瀉肝(龍膽楝子)的藥物,輔以養肝(柏子仁生阿膠)鎮肝(生龍骨生牡蠣)的藥物。服用了幾劑藥物後,患者的病情略有減輕。但是患者仍然會間歇性地做生氣和發怒的夢,夢後仍會再次吐血。

欲辭不治,病家又信服難卻。再四躊躇,恍悟平肝之藥,以桂為最要,肝屬木,木得桂則枯也(以桂作釘釘樹,其樹立枯),而單用之則失於熱。降胃止血之藥,以大黃為最要(觀《金匱》治吐衄有瀉心湯重用大黃可知),胃氣不上逆,血即不逆行也,而單用之又失於寒。若二藥並用,則寒熱相濟,性歸和平,降胃平肝,兼顧無遺。

白話文:

本來想推辭不治,但病人又信任我,難以推脫。一番思慮後,我恍然大悟,平息肝氣的藥物,以桂花最為關鍵,肝屬木,木遇到桂花就會枯萎(以桂花做成釘子釘入樹中,就會導致樹木枯死),但單獨使用的話會偏熱。而止吐血的藥物,以大黃最為關鍵(參考《金匱要略》中治療吐血的瀉心湯,大量使用了大黃),胃氣不向上逆,血液就不會逆流,但單獨使用又會偏寒。如果這兩味藥一起使用,寒熱就能相互調節,藥性歸於平和,既能平息肝氣,又能降胃止血,兩全其美。

況俗傳方,原有用此二藥為散,治吐血者,用於此證當有捷效。而再以重墜之藥輔之,則力專下行,其效當更捷也。遂用大黃、肉桂細末各一錢和勻,更用生赭石細末煎湯送下,吐血頓愈,惱怒之夢,亦從此不作。後又遇吐血者數人,投以此方,皆隨手奏效。至其人身體壯實而暴得吐血者,又少變通其方:大黃、肉桂細末各用錢半,將生赭石細末六錢與之和勻,分三次服,白開水送下,約點半鐘服一次。

白話文:

民間流傳的醫方,原本就使用這兩種藥材製作散劑來治療吐血。用於這個病症,應該能有顯著的效果。如果再輔以藥性較重的藥材,藥效就能專注於下行,效果應該會更好。

於是使用大黃和肉桂末各一錢,均勻混合。再用生赭石末煎湯送服,吐血的狀況就立即痊癒。激動憤怒的夢,也從此不再出現。

後來又遇到好幾位吐血的病人,使用這個醫方後,都藥到病除。對於身體強壯但突然吐血的人,再略微調整醫方:大黃和肉桂末各用半錢,再加上六錢的生赭石末均勻混合。分成三次服用,以白開水送服,大約每半個時辰服用一次。

3. 7.二鮮飲

治虛勞證,痰中帶血。

鮮茅根(四兩,切碎),鮮藕(四兩,切片)

煮汁常常飲之,旬日中自愈。若大便滑者,茅根宜減半。再用生山藥細末兩許,調入藥汁中,煮作茶湯服之。

白話文:

將藥材煮出來的藥湯,經常喝。大約十天內就能自行痊癒。如果大便比較稀,茅根的用量可以減半。另外再使用研磨成細末的生山藥兩錢,加入藥湯中,煮成茶湯來喝。

茅根善清虛熱而不傷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合用之為涵養真陰之妙品。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屬,故能引氾濫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

白話文:

茅根可以清除體內的虛火而不會傷及脾胃,蓮藕可以化解瘀血並同時滋養新血,兩者搭配使用是補養根本陰氣的好藥方。而且這兩種藥物的形狀都是中空的,都有利水的作用,而血也屬於水,因此可以引導氾濫上逆的血氣慢慢下行,使其安穩在適當的位置。

至於藕以治血證,若取其化瘀血,則紅蓮者較優。若用以止吐衄,則白蓮者勝於紅蓮者。

堂兄××,年五旬,得吐血證,延醫治療不效。脈象滑數,搖搖有動象,按之不實。時愚在少年,不敢輕於疏方,因擬此便方,煎湯兩大碗,徐徐當茶溫飲之,當日即見愈,五六日後病遂脫然。自言未飲此湯時,心若虛懸無著,既飲後,覺藥力所至,若以手按心,使復其位,此其所以愈也。

白話文:

我的堂兄××,年近五十,患上吐血癥,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沒有好轉。他的脈象滑數,搖擺不定,按上去虛浮無力。當時我年輕,不敢隨意開藥,於是提出了這個簡單的藥方,煎成兩碗濃湯,慢慢像喝茶一樣溫熱地喝下。當天就看到病情緩解,五六天後病症就完全消失了。他自己說,在喝藥之前,心好像騰空虛浮,喝了藥之後,感覺藥力作用到身體,好像用手把心按回原位一樣,因此才得以痊癒。

4. 8.三鮮飲

治同前證兼有虛熱者。

即前方加鮮小薊根二兩。

大、小薊皆能清血分之熱,以止血熱之妄行,而小薊尤勝。凡因血熱妄行之證,單用鮮小薊根數兩煎湯,或榨取其自然汁,開水沖服,均有捷效,誠良藥也。

白話文:

大薊和小薊都能清血脈中的熱氣,用來止血熱妄行的症狀,其中小薊的效果更好。凡是血熱妄行所引起的症狀,單獨用新鮮小薊根數兩煎湯服用,或榨取其自然汁液,用開水沖服,都有快速療效,是實實在在的良藥。

小薊莖中生蟲,即結疙瘩如小棗。若取其鮮者十餘枚搗爛,開水沖服,治吐衄之因熱者甚效。鄰村李××曾告愚曰:「余少年曾得吐血證,屢次服藥不效,後得用小薊疙瘩便方,服一次即愈。因呼之謂清涼如意珠,真藥中之佳品也。」

白話文:

小薊的莖幹中長出蟲子後,就會長出像小紅棗一樣的疙瘩。如果取十幾顆新鮮的疙瘩搗碎,用開水沖服,對於因熱氣導致的吐血、鼻子出血非常有效。鄰村的李××曾告訴我:「我年輕時得了吐血癥,屢次服藥都不見效,後來使用小薊疙瘩的偏方,服一次就好了。因此我就稱它為『清涼如意珠』,真是藥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