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太陽本病

太陽以寒水主令,統領六經。膀胱者太陽之腑,太陽者膀胱之經。六經之次,三陰在裡,三陽在表。太陽主皮毛之分,次則陽明,次則少陽,次則太陰,少陰,厥陰,總以太陽為主。陽盛於外,在外之陽謂之衛氣。衛者,衛外而為固也。衛氣之內則為營血。營者,營運而不息也。

白話文:

太陽經系統以寒涼的水液為主要病因,統領著六條經絡。膀胱是太陽經的腑,太陽經是膀胱經的經絡。六條經絡的順序是:三條陰經在內,三條陽經在外。太陽經主管皮膚與體表的區分,其次是陽明經、少陽經,再來是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總是由太陽經系統為主導。如果體表陽氣過盛,這份在體表的陽氣就稱為衛氣。衛氣的作用是防禦外邪,保護肌表。衛氣進入體內後就會轉化為營血。營血的作用是不停地運行,滋養全身。

營司於肝,為衛之根;衛司於肺,為營之葉。營衛二氣化於中宮,飲食入胃,遊溢精氣,傳輸經絡。精專者行於脈中,命曰營氣;慓悍者行於脈外,命曰衛氣。營衛分司於金木,而皆統於太陽。故太陽經病,有傷衛傷營之不同。衛氣為陽,營血為陰。然血升而化神魂,是陰含陽也。

白話文:

血液的運行由肝臟控制,是衛氣的根源;衛氣的運作由肺臟主導,是血液的表徵。血液和衛氣這兩種氣體在人體的中間部位相互轉化。飲食進入胃後,精氣會散發出來,沿著經絡傳輸。那些本質精純的部分運行在血管中,稱為營氣;那些性質剛烈的部分運行在血管外,稱為衛氣。營氣和衛氣分別由金屬性(肺)和木屬性(肝)控制,但都歸太陽經統管。因此,太陽經的病症,有損傷衛氣或損傷營氣的區別。衛氣屬陽,血液屬陰。然而,血液上行可以化生精神魂魄,說明陰中包含陽。

故肝血溫暖而升散,氣降而化精魄,是陽含陰也。故肺氣清涼而降斂。人之汗孔,冬闔而夏開者,以肝心主營,木火旺於春夏,則營血溫散而竅開;肺腎主衛,金水旺於秋冬,則衛氣清斂而竅闔。寒去溫來,而木火不得發泄,衛氣斂閉而孔竅常闔,襲之以風,氣欲斂而不能斂,故傷在衛氣。

白話文:

因此,肝血溫暖而上浮散發,氣息下降而轉化為精氣和精神,這是陽氣包含陰氣。肺氣清涼而下降收斂。人體的汗孔在冬天關閉,夏天打開,這是因為肝臟和心臟掌管營氣,木火在春夏季旺盛,營血溫熱散發,汗孔就會打開;肺臟和腎臟掌管衛氣,金水在秋冬旺盛,衛氣清涼收斂,汗孔就會關閉。當寒冷離去,溫暖到來,木火無法發散,衛氣收斂閉塞,汗孔經常關閉,這時如果遇到風寒,氣息想要收斂卻不能收斂,因此傷害到的是衛氣。

熱退涼生,而金水不得斂藏,營血發散而孔竅常開,侵之以寒,血欲散而不能散,故傷在營血。風傷衛者,因於氣涼而竅閉也。寒傷營者,因於天溫而竅開也。春夏而竅開,則病寒而不病風;秋冬而竅闔,則病風而不病寒。故秋冬寒盛,而非不中風;春夏風多,而亦有傷寒。

白話文:

當熱退涼生之時,金(肺)與水(腎)無法收斂藏蓄,體內的營血散發出來,孔竅經常打開。此時若受寒邪侵襲,營血欲散而不能散,因此會傷及營血。風邪傷及衛氣,是因為天氣寒冷,孔竅閉合所致。寒邪傷及營血,是因為天氣溫暖,孔竅打開所致。春秋季節孔竅打開,容易受寒邪侵襲,而不容易受風邪侵襲;秋冬季節孔竅閉合,容易受風邪侵襲,而不容易受寒邪侵襲。因此,秋冬季節雖然寒氣盛行,但並不表示不會有中風;春秋季節雖然風多,但也不排除會受寒。

靈樞歲露,四時八風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而腠理閉;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因其開也,其入深,其病人也卒以暴;因其閉也,其入淺,其病人也徐以遲。開則傷營,閉則傷衛,以營深而衛淺也。風性疏泄而寒性閉塞,氣性收斂而血性發揚。衛斂而竅閉,中風則氣欲斂而風泄之,是以有汗,風愈泄而氣愈欲斂,故內遏營血而生裡熱。

白話文:

太陽從春天出現,季節轉換時,人體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風氣影響,因此產生冷熱。天氣寒冷時,皮膚收緊,毛孔關閉;天氣炎熱時,皮膚放鬆,毛孔打開。毛孔打開時,外邪能深入身體,發病較快且猛烈;毛孔關閉時,外邪難以深入,發病較慢且溫和。毛孔打開時,營氣受損;毛孔關閉時,衛氣受損。這是因為營氣在身體深處,而衛氣在身體表面。風的性質是疏散而寒的性質是阻滯的,氣的性質是收斂而血的性質是擴散的。當衛氣收斂而毛孔關閉時,風氣會衝入,造成出汗。風氣越疏散,氣越想收斂,所以會阻滯營血,產生內熱。

營泄而竅開,傷寒則血欲泄而寒束之,是以無汗,寒愈束而血愈欲泄,故外閉衛氣而生表寒。人之本氣不鬱則不盛,鬱則陽虛之人,臟陰內盛而為寒;陰虛之人,經陽外盛而為熱。是傳腑傳臟之由來也。而其入腑入臟,必先施於皮毛。故六經之病,總起於太陽一經,以其在外而先傷也。

白話文:

營血流動順暢,毛孔就會打開。如果有傷寒,血液想流出卻被寒氣阻擋,因此不會出汗。寒氣越盛,血液就越想流出,所以外在的衛氣被阻閉,導致體表發寒。人的本氣如果沒有鬱滯,就不會過盛。如果鬱滯了,陽氣虛弱的人體內陰血過盛就會發寒;陰血不足的人體外經陽氣過盛就會發熱。這是臟腑疾病傳變的根源。而臟腑疾病的傳入,必定先作用在皮膚。因此,六經的疾病,總是由太陽經開始,因為它位於體外,最容易受到傷害。

邪在營衛,失於解散,則或入於腑,或入於臟,視其人之裡氣為分途。陽衰則入太陰而為寒,陰衰則入陽明而為熱,無異路也。貴於營衛方。病初治不瘥,則後日諸變無自生矣。

白話文:

邪氣在營衛之間,未能適時分散,就可能進入腑臟。這會根據病人的內在氣血狀況而表現出不同的途徑。如果陽氣衰弱,邪氣就會進入太陰經而化為寒邪;如果陰氣衰弱,邪氣就會進入陽明經而化為熱邪。這兩種途徑本質上是一樣的。治療的關鍵在於調和營衛。如果疾病初期沒有治癒,那麼後續的各種變化不會自行產生。

衛行脈外而內交於營,營行脈中而外交於衛,營衛調和,是謂平人。寒邪傷營,則營血束閉其衛氣,故衛鬱而生表寒。風邪傷衛,則衛氣遏閉其營血,故營鬱而生裡熱。營衛外發則病解,營衛內陷則病進。陷而敗沒則死也。傷寒中風之死證,皆營衛之陷敗也。衛氣之外發,賴乎經中之陽盛;營血之外發,賴於臟中之陰盛。

白話文:

衛氣在脈絡外面運行,並在內部與營血交匯;營血在脈絡內部運行,並在外部與衛氣交匯。營衛調和平衡,稱為健康。

寒邪侵襲營血,導致營血凝滯阻塞其衛氣,所以衛氣鬱結而產生外寒。風邪侵襲衛氣,導致衛氣阻塞凝滯其營血,所以營血鬱結而產生內熱。

營衛外發,疾病就會減輕;營衛內陷,疾病就會加重。營衛內陷衰弱而敗亡,人就會死亡。傷寒中風的死亡徵象,都是由於營衛內陷衰敗造成的。

衛氣的外發,依賴於經絡中的陽氣旺盛;營血的外發,依賴於臟腑中的陰氣旺盛。

陽統於陽明,陰統於太陰。陽明之經氣旺,則衛氣外發而汗出。其陽虛者,衛郁欲發而不能

2. 太陽經提綱一(太陽一)

太陽為六經之綱領,其經行身之背,其氣主一身之皮毛,故病則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緣邪在本經,但病其經脈所行之部分,而不及於他經,也在經失解,自此而內傳二陽里入三陰。腑熱作則脈浮,大臟寒作則脈沉細,寒熱鬱發,諸病叢生,太陽之脈證然後變耳。若其初感腑熱未作,臟寒未動之時,太陽之病情未改,證狀猶存,則只有脈浮,頭項強痛,惡寒而已。即合病於別經,別經病見而太陽未罷,亦必見太陽之脈證也。

白話文:

太陽經是六條經絡的統帥,它的經脈沿著身體的背部運行,其氣血主宰著全身的皮膚和毛髮。因此,當太陽經出現問題時,脈搏會浮起,頭頸部會出現強烈的疼痛和惡寒。

由於病邪位於太陽經,病症隻影響到太陽經脈行經的部分,而不會波及其他經絡。但在太陽經失去平衡後,病邪就會向內傳播,進入兩條陽經,再進入三條陰經。

腑熱發作時,脈搏會浮起;大臟寒症發作時,脈搏會沉細。寒熱交替發作,各種疾病就會叢生,太陽經的脈象也會隨之變化。

如果最初感到的腑熱尚未發作,臟寒也尚未發動,那麼太陽經的病情尚未改變,症狀仍然存在,只表現出脈搏浮起、頭頸部強痛、惡寒等症狀。如果同時患有其他經絡的疾病,且其他經絡的症狀明顯,但太陽經的病症尚未消失,那麼必定會出現太陽經的脈象。

揣太陽之脈證而分太陽之風寒,何至淆亂於別經,亡羊於歧路也。仲景提太陽之綱,只此一語而太陽之情狀了了,所謂握片言而居要也。

白話文:

研究太陽經的脈證,以此來區分太陽經的風寒證。如何會混淆於其他經絡,就像失去的羊走錯了路一樣。仲景提出太陽經的綱領,たった一句話,就把太陽經的症狀說得很清楚了。這正所謂掌握簡短的文字,卻能抓住要點。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在表,故脈浮。其經行身之背,起於睛明(在目內眥,足太陽經之穴名),自頭下行而走足。病則經氣上郁壅塞不降,故強痛也。風寒閉其營衛,氣鬱不能透泄,則外見惡寒。寒者太陽之令氣也。

白話文:

太陽經在體表,所以脈象會浮。太陽經的循行路線沿著身體的背面,從眼睛內側開始(足太陽經的穴位名稱),自頭部向下走至足部。如果太陽經生病,經氣會鬱結在上面,無法下降,所以會出現強烈的疼痛。風寒閉塞了營衛之氣,氣鬱結無法通暢,所以會表現出惡寒。寒邪是太陽經的主氣。

3. 風寒總綱一(太陽二)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也。

白話文:

有發燒惡寒的疾病,是陽氣引起的;沒有發燒惡寒的疾病,是陰氣引起的。陽氣引起的疾病七天會好;陰氣引起的疾病六天會好。因為陽數為七,陰數為六。

此中風傷寒之總綱也。衛氣為陽,風傷衛氣是發於陽也;衛傷則遏閉營血而生內熱。營血為陰,寒傷營血是發於陰也;營傷則束閉衛氣而生外寒。故中風之初先見發熱,傷寒之初先見惡寒。中風內熱而營血不宣,亦外見惡寒;傷寒外寒而衛氣不達,乃續見發熱。中風非無外寒,究竟內熱多而外寒少;傷寒非無內熱,究竟內熱少而外寒多。

白話文:

這是中風與傷寒的整體要點。衛氣屬陽,風邪傷害衛氣,發生在陽氣上;衛氣受傷,就會阻閉營血而產生內熱。營血屬陰,寒邪傷害營血,發生在陰氣上;營血受傷,就會阻閉衛氣而產生外寒。所以中風初期先出現發熱,傷寒初期先出現惡寒。中風的內熱使得營血無法運行,也會出現外寒的現象;傷寒的外寒使得衛氣無法運行,就會出現發熱。中風並非沒有外寒,但主要是內熱多,外寒少;傷寒並非沒有內熱,但主要是內熱少,外寒多。

營司於肝,木升則火化,木火同情,故肝血常溫。衛司於肺,金降則水生,金水同性,故肺氣常涼。肝藏營血,而脾為生血之本;中風營病,臟陰衰者,多傳陽明而為熱。肺藏衛氣,而胃乃化氣之源;傷寒衛病,腑陽弱者,多傳太陰而為寒。風傷衛者,營郁裡熱;若經中陰旺,則營氣不至內蒸,故七日經盡而自愈。

白話文:

營衛之氣運作於肝,肝屬木性,木性向上生長,就會生發火氣,木火相助,所以肝血通常是溫熱的。衛氣運作於肺,肺屬金性,金性向下收斂,就會生發水氣,金水同性,所以肺氣通常是涼爽的。

肝臟儲藏營血,而脾臟是生血的根本;中風引發營衛之氣病變,若臟陰不足,則常常會傳到陽明經而化為熱症。肺臟儲藏衛氣,而胃是化生氣血的來源;傷寒引發衛氣病變,若腑陽虛弱,則常常會傳到太陰經而化為寒症。

風邪損傷衛氣,營氣鬱積於體內,就會產生熱氣;如果經脈中陰氣旺盛,營氣就會受到阻遏而不能外達,所以七日後經氣消退,病症就會自然痊癒。

寒傷營者,衛郁表寒;若經中陽旺,則衛氣不至內陷,故六日經盡而自愈。此風寒之順證,在經而不入於臟腑者也。若中風陽盛而入於腑,傷寒陰盛而入於臟,則營衛方憂其內陷,非補泄以救其偏,不能應期而愈也。六日七日,水火之成數,大衍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白話文:

如果寒邪損傷了營氣,會導致衛氣鬱閉於體表,形成外寒;但如果體內陽氣旺盛,會讓衛氣無法內陷,因此六天後寒邪就會自行消散。這種情況是風寒的順應證狀,寒邪在經絡中運行,而沒有侵入臟腑。不過,如果風寒陽盛,就會侵入腑臟;如果傷寒陰盛,也會侵入臟腑,這樣一來,營衛就會擔心內陷,如果不進行補泄以糾正偏頗,就不能按時痊癒。六天和七天,是水火形成的數目,也是大衍的數目。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火陽也,故數七;水陰也,故數六。滿其成數,是以病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