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震名

《傷寒尋源》~ 上集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 (3)

1. 十二經離合

內經金匱真言論。以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至靈蘭秘典論。以五臟六腑合膻中為十二官。臟者為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足少陰腎。手少陰心。足厥陰肝。手厥陰膻中。總之陰也者。藏精而起亟者也。腑者為陽。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胃。

白話文:

《內經金匱真言論》中,將肝、心、脾、肺、腎這五臟視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這六腑視為陽。而在《至靈蘭祕典論》中,將五臟六腑與膻中合稱為十二官。臟為陰,包括足太陰脾、手太陰肺、足少陰腎、手少陰心、足厥陰肝和手厥陰膻中。這些臟器總體上被認為具有儲藏精華並產生能量的作用。腑為陽,包括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腸和足陽明胃。

手陽明大腸。足少陽膽。手少陽三焦。總之陽也者。衛外而為固者也。然陰陽必相維附。故臟與腑相為表裡。脾與胃為表裡。同從土化也。肺與大腸為表裡。同從金化也。腎與膀胱為表裡。同從水化也。肝與膽為表裡。同從木化也。心與小腸相表裡。同從火化也。膻中與三焦為表裡。

白話文:

手陽明經屬大腸,足少陽經屬膽,手少陽經屬三焦。陽經總的來說,能衛外而機能更為堅固,但陰陽必須互相維繫,所以臟腑皆是表裡關係。脾臟與胃是表裡關係,因為它們都同屬土,而肺臟與大腸為表裡關係,因為它們都同屬金。腎臟與膀胱是表裡,因為它們都同屬水。肝臟與膽是表裡,因為它們都同屬木。心臟與小腸是表裡,因為它們都同屬火。膻中與三焦是表裡關係。

乃手少陰之別脈。攝行君火者也。此三陰三陽之定位。至其離合之數。則更合前後上下內外互為環抱。三陽之離合。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陰之離合。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內經陰陽離合論。可覆按也。不觀陰陽之所以分。無以識病體之常。不觀陰陽之所以合。

白話文:

手少陰的心臟經是主君火的經脈,走於手部的少陰經之上,它控制著君火的工作。

三陰經和三陽經在上下、左右、表裡之間有著固定而相互聯絡的位置。

三陽經中,太陽是開,陽明是合,少陽是樞紐。

三陰經中,太陰是開,厥陰是合,少陰是樞紐。

內經中關於陰陽離合的理論可以參考。

如果沒有以陰陽分合的觀點去觀察,就無法認識人體常態病理的本質。

如果沒有以陰陽分合的觀點去觀察,就無法認識人體病理的變異。

無以達病情之變。故善診者察色按脈。分別陰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其旨遠矣。

2. 察脈大法

自王叔和脈經而後。宋之崔嘉彥。明之李時珍。其脈訣皆盛行於世。然皆繁瑣莫得其要領。仲景脈法。有最要一字訣曰緩。仲景云。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此名曰緩。緩則不疾不徐。以周行於營衛之間。無太過。亦無不及。因推及太過之脈。則若衛氣盛名曰高。

白話文:

自從王叔和的脈經之後,宋朝的崔嘉彥,明朝的李時珍,他們的脈訣都盛行於世。然而,他們都太繁瑣,沒有抓住要領。仲景的脈法,有一個最重要的字訣,就是「緩」。仲景說:「陽脈浮而大並且濡潤,陰脈浮而大並且濡潤,陰脈和陽脈一樣,這就是緩脈。」緩脈就是不快不慢,在營衛之間周行,不過度,也不不足。用這個原則推論到太過之脈,如果衛氣很盛,就叫做「高脈」。

營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不及之脈。則若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此於緩脈外別著此二條。以明有餘不足之脈態。然遲與緩亦微有別。緩則衛氣和。遲則營氣和。脈緩而遲。剛柔相得。此名曰強。若緩遲相搏。即名曰沉。凡診本脈及病脈。總以相得者為平脈。

白話文:

營氣旺盛的稱為「章脈」。營衛氣勢互相激昂的稱為「綱脈」。不足的脈象,衛氣較弱稱為「惵脈」。營氣較弱稱為「卑脈」。惵脈和卑脈互相激昂稱為「損脈」。以上是在緩脈之外另外著錄的兩條脈象,以說明營衛之氣有餘或不足的脈象狀態。然而,遲脈和緩脈也有細微的差別。緩脈的話,衛氣平和。遲脈的話,營氣平和。脈象緩而遲,剛柔相得,這稱為「強脈」。如果緩脈和遲脈同時出現,那就稱為「沉脈」。凡是診斷本脈和病脈,總是以相得的脈象為平脈。

相搏處認病脈。此是仲景當日言下宗旨。至於表裡腑臟。固從浮沉遲數上看。然合之高章卑惵。互相體認。則陰陽之間。虛實判焉。故以大浮數動滑列為陽脈。沉澀弱弦微列為陰脈。由是引伸觸類。則若芤若革若牢之屬。種種不一其名。俱從相搏處分別脈狀。以審病因。更以呼吸按之。

白話文:

在脈搏跳動交會處辨別疾病的脈象。這是仲景當年提出的重要原則。至於表裡腑臟的辨證,固然要從脈搏的浮沉遲數上觀察。然而,結合脈搏的緩急輕重,互相體認,就能辨別出陰陽之間的虛實。所以,將大浮快動滑列為陽脈,沉澀弱弦微列為陰脈。由此引申觸類旁通,則好像饅頭、皮革、牢固等各種各樣的脈象,都從脈搏跳動交會處分別脈狀,以審察疾病的原因。再結合呼吸按壓來診斷。

則若代若結若促之類。亦即從此推出。後世脈訣。皆宗此分門別類。然此中參伍錯綜之妙。具有徹上徹下徹表徹里工夫。使非從仲景經文。反覆討論一番。惡能通其精微哉。

白話文:

例如:輕則若浮、重則若沉、緩則若結,急則若促的種類,這些都是從這裏依據脈象的不同進行推敲分類的。後世有關診脈的歌訣,都以這個分類的方法為主。然而,這個分類的奧妙卻在於相互摻雜,錯綜複雜,貫通上下表裏,時時充實的功夫。如果不是反復研討仲景經文,又怎麼能夠通曉其中奧妙呢?

3. 寸口脈論

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獨取決於寸口。內經脈法。以左寸屬心。右寸屬肺。而難經云。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手太陰肺之經也。其獨責在肺者何也。蓋以左寸屬心。心為一身營氣之主。右寸屬肺。肺為一身衛氣之主。此位之分寄者也。然營衛之氣。全賴穀氣以為輸布。

白話文:

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和生死吉凶,可以從寸口脈象判斷。內經脈法認為,左寸脈屬於心,右寸脈屬於肺。難經說,寸口是脈絡的大會,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為什麼只責備肺呢?因為左寸脈屬於心,心是一身營氣的主宰;右寸脈屬於肺,肺是一身衛氣的主宰。這是脈位分配的原因。然而,營衛之氣完全依賴穀氣輸布。

穀氣入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為一周。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人一呼一吸。皆出於肺。以此為呼吸之門。而營衛之主。實兩而一者也。仲景於寸口脈。先示以十六字金針。曰浮為在表。

白話文:

穀物能量進入胃部,再傳輸到肺部。五臟六腑,都接收能量。清的能量是營氣,濁的能量是衛氣。營氣運行在脈中,衛氣運行在脈外。營氣和衛氣在陽脈運行二十五度,在陰脈運行二十五度,為一週。五十度後,在手太陰脈會合。人體呼出一口氣與吸入一口氣,皆由肺部進行。因此肺部是呼吸之門,也是營衛能量的主人。實際上,營氣和衛氣是兩個,但又是一個。仲景在寸口脈診中,起初以十六個字的口訣來指導,說:「浮脈在表。」

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夫以人身為論。則背為陽。腹為陰。外為陽。內為陰。腑為陽。臟為陰。以脈象而論。則寸為陽。尺為陰。浮為陽。沉為陰。數為陽。遲為陰。寸本屬陽。而何以並得為藏陰之診。故仲景復申言之曰。假令脈遲。故知在臟也。由此觀之。不特陽經之病。

白話文:

沉脈在裏,浮脈在腑。遲脈在臟。以人體為例,背為陽,腹為陰。外部為陽,內部為陰。腑為陽,臟為陰。以脈象來論,寸脈為陽,尺脈為陰。浮脈為陽,沉脈為陰。數脈為陽,遲脈為陰。寸脈本屬陽,為什麼也能用來診斷臟陰之病?因此,仲景又重複說:如果脈搏遲緩,就知道病在臟腑。由此可見,不僅是陽經的病症。

宜取決於寸口。即病之由陽入陰。或直入陰經者。寸口之診。皆不容忽矣。有此十六字以為大綱。此外之相搏而成病脈者。即從此引伸觸類。以審病因之所在。此在平日熟玩工夫。

白話文:

診脈應以寸口為準。如果是由陽入陰的證候,或直接進入陰經的病症,寸口的診斷都是不可忽視的。有了這十六個字作為大綱,其他的相搏而成的病脈,就可以由此引申觸類旁通,以推斷病因所在。這需要在平時多加練習和熟悉。

4. 趺陽少陰脈論

寸口脈為一身營衛之主。設非胃氣。何以上輸津液而分布營衛。趺陽者。正陽也。居中土為五行之母。是持脈必以胃氣為本。少陰屬腎。腎為水臟。與三焦合為一氣。人身之真水真火。根蒂於此。水賴土製。少陰必得趺陽鎮伏。而後能交合三焦。蒸布津液。經曰少陰負趺陽者順也。

白話文:

寸口脈是全身營衛的總管。如果不是來自於胃氣,那麼它怎麼可以輸布津液,運行周身呢?趺陽是正陽,位於中央的土,是五行之母。所以把脈,一定以胃氣為根本。少陰屬於腎,腎是水臟,和三焦合在一起是一個系統。人體的真水、真火,都是從這裡起源的。水需要有土來涵養,所以少陰必須要有趺陽扶助,纔可以交合三焦,蒸布津液。經書上說:「少陰負趺陽是順應自然規律的。」

趺陽以候胃氣。為中焦之主。少陰以候腎氣。為下焦之主。實與寸口脈分配上中下三部。按叔和脈訣。以衝陽穴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者。為趺陽之診。然脈法未有按足之明文。且本論明言脈有三部。陰陽相乘。又何以言寸口而不及關尺。則知兩關主中焦。脾胃之所司。

白話文:

趺陽穴可以反映出胃的氣血狀況,是人體中焦的主穴,少陰穴可以反映出腎的氣血狀況,是人體下焦的主穴,這就像寸口脈反映出人體的上中下三部的狀況一樣,根據《脈訣》的說法,衝陽穴位於足背上五寸,從骨縫向上三寸,是趺陽穴的診斷位置,但脈法中並沒有明確記載按足診脈的方法,而且《脈訣》中明確指出脈有上中下三部,陰陽相輔相成,為什麼只說寸口脈,而沒有提到關脈和尺脈呢?由此可知,關脈主中焦,與脾胃相關。

即趺陽之診。兩尺主下焦。腎之所司。即少陰之診。趺陽診在關。以右統左。少陰診在尺。以左統右。亦猶寸口脈之專主手太陰也。欲明趺陽少陰之診。還在三部內推詳。

白話文:

這就是趺陽的診法。兩尺主治下焦,腎臟所司。這就是少陰的診法。趺陽的診點在關上,用右手統治左手。少陰的診點在尺上,用左手統治右手。這也如同寸口脈專主手太陰一樣。想要明白趺陽少陰的診法,還需要在三部內部推詳。

5. 脈分陰陽死生論

門人問曰。仲景云。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世遂謂仲景之書。專主扶陽而抑陰。然與答曰。此陰陽二字。只須就表裡虛實上講。凡邪之中人。在表為輕。在裡為重。出表為順。入里為逆。陰病見陽脈。則里邪有出表之機。故主生。陽病見陰脈。則表邪有陷里之勢。

白話文:

門人問道:仲景說:「陰性疾病見陽脈,表示可以好轉。陽性疾病見陰脈,表示死亡。」因此後世的人都認為仲景的書,主要以扶陽抑陰為原則。於是回答說:「這陰陽二字,只要從表裡虛實來解釋就行了。凡是病邪侵犯人體,在表者較輕,在裡者較重。邪在表則順,邪入裡則逆。陰性疾病見陽脈,表示裡邪有向外出表的機會,所以可以好轉。陽性疾病見陰脈,表示表邪有陷於裡面的趨勢,所以不吉利。」

故主死。大浮動數滑五者為陽脈。陽脈主表主實。陰病見陽脈。則正復而邪自退。病雖重可生。沉澀弱弦微五者為陰脈。陰脈屬裡屬虛。陽病見陰脈。則正衰而邪孰御。病雖輕亦死。陽病本主生。然見陰脈。則生中伏有死機。陰病本主死。然見陰脈則死中具有生路。兩見字即中庸莫見乎隱。

白話文:

因此,正面朝上、浮動、動脈強勁滑利、脈象疾速這五種脈象為陽脈。陽脈主表、主實。陰症出現陽脈,則正氣恢復,邪氣自行消退。儘管病情嚴重,也可生還。脈象沉伏、澀滯、脈搏慢、脈搏弦細、脈象微弱這五種脈象為陰脈。陰脈屬於裡、屬於虛。陽症出現陰脈,則正氣衰退,邪氣難以抵禦。儘管病情較輕,也難逃一死。陽症必定主生。但若出現陰脈,則在生機中潛伏著死亡的危機。陰症必定主死。但若出現陽脈,則在死路中還留有生機。二者同時出現,正是中庸之道,隱藏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莫顯乎微之義。臨病之工。可不知戒懼乎。至於扶陽抑陰。乃是元明以來相沿之陋說。易言一陰一陽之謂道。陽統乎陰。然而陽亢有悔。陰承乎陽。然而陰疑必戰。故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所謂病者。悉由乎陰陽之偏也。仲景治病諸法。第就其陰陽之偏勝者。劑其偏而病自已。

白話文:

沒有比陰陽微小變化更重要的意義了。看病的醫生,能不戒慎恐懼嗎?至於扶助陽氣、抑制陰氣,那是元明以來流傳下來的錯誤說法。易經上說:「一陰一陽稱之為道。」陽氣統治著陰氣,然而陽氣過盛就會有災禍。陰氣承載著陽氣,然而陰氣過盛必然會導致疾病。所以《內經》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所謂疾病,都是由陰陽偏勝引起的。仲景治療疾病的方法,只是針對陰陽偏勝的情況,調整偏頗,疾病自然就會痊癒。

故有時陽氣亢極。但用純陰之劑。不雜一毫陽藥。非毗於陰也。育陰正以劑陽。有時陰氣盛極。但用純陽之劑。不雜一毫陰藥。非毗於陽也。扶陽正以劑陰。其有陰陽氣雖偏勝。而尚未至於偏極者。陽藥方中。必少加陰藥以存津。陰藥方中。必少加陽藥以化氣。雖有時寒熱互投。

白話文:

所以有時陽氣旺盛到極點,就只用純陰的藥。不摻雜一點陽性的藥物。這不是偏向陰,而是用生長陰液的藥來制約陽氣。有時陰氣旺盛到極點,就只用純陽的藥。不摻雜一點陰性的藥物,這不是偏向陽,而是用扶助陽氣的藥來制約陰氣。如果有陰陽氣雖然偏勝,但還沒有到偏極的程度,在陽藥方中,必須稍加陰藥來存儲津液,在陰藥方中,必須稍加陽藥以化解氣。雖然有時寒熱交替使用。

補瀉兼進。似乎處方之甚雜。其實原乎陰陽互根之理。劑其偏勝以協於中。人受中以生。聖人之道。中道也。後世聖道不明。流為曲說。因之丹溪有陰常不足陽常有餘之論。景岳闢丹溪。而又為陽常不足陰常有餘之論。則學者漫無適從而惑滋甚矣。內經生氣通天論。明言生之氣本於陰陽。

白話文:

中醫不但講究補,也講究瀉,藥方看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實際上是根據陰陽互根的道理,在陰陽偏勝時予以調節,使之協調。人因為中和而誕生,聖人的道理也是中庸之道。後世聖道不明,流於曲解,丹溪便提出「陰常不足陽常有餘」的理論。景嶽反駁丹溪,又提出「陽常不足陰常有餘」的理論,讓學者們無所適從,更加迷惑。內經的《生氣通天論》明確指出,生命的氣息來源於陰陽。

其論司天運氣治諸勝復之法。則但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無問其數。以平為期。是明言陰陽貴得其平矣。仲景之學。直接軒岐。歷聖相傳之道。不外一中。偏陰偏陽。總屬邪說。讀仲景書。當在中字上著眼。

白話文:

他談論司天運氣來治療各種病症的方法時,只說:“冷的要加熱,熱的要降溫,溫熱的要清爽,清爽的要溫暖。” 不管有多少種病症,以平衡為目標。 這明確表示陰陽要取得平衡。張仲景的學術,直接繼承了軒轅和岐伯的學說。歷代聖賢相傳的道理,不出乎一個“中”字。偏陰偏陽,總歸是邪說。 讀張仲景的書,應該在“中”字上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