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述

《傷寒九十論》~ 發熱惡寒證(三十七)

回本書目錄

發熱惡寒證(三十七)

1. 發熱惡寒證(三十七)

人患發熱惡寒自汗。脈浮而微弱。予以三服桂枝投之。遂愈。仲景云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宜桂枝

白話文:

有人得病出現發熱、惡寒、自汗的症狀,脈象浮緩無力。我給他吃了三劑桂枝湯,之後便痊癒了。仲景說:太陽病中風,陽氣浮越而陰氣虛弱的人,會自出汗,感到寒涼而惡寒,微微怕風,體溫升高而發熱。這種情況應該用桂枝湯治療。

論曰。仲景云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使陰氣弱。此為醫所病而然也。大抵陰不足陽從之。故陽內陷發熱。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陰陽不歸其分。是以發熱惡寒也。故孫真人云有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

白話文:

醫書上說,張仲景說,假如寸口脈微弱,叫做陽氣不足,陰氣侵入陽中,就會出現皮膚淅瀝,惡寒的症狀。尺脈弱,叫做陰氣不足,陽氣陷入陰中,就會發熱。這些情況,都是醫生發散汗液,導致陽氣微弱,又大量攻下,導致陰氣衰弱而引起的疾病。總的來說,陰不足陽氣就會跟隨它,所以陽氣內陷發熱。陽不足陰就會乘虛而入,所以陰氣侵入陽中,就會惡寒。陰陽不歸其位,所以會發熱惡寒。因此孫思邈說,有熱時,不能大量攻下,熱退了寒氣就會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