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彭

《醫經讀》~ 診集 (1)

回本書目錄

診集 (1)

1. 診集

病不出外因五氣相感內因臟腑偏勝診得其因方可論治若云某脈頭痛某脈腳痛不及病因者徒誇不問知患暫駭人聽終無實效概置不錄

白話文:

當你生病時,無論是外感風寒暑濕熱,還是內臟機能失調,都必須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有些人只說某條經脈頭疼、某條經脈腳痛,卻不探究病因,這樣只會讓患者一時驚訝,但對病情毫無幫助。這樣的說法,我通通不予理會。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素脈要精微)此分候五臟之定位也其內外兩字難解一說診脈其手必伸當以近尺澤處為內近魚際處為外若然則肝在膈下而云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心在膻中之下而云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則與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之說左矣一說人之端拱則當以近尺澤處為外近魚際處為內若然則心肝兩句與上以候上下以候下適相合而與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不相謀矣

白話文:

尺骨內側兩旁的部分便是季脅,尺骨外側的部分用來探測腎臟狀況,尺骨內側的部分用來探測腹部臟器狀況。

從左手外側向上探測肝臟,內側探測膈膜;從右手外側向上探測胃,內側探測脾臟,從右手外側向上探測肺臟,內側探測胸部臟器;從左手外側向上探測心臟,內側探測膻中穴。

前面的部分探測前胸,後面的部分探測後背,從上到下探測的部位包括胸腔、咽喉等,從下到上探測的部位包括小腹、腰、股骨、膝蓋、脛骨、腳等。(出自《素脈要精微》)

這段話是劃分五臟定位的,但裡面的「內」和「外」兩個字的解釋很難理解。

有一種說法是,診脈的時候,手必須伸展開,靠近尺澤穴的地方為內,靠近魚際穴的地方為外。如果這樣理解,肝臟位於膈膜下面,卻說外側探測肝臟,內側探測膈膜;心臟位於膻中穴下面,卻說外側探測心臟,內側探測膻中穴,那就跟上面說的「從上到下探測」的說法相矛盾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人在端坐正身的時候,靠近尺澤穴的地方為外,靠近魚際穴的地方為內。如果這樣理解,肝臟和心臟的探測部位就與上面說的「從上到下探測」相符合,但又與「前面的部分探測前胸,後面的部分探測後背」的說法不相符了。

(彭)竊以為內外者即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也蓋人身背為陽腹為陰人垂兩手以掌向前則手之三陰在前三陽在後與腹背相應近身後為外其脈應在沉部以沉脈近後故也近身前為內其脈應在浮部以浮脈近前故也如腎與腹中同在尺部上見而腎在腹中之後故尺之沉部候腎尺之浮部候腹中附上者掌後寸許按之有高骨隴起是也即名關上肝與膈同在左附上見而肝在膈之後故左附上沉部候肝浮部候膈脾與胃同在右附上見而脾在胃之前故右附上沉部候胃浮部候脾上附上即寸部也肺近後胸近前故右上附沉部候肺浮部候胸中心近後膻中近前故左上附沉部候心浮部候膻中如是則前後俱合矣

白話文:

(彭祖)把按脈分為內外,內外指的前面驗脈,後面驗脈。因為人體的背部為陽,腹部為陰;人垂著雙手,以手掌觸及身體,手掌的(三條)陰脈在前面,(三條)陽脈在後面,這與腹背相對應。靠近身體後面的為外側,它的脈搏應在按脈的沉部,因為沉脈靠近後側。靠近身體前方的為內側,它的脈搏應在按脈的浮部,因為浮脈靠近前側。例如脾與腹部都在尺脈上,脾在腹中之後,所以尺脈的沉部可以診察脾,尺脈的浮部可以診察腹中。附在上方的,在手掌後寸許處按壓有高起的骨頭,這就是關上穴。關上穴與肝位於同一側,而且附在上方,肝在關上穴之後,所以左寸脈的沉部可以診察肝,浮部可以診察關上穴。關上穴與胃位於同一側,附在上,關上穴在胃之前,所以右寸脈的沉部可以診察胃,浮部可以診察關上穴。附在上方的就是寸脈所處的位置。肺靠近後背,胸靠近前面,所以右寸脈的沉部可以診察肺,浮部可以診察胸。心靠近後背,膈中靠近前面,所以左寸脈的沉部可以診察心,浮部可以診察膈中。這樣,前後都能配合起來。

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疑作滑)者病獨寒(疑作澀)者病獨陷下者病(素三部九候)

此數語乃診病之要訣鄙者恐世盡知竟以寒熱易去經文二字殊屬無解

諸急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靈邪氣臟腑病形)

急緊也非弦也仲景云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之無常也緩者弱也非遲也故主熱

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名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名寸口陽之所治也(二難)

尺寸分陰陽仲景亦宗此法

關之前者陽之動也當見九分而浮過曰太過減曰不及上魚為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當見一寸而沉過曰太過減曰不及入尺為覆為內關外格此陽乘脈也是真藏之脈不病而死也(三難)

白話文:

在「陰陽關脈」之前,陽脈活動應浮在脈面三分之二處。超過此範圍稱為「陽過」,不足則為「陽不及」。上魚脈出現,表示陽氣外溢,稱為「外關內格」,這是陰氣侵襲脈道所致。

在「陰陽關脈」之後,陰脈活動應沉入脈中三分之一處。超過此範圍稱為「陰過」,不足則為「陰不及」。入尺脈出現,表示陰氣內覆,稱為「內關外格」,這是陽氣侵襲脈道所致。

真藏之脈若不生病,即不會出現上述情況而死亡。(出自《難經》)

覆溢為真藏死脈未必盡應其尺寸應見長短不可不知故錄之

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腎肝俱沉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在中州故脈亦在中六脈者浮沉長短滑澀也浮滑長陽也沉短澀陰也脈有一陰一陽者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沉而滑長也一陰三陽者浮滑而長時一沉也各以其經名病逆從也(四難)

白話文:

呼氣時,心臟和肺臟將氣息送出;吸氣時,肝臟和腎臟將氣息吸入。在呼吸運轉之間,脾臟吸收食物中的精華。脾臟的脈搏在身體的中部。脈搏浮於表面的,屬於陽氣;沉於裡面的,屬於陰氣。

心臟和肺臟的脈搏都浮於表面:

  • 浮而寬大且散開的,是心臟。
  • 浮而短促且澀滯的,是肺臟。

腎臟和肝臟的脈搏都沉於裡層:

  • 沉穩而綿長的,是肝臟。
  • 按壓時感到濕潤且手指彈回來時脈搏立即出現的,是腎臟。

脾臟位於人體中部,所以它的脈搏也位於中部。六種脈象(浮、沉、長、短、滑、澀)的變化,可以反映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 浮滑而長的,是陽氣。
  • 沉短而澀的,是陰氣。
  • 脈搏出現一陰一陽的,沉而滑。
  • 脈搏出現一陰二陽的,沉而滑長。
  • 脈搏出現一陰三陽的,浮滑而長,偶爾沉一下。

根據脈象的特徵,可以判斷對應的經絡,以及病情的虛實寒熱。

首四句乃人身機括靈動處當細玩之

脈有伏匿者謂脈居陰部而反陽脈見者為陽乘陰也雖時沉澀而短此陽中伏陰也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者為陰乘陽也雖時浮滑而長此陰中伏陽也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二十難)

白話文:

脈象有像潛伏隱藏的,就是脈位在陰部卻表現為陽脈,這是陽氣凌駕陰氣。雖然有時脈象沉滯、澀滯而短小,但這是陽氣中潛藏著陰氣。脈象在陽部卻表現為陰脈,這是陰氣凌駕陽氣。雖然有時脈象浮動、滑利而長大,但這是陰氣中潛藏著陽氣。陽氣過盛則會狂躁,陰氣過盛則會癲癇。陽氣離位則會看見鬼,陰氣離位則會雙目失明。(難經二十難)

初持脈時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五難)

白話文:

一開始把脈時,如果感覺像是三顆豆子的重量,並且觸脈與皮膚相稱,這是肺脈。如果像是六顆豆子的重量,並且觸脈與血管相稱,這是心脈。如果像是九顆豆子的重量,並且觸脈與肌肉相稱,這是脾脈。如果像是十二顆豆子的重量,並且觸脈與筋脈相稱,這是肝脈。如果按脈時感覺脈象直達骨頭,抬起身體離開脈象時脈搏跳得很快,這是腎脈。(《五難經》)

浮之損小沉之實大陰盛陽虛也沉之損小浮之實大陽盛陰虛也(六難)

春弦夏鉤秋毛冬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沉濡而滑故曰石(十五難)

白話文:

春天的脈象細長而軟弱,所以稱為「弦脈」;夏天的脈象來得快,去得慢,所以稱為「鉤脈」;秋天的脈象輕浮而不實,所以稱為「毛脈」;冬天的脈象沉穩細弱而順滑,所以稱為「石脈」。

春脈如弦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其來濡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若來實而強此為太過病在外其來不實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癲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夏脈如鉤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其來盛去衰故曰鉤若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秋脈如浮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其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若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來毛而微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冬脈如營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其來沉以搏故曰營若來如彈石此為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為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素玉機真藏)

白話文:

春天脈象像弦一樣

春脈代表肝,五行屬木,主生發萬物。真正的春脈是濡弱、輕虛、滑順、端直而細長的,就像弦一樣。如果脈象實大有力,表示肝氣太盛,病在體表。如果脈象虛弱無力,表示肝氣不足,病在內部。肝氣太盛容易導致健忘、恍惚、頭暈和癲癇。肝氣不足則會引起胸痛、背痛,下肢兩脅脹滿。

夏天脈象像鉤一樣

夏脈代表心,五行屬火,主萬物旺盛生長。真正的夏脈來得盛大,去得衰弱,就像鉤子一樣。如果脈象來勢盛大、去勢也盛大,表示心火太盛,病在體表。如果脈象來勢不盛,去勢反而更盛,表示心火不足,病在內部。心火太盛會導致身體發熱、皮膚疼痛和水腫。心火不足會讓人煩躁不安、咯痰咳嗽、氣虛下陷。

秋天脈象像浮一樣

秋脈代表肺,五行屬金,主萬物成熟收斂。真正的秋脈輕虛浮散,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浮在水面一樣。如果脈象細小、中間堅實、兩旁虛弱,表示肺氣太盛,病在體表。如果脈象細小微弱,表示肺氣不足,病在內部。肺氣太盛會導致逆氣、背痛、發怒。肺氣不足會讓人氣喘、呼吸困難、咳嗽出血,下肢出現異常響聲。

冬天脈象像凝結一樣

冬脈代表腎,五行屬水,主萬物藏匿蟄伏。真正的冬脈沉潛有力的,就像凝結一樣。如果脈象像彈丸一樣有力,表示腎氣太盛,病在體表。如果脈象來得快去得也快,表示腎氣不足,病在內部。腎氣太盛會導致腰膝痠痛、少氣懶言。腎氣不足會讓人心神不安、感覺飢餓、中清疼痛、脊柱疼痛、小腹脹滿、小便異常。

脾脈

脾屬土,負責滋養五臟六腑。正常的脾脈難以察覺,只有異常的脾脈才能看得出來。如果脈象像水流一樣緩慢,表示脾氣太盛,病在體表。如果脈象像鳥喙一樣尖細,表示脾氣不足,病在內部。脾氣太盛會導致四肢無力。脾氣不足會導致五官不通,稱為「重強」。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出素問玉機真藏)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素平人氣象)

白話文:

春季

  • 胃脈微微緊張,稱為「平弦」。胃氣充盈,多為肝臟疾患。
  • 胃脈僅緊張,沒有胃氣,代表死亡。(脈搏微弱且順滑,表示有胃氣外出。出自《素問·玉機真藏》。)

夏季

  • 胃脈微微向上彎曲,稱為「平鉤」。胃氣充盈,多為心臟疾患。
  • 胃脈僅向上彎曲,沒有胃氣,代表死亡。
  • 胃脈上有石狀突起,代表冬季疾病。石狀突起明顯,代表當前疾病。藏真之氣通達於心。心臟儲藏著血液和脈絡之氣。

長夏

  • 胃脈微微柔軟無力,稱為「平弱」。胃氣充盈,多為脾臟疾患。
  • 胃脈僅柔軟無力,沒有胃氣,代表死亡。
  • 柔軟無力且有石狀突起,代表冬季疾病。石狀突起明顯,代表當前疾病。藏真之氣濡潤於脾。脾臟儲藏著肌肉之氣。

秋季

  • 胃脈微微有毛刺感,稱為「平毛」。胃氣充盈,多為肺臟疾患。
  • 胃脈僅有毛刺感,沒有胃氣,代表死亡。
  • 毛刺感伴有緊張,代表春季疾病。毛刺感明顯,代表當前疾病。藏真之氣分佈於肺部,運行營衛之氣和陰陽之氣。

冬季

  • 胃脈微微有石狀突起,稱為「平石」。胃氣充盈,多為腎臟疾患。
  • 胃脈僅有石狀突起,沒有胃氣,代表死亡。
  • 石狀突起伴有向上彎曲,代表夏季疾病。石狀突起明顯,代表當前疾病。藏真之氣分佈於腎部,儲藏著骨髓之氣。(出自《素平人氣象》。)

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是已何謂也曰五臟有五色皆見於面當與脈相應假令色青脈當弦而急色赤脈當浮大而散色黃脈當中緩而大色白脈當浮澀而短色黑脈當沉濡而滑此為相應也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當與脈相應其不應者病也假令色青(肝木)其脈浮澀而短(肺金克肝木)若大而緩(脾土肝木克之)為相勝或浮大而散(心火乃肝木所生)或小而滑(腎水能生肝木)為相生也(十三難)

白話文:

經典中說,如果醫生看到病人的面部顏色,但是脈象與顏色不一致,如果脈象是相剋的,那麼病人就會死亡;如果脈象是相生的,那麼病也就好了。什麼意思呢?五臟有五種顏色,都會反映在臉部上,並且與脈象相匹配。例如:

  • 顏色青(肝木):脈象應當緊實,就像弦一樣。
  • 顏色紅(心火):脈象應當浮大,並且發散出去。
  • 顏色黃(脾土):脈象應當緩和,並且較粗大。
  • 顏色白(肺金):脈象應當浮起,並且較短。
  • 顏色黑(腎水):脈象應當沉降,並且滑利。

這纔是脈象與顏色相一致的表現。五臟的聲音、顏色、氣味、口感都應當與脈象相一致。如果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那就是疾病的表現。例如:

  • 顏色青(肝木):脈象卻浮起,並且較短(肺金剋制肝木)。
  • 顏色青(肝木):脈象卻較大,並且緩和(脾土剋制肝木)。

這就屬於相剋的脈象。

  • 顏色青(肝木):脈象卻浮大,並且發散出去(心火是肝木所生的)。
  • 顏色青(肝木):脈象卻較小,並且滑利(腎水能生肝木)。

這就屬於相生的脈象。(《十三難》)

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三十四難)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四十難)

白話文:

十變

  • 肝:顏色青,氣味臊,味道酸,聲音呼,液體為淚水。
  • 心:顏色紅,氣味焦,味道苦,聲音言,液體為汗液。
  • 脾:顏色黃,氣味香,味道甘,聲音歌,液體為唾液。
  • 肺:顏色白,氣味腥,味道辛,聲音哭,液體為鼻涕。
  • 腎:顏色黑,氣味腐,味道鹹,聲音呻,液體為唾液。

三難:

  • 肝主眼色。
  • 心主氣味。
  • 脾主味覺。
  • 肺主聲音。
  • 腎主液體。

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乾善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善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十六難)

白話文:

肺 ===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還自己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復也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其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於肌皮腸胃之外也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也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其軟而散者當病少血至令不復也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沉細數者少陰厥也浮而散者為眴僕(素脈要精微)

白話文:

心脈

  • 脈搏堅而長:表示有疾病,舌頭捲曲無法言語。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表示疾病會自行消退。
  • 肺脈
  • 脈搏堅而長:表示有疾病,會吐血。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表示會出虛汗,直到虛脫。 肝脈
  • 脈搏堅而長,但臉色不青:表示會墜牀。如果脈搏強而有勁是因為血液在脇部,會讓人呼吸困難。
  • 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臉色發黑:表示會出現溢飲。溢飲症狀包括口渴、暴飲暴食,以及水分容易滲入皮膚、腸胃之外的地方。 胃脈
  • 脈搏堅而長,臉色發紅:表示會骨折。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表示會食滯。 脾脈
  • 脈搏堅而長,臉色發黃:表示會氣短。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臉色發白:表示會腳腫脹,像水一樣。 腎脈
  • 脈搏堅而長,臉色黃而紅:表示會折腰。如果脈搏鬆軟而散亂,表示會貧血,直到虛脫。 其他脈象
  • 脈搏粗大:表示陰虛陽盛,會有發熱。
  • 脈搏來疾去徐,上面實下面虛:表示厥巔疾。
  • 脈搏來徐去疾,上面虛下面實:表示會畏風。
  • 脈搏沉細數:表示少陰厥。
  • 脈搏浮而散:表示寒熱交錯。

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脈急曰疝瘕少腹痛脈滑曰風脈澀曰痹緩而滑曰熱中盛而緊曰脹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尺粗常熱謂之熱中(素平人氣象)

白話文:

寸口脈

脈沉而弱,稱為「寸沉脈微」。

脈沉而充滿,稱為「寸沉脈盛」。

腹中有積塊,脈急促,稱為「寸積脈緊」。

腹中痛,脈滑利,稱為「寸風脈滑」。

脈緩而滑利,稱為「寸熱脈緩滑」。

脈盛而緊促,稱為「寸熱脈盛緊」。

尺脈

脈緩而弱,稱為「尺解脈微」。

脈盛而有力,稱為「尺血脈盛」。

脈滑利,稱為「尺汗脈滑」。

脈細而寒,稱為「尺後脈細寒」。

脈粗而常熱,稱為「尺熱脈熱」。

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澼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素陰陽別論)

白話文:

**陽氣閉結:**四肢浮腫

**陰氣閉結:**便血 陰陽氣同時閉結: 多陰少陽氣,稱為「石水」,伴有小腹腫脹 二陽氣同時閉結: 稱為「消」,伴有消瘦 三陽氣同時閉結: 稱為「隔」,會導致膈肌疾病 三陰氣同時閉結: 稱為「水」,伴有水腫 一陰一陽氣同時閉結: 稱為「喉痹」,伴有喉嚨腫痛 陰氣搏擊(攻擊)陽氣: 稱為「有子」,會導致陰部腫脹 陰陽氣虛弱、腸胃絞痛: 可能致死 陽氣加重於陰氣: 稱為「汗」,會導致出汗 陰氣虛弱、陽氣搏擊(攻擊)陰氣: 稱為「崩」,會導致崩漏(陰道出血)

陰搏陽別王太僕云陰尺中也搏謂搏觸於手也尺脈搏擊與寸脈迥別孕子兆也此為確論蓋胎在腹中則氣血護胎自然盛於腹中尺裡以候腹中尺獨搏擊與寸迥別理固然也推之左搏為男右搏為女理亦無二而丹溪獨云以醫人之左右手而言則醫人之手以左診右以右診左又是妊婦之左搏為女右搏為男矣想亦試驗而云然不敢妄以為非

白話文:

陰脈搏動而與陽脈不同,王太僕說陰脈在尺中,搏就是脈搏觸及於手的感覺,尺脈搏跳與寸脈截然不同,是懷孕的徵兆。這個論點是肯定的,因為胎兒在腹中,氣血自然會集中於腹中,從尺脈可以察知腹中的情況,尺脈單獨搏跳而與寸脈明顯不同,這是合乎道理的。以此推論,左邊搏動是男,右邊搏動是女,這個道理也是一致的。不過,丹溪(朱丹溪)獨自說,從醫生的左右手來說,醫生用左手診斷右脈,用右手診斷左脈,那麼妊婦左邊搏動是女,右邊搏動是男。我想,他也是根據試驗而這樣說的,我不敢妄加否定。

婦人足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素平人氣象)

動者大如豆粒厥厥動搖也王太僕作手少陰脈在掌後銳骨下陷中直對小指非太淵脈諒必有所據全元起作足少陰於尺內求之尺裡以候腹中尤為近理

白話文:

有的人動脈像豆粒一樣大,並且劇烈跳動。王太僕認為這是手少陰經在手掌背面,銳骨下面凹陷的地方,正對著小指。這不是太淵穴,肯定有依據。全元起則認為,足少陰經在尺骨的內側,從尺骨內側來尋找它,可以更準確地察覺到腹中的情況。

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素腹中論)女子以腎系胞三部浮沉正等按之不絕者妊子也

(彭)按人秉不同脈亦各異娠婦有見動脈者有不見動脈者有見搏擊者有不見搏擊者總之尺脈堅實與寸脈迥別為據耳更有尺寸同等而亦懷娠者當於浮沉求之其按之不絕者腎實也

白話文:

(彭)說明:不同的人身體狀況也不同,脈象也會有所差異。懷孕的婦女有的可以見到「動脈」,有的可以見到「搏擊」,總而言之,尺脈堅實與寸脈有明顯區別就可以了。更有的尺脈和寸脈相同也懷孕了,就要在脈象的浮沉上尋找特點。按壓脈搏而不消失的是腎氣充盈的表現。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名曰平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溫風痹三句俱頂三動來句句有數字在內)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素平人氣象)

白話文:

  • 正常人每次呼吸,脈搏動兩次。
  • 呼吸急促時,脈搏每呼吸動一次。
  • 呼吸短促、且伴隨脈搏過快,且寸脈發熱,是熱症。
  • 脈搏滑利且寸脈不熱,是風症。
  • 脈搏澀滯,是痺症。(熱症、風症、痺症這三種類型,都包含脈搏動三次)
  • 每次呼吸,脈搏動四次以上,是死亡徵兆。
  • 脈搏完全消失,也是死亡徵兆。
  • 脈搏時而稀疏時而頻數,是死亡前兆。

經言脈有損至何謂也曰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營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營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法也(十四難)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脈搏有損傷的程度,請問是什麼意思?答: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兩次叫作正常,三次叫作偏離常規,四次叫作奪取精氣,五次叫作死亡,六次叫作生命終結。這是損傷的脈象。一次呼吸脈搏跳動一次叫作偏離常規,兩次呼吸一次叫作奪取精氣,三次呼吸一次叫作死亡,四次呼吸一次叫作生命終結。這是脈搏損傷的程度。從下往上跳動的脈搏是損傷的,從上往下跳動的脈搏是正常的。損傷一到皮毛,皮毛就會收縮,毛髮脫落。損傷二到血脈,血脈虛弱衰少,不能供給五臟六腑。損傷三到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能轉化為肌膚。損傷四到筋,筋鬆弛不能收縮自身。損傷五到骨,骨頭萎縮不能下牀。從上往下跳動的是骨頭萎縮不能下牀,這是死亡的。從下往上跳動的是皮毛收縮毛髮脫落,這是死亡的。損傷肺臟的,就增強它的氣息。損傷心臟的,就調和營氣衛氣。損傷脾臟的,就調和飲食寒溫。損傷肝臟的,就緩和它的內部。損傷腎臟的,就增強精氣。這是治療損傷的方法。(難經‧第十四難)

東垣云虛損之疾寒熱因虛而感也感寒則損陽上損漸及於下治宜辛甘淡過於胃則不可治也感熱則損陰下損漸及於上治宜苦酸鹹過於脾則不可治也損及於下婦人月水不通故心肺損則色弊肝腎損則形痿脾胃損則穀不化吳門葉氏前輩云食少便溏損及中州病已過半此語尤為顯快

白話文:

李東垣說:虛弱衰敗的疾病,寒症或熱症都是因為虛弱而誘發的。感受寒氣會損傷陽氣,上部的陽氣受損會逐漸蔓延到下部。治療宜用辛、甘、淡三味藥,但若藥性過於溫和,會容易傷胃。感受熱氣會損傷陰氣,下部的陰氣受損會逐漸蔓延到上部。治療宜用苦、酸、鹹三味藥,但若藥性過於寒涼,會容易傷脾。虛弱損傷蔓延到下部,婦女就會月經不通;損傷到心肺會導致面色憔悴;損傷到肝腎會導致身體消瘦;損傷到脾胃會導致穀物不能消化吸收。吳門葉氏前輩說: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表示中氣已受損傷,病情已過半。這句話非常簡潔明瞭地說明瞭中氣虛弱對身體的影響。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此四句俱頂四至來)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者死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即當著床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人雖能行不久死也名曰無魂又曰行屍(十四難)

白話文:

呼吸節數判斷疾病

  • 呼氣三分鐘,吸氣三分鐘:身體適中,無病。
  • 呼氣短,吸氣長:頭痛、頭暈。
  • 呼氣長,吸氣短:胸悶、氣短。
  • 呼氣四分鐘,吸氣四分鐘:病情嚴重。
  • 脈搏強而大:煩躁不安,腹脹。
  • 脈搏細小:腹痛。
  • 脈搏滑利:熱邪內傷。
  • 脈搏澀滯:體內有寒濕之氣。
  • 呼氣五分鐘,吸氣五分鐘:身體虛弱、嗜睡。
  • 脈搏細小,晚上更細:病情加重。
  • 脈搏強大,白天更強:病情加重。
  • 脈搏不強不弱,雖然虛弱,但能治癒。
  • 脈搏忽強忽弱:難以治癒。
  • 呼氣六分鐘,吸氣六分鐘:會死亡。
  • 脈搏細小,晚上虛弱而死。
  • 脈搏強大,白天虛弱而死。
  • 呼氣和吸氣各一分鐘:稱為「損氣」,即使能動,也應臥牀休息,血氣虛弱無力。
  • 再呼氣一分鐘,再吸氣一分鐘:即使能動,也很快會死去。稱為「無魂」或「行屍走肉」。

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九難)

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澀而弱濕溫之脈陽浮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五十八難)

白話文:

傷寒有五類:中風、傷寒、溫熱、熱病、溫病。

中風:脈象浮滑,陰脈微弱。

溫熱:脈象浮弱,陰脈細急。

傷寒:脈象陰陽並旺,脈絡緊密。

熱病:脈象陰陽俱浮,浮脈滑利,沉脈散亂。

溫病:脈象遊走於各經絡,不知何經所動,根據脈象所在經絡取穴。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腸澼便血何如身熱則死寒則生腸澼下白沫何如脈沉則生脈浮則死腸澼下膿血何如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藏期之癲疾何如脈搏大滑久自已小堅急死不治消癉何如脈實大病久可治懸小堅病久不可治(素通評虛實)

白話文:

邪氣盛則實

邪氣盛大,正氣就會受損,出現腹脹、腹痛、便血等症狀。身體發熱則有可能死亡,發冷則有可能生還。

腸澼下白沫

腹瀉出現白色泡沫狀物體。脈沉則有可能生還,脈浮則有可能死亡。

腸澼下膿血

腹瀉出現膿血。脈懸絕則有可能死亡,脈滑而有力則有可能生還。

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

患有腹瀉等疾病,但身體不發熱,脈象也不懸浮。脈滑而有力者有可能生還,脈象懸浮而澀滯者有可能死亡。

藏期之癲疾

因臟腑功能失常而發生的癲癇。脈象搏動有力、滑利、時間較長,則有可能自行痊癒。脈象細小、堅硬、急促,則難以治癒。

消癉

身體消瘦、虛弱。脈象有力、病情時間長,有可能治癒。脈象懸浮、細小、堅硬,病情時間長,則難以治癒。(根據脈象虛實辨別病情的輕重)

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非平脈亦非病脈皆王脈也冬至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旺時日大要也(七難)

白話文:

少陽脈到極點時,脈象忽大忽小,忽短忽長。陽明脈到極點時,脈象浮大而短。太陽脈到極點時,脈象洪大而長。太陰脈到極點時,脈象緊大而長。少陰脈到極點時,脈象緊細而微弱。厥陰脈到極點時,脈象沉短而渾厚。

以上這些脈象都不是正常的脈象,也不是病脈,而是人體在特定的時間裡出現的特殊脈象。冬至後遇到甲子日,少陽王脈就開始復甦。依次再遇到甲子日,陽明王脈、太陽王脈、太陰王脈、少陰王脈、厥陰王脈也會復甦。每個王脈持續的時間都是 60 天。六個王脈依次循環,共 360 天,剛好是一年的時間。這是三陽三陰脈氣旺盛的時期,也是中醫診脈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時日。

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謂腎間動脈也(八難)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根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十四難)

白話文:

第一段:

中醫把寸口脈脈象平穩而人死亡的情況,稱為「生氣獨絕於內」,即腎臟動脈脈搏氣血不通暢。

第二段:

如果人體上部有脈搏,下部沒有脈搏,表明此人應該嘔吐;若不嘔吐,則會死亡。相反,若上部沒有脈搏,下部有脈搏,即使人體虛弱不堪,也不會造成致命危害。因為人的尺脈就像樹木的根,即使枝葉枯萎,根部仍然會繼續生長。脈搏有根基,就表示人體還有元氣,因此不會死亡。

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者何藏也曰吸隨陰入呼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者腎藏也(十一難)

白話文:

經書上說:脈搏每分鐘不到五十下,一跳一頓,沒有氣流進出的藏腑是哪個藏腑?回答:吸入時氣隨陰氣進入,呼出時氣因陽氣排出。現在吸氣不能到達腎臟和肝臟就回來了。所以,一個沒有氣流進出的藏腑是腎臟(《十一難》)。

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素脈要精微)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素大奇論)

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出必已(靈刺瘧論)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當得肝脈強急而長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緊實而數反得沉澀而微者死也病若吐血鼽衄脈當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譫語妄言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十七難)

白話文:

諸瘧

如果得了瘧疾,脈搏檢測手指間沒有針刺一樣的痛感,出血後必然痊癒。(出自《靈樞·刺瘧論》)

閉目

如果患者閉目不願見人,應當是一個肝脈強勁而長。相反,如果肺脈浮弱而澀,則會死亡。(出自《難經·十七難》)

開目而渴

如果患者睜眼並口渴,心下有緊壓感,脈搏應當緊密而急促。相反,如果脈搏深沉而澀弱,則會死亡。(出自《難經·十七難》)

吐血

如果患者吐血或鼻衄,脈搏應當細小而沉。相反,如果脈搏浮大而緊,則會死亡。(出自《難經·十七難》)

譫語妄言

如果患者胡言亂語,身體有發熱,脈搏應當洪大而有力。相反,如果手腳冰冷,脈搏細小而微弱,則會死亡。(出自《難經·十七難》)

大腹而泄

如果患者腹大如鼓並腹瀉,脈搏應當細小而澀。相反,如果脈搏緊大而滑利,則會死亡。(出自《難經·十七難》)

右脅有積氣肺脈當結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不見結脈當得沉伏其外痼疾同法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表裡皆相應假令脈結伏而內無積聚脈浮結而外無痼疾或內有積聚而脈不結伏外有痼疾而脈不浮結是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死(十八難)

白話文:

右脅如果有積氣,肺部脈絡會出現明顯阻塞。積氣嚴重時,阻塞現象也嚴重,積氣輕微時,阻塞現象則不明顯甚至看不出來。脈絡阻塞時,脈搏會沉伏,如果積氣是慢性疾病,也會有同樣的脈象。脈絡阻塞時,脈搏會時斷時續,沒有固定的規律。脈搏沉伏時,脈搏會運行在肌肉之下。脈搏浮結時,脈搏會運行在肌肉之上。左右兩側的表裡相互對應。例如,脈搏阻塞沉伏,但體內沒有積聚;脈搏浮結,但體外沒有慢性疾病;或者體內有積聚,但脈搏不阻塞沉伏;體外有慢性疾病,但脈搏不浮結,這都是脈搏與疾病不對應,疾病與脈搏也不對應,會導致死亡。(十八難)

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十九難)

白話文:

男子的尺脈通常較弱,而女子的尺脈通常較強。

男性出現女性的脈象,表示身體內部有虛弱的病症。左寸脈出現女性脈象,表明病症在左邊;左尺脈出現女性脈象,表明病症在右邊。

女性出現男性的脈象,表示身體過於亢盛,病症在四肢。左寸脈出現男性脈象,表明病症在左邊;左尺脈出現男性脈象,表明病症在右邊。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死(素玉機真藏)

白話文:

原文:

真肝脈 :脈搏急促,像在刀刃上滑動,輕按如撥弦時琴瑟的聲音,脈色青白而無光澤,則會死亡。

真心脈 :脈搏強勁而有力,像摸到薏苡子一樣,一顆顆連在一起,脈色赤黑而無光澤,則會死亡。

真肺脈 :脈搏寬大而虛弱,像羽毛輕觸肌膚一樣,脈色白赤而無光澤,則會死亡。

真腎脈 :脈搏跳動有力但間隔不均,像用指彈石頭發出聲音,脈色黑黃而無光澤,則會死亡。

真脾脈 :脈搏微弱,時而急促時而緩慢,脈色黃青而無光澤,則會死亡。

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靈五閱五使)

明堂者鼻也(脾土)闕者眉間也(肝木)庭者顏也(額上心火)蕃者頰側也(肺金)蔽者耳門也(腎水)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顴屬肺金赤屬心火火來剋金故曰必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庭屬心火黑為水色水來剋火故曰必死此一隅之舉也餘部可以類推靈五色論)

白話文:

鼻子是明堂(屬脾土)。

眉間是闕(屬肝木)。

額頭是庭(屬心火)。

兩頰是蕃(屬肺金)。

耳門是蔽(屬腎水)。

如果顴骨出現紅色,大小像拇指,雖是小病也必定會突然死亡(顴骨屬肺金,紅色屬心火,心火克肺金,所以說必定會死亡)。

如果額頭出現黑色,大小像拇指,必定會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突然死亡(額頭屬心火,黑色屬水色,水克心火,所以說必定會死亡。這是一個局部論斷的例子,其他部位可以類推靈活運用五色論)。

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津液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素三部九候論)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聲如從室中言者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飽則夢與甚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素脈要精微)

白話文:

  • 瞳孔向上看錶示陽氣不足(津液不足)。
  • 戴眼鏡表示陽氣已經喪失(《素問·三部九候論》)。
  • 中腹飽滿而氣息有力,卻害怕別人說話的聲音,好像是從房間裡傳來的,這是因為中氣濕盛的緣故。
  • 說話聲音很小,整天才能說完一句話,這是因為氣被奪走的緣故。
  • 穿著衣服不整齊,說話好壞是非不避諱親疏關係,這是神明失常的表現。
  • 頭是精明靈光的所在,如果頭向後傾,眼神深陷,精神將會衰敗。
  • 背是胸中臟腑的所在,如果背部彎曲,肩膀傾斜,臟腑將會受損。
  • 腰是腎的所在,如果轉身搖擺,不能站立,腎將會虛弱。
  • 膝是筋的所在,如果彎曲伸展困難,走路會彎腰駝背,筋將會衰弱。
  • 骨是髓的所在,如果不能久站,走路會搖搖晃晃,骨將會衰弱。
  • 陰盛則夢到涉水、感到恐懼。
  • 陽盛則夢到大火焚燒。
  • 陰陽俱盛則夢到相殺、損傷。
  • 上盛則夢到飛翔。
  • 下盛則夢到跌落。
  • 極飽則夢到給予。
  • 極飢則夢到索求。
  • 肝氣盛則夢到發怒。
  • 肺氣盛則夢到哭泣。
  • 短蟲(寄生蟲)多則夢到眾人聚集。
  • 長蟲(蛇)多則夢到相互攻擊、損傷(《素問·脈要精微》)。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六微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