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噎膈反胃本於陰枯陽結論

噎膈反胃,多因於內傷,憂鬱失志,及恣意酒食,縱情勞役,以致陽氣內結,陰血內枯而成也。經云:三陽結謂之膈,三陽,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足太陽膀胱也。蓋小腸熱結,則小水短少,而火氣不泄;大腸熱結,則大解不利,而鬱熱難除;膀胱熱結,則津液不充,而道路蹇澀;三陽並結,則前後之氣不行。下既不行,則火邪上逆。

白話文:

噎膈反胃,通常是內傷、憂鬱失志,以及過度飲酒進食、過度勞累引起的,導致陽氣內聚,陰血耗盡而成。經典醫書說:三陽經熱結稱為膈,三陽經指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因為小腸熱結,則小便減少,而火氣無法排出;大腸熱結,則大便不暢,鬱熱難消;膀胱熱結,則體液不足,道路不通暢;三條陽經同時熱結,則前後的氣息無法運行。下方氣息無法運行,則火邪上逆。

氣火上逆,則痰涎愈生。痰涎生則往來之氣愈阻,而嘔逆噎膈之證起矣。且也重傷之以七情,更感之以六氣。或不戒炙爆肥膩之物;或妄投辛香燥熱之劑,遂使火邪愈熾,津液枯,痰涎愈結,病情愈深,豈易療哉?須分上中下三焦以治之。夫咽嗌梗塞,氣不順行,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其槁在吸門,名之曰膈。

白話文:

當氣火逆行到頭部時,痰液就會增多。痰液增多,則氣血運行更加受阻,就會導致嘔吐、噎食、膈氣上衝的症狀。而且,如果情志過度激動,受到風寒暑濕等外邪的侵襲,或者不忌口食用辛辣燥熱的食物,或者亂用辛溫燥熱的藥物,都會使火邪更加旺盛,津液枯竭,痰液更加凝結,病情加重,難以治療。必須根據上焦、中焦、下焦的不同部位進行治療。如果咽喉阻塞,氣血不通,水液可以通過,但食物難以進入,這種情況稱為膈氣。

其或食下則胃脘作痛。煩悶不安,須臾吐出,食出而安,其槁在賁門,名之曰噎。噎者屬上焦,其或食雖可下,良久復出。槁在幽門,名曰反胃,亦曰胃反,此屬中焦。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出完谷,小便赤,大便難,或如羊矢,其槁在闌門,亦名反胃。上屬下焦。然壯者猶或可治,當用透膈疏氣,化痰清火,健胃和脾之劑。

白話文:

吃了東西以後胃脘疼痛,煩悶不安。過一會兒吐出來,吐出食物後就得到緩解。但食物堵塞在賁門,這種情況稱為噎。噎屬於上焦。或者吃了東西可以吞下去,但是過了好久又吐出來。食物堵塞在幽門,這種情況稱為反胃,也叫胃反。這屬於中焦。或者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吐出來的是整粒穀物,小便發紅,大便困難,或者像羊的糞便一樣。食物堵塞在闌門,也稱為反胃。這屬於下焦。但是身體強壯的人還可能治好,應該使用能夠疏通隔膜和氣道,化痰清火,健胃和脾的藥物。

經又曰:噎膈多生於血乾,反胃亦生於脾弱。東垣曰:脾、陰也,血亦陰也,陰主靜,內外兩靜,則臟腑之火何由而生?金水二臟有養,陰血自生,腸胃津液傳化合宜,噎膈反胃之有哉?

白話文:

原文提到了不同的疾病病因,並以臟腑陰陽失衡來解釋:

  • 經書上說:噎膈(食道阻塞)常常是血液陰乾所導致,反胃(吐酸水)也可能是脾臟虛弱造成的。
  • 東垣說:脾臟屬陰,血也是陰的,陰主靜。如果內外都處於靜態,那麼臟腑之火怎麼會產生?金(肺臟)、水(腎臟)這兩個臟腑得到滋養,陰血就會自動產生。腸胃的津液運化也會正常,噎膈和反胃這些疾病就不會發生。

2. 三消證治論

夫三消者,即《內經》之所云消癉、消中也。多飲而渴不止為上消,如氣厥論云:肺消、膈消,奇病論云:消渴是也。消穀善飢為中消。如脈要精微論云:癉成為消中。師傳篇云:胃中熱則消穀是也。溲便頻膏濁不禁為下消,如病形篇云:肝腎脈微小為消癉,肝腎在下是也。

白話文:

所謂三消,就是《內經》所說的消癉、消中。

多喝水而口渴不止,是為上消,如《氣厥論》所說:肺消、膈消,《奇病論》所說:消渴。

消穀善飢,是為中消,如《脈要精微論》所說:癉成為消中。《師傳篇》所說:胃中熱則消穀。

小便和糞便頻繁,質地粘稠不清,是為下消,如《病形篇》所說:肝腎脈微小為消癉,肝腎位於下方。

何柏齊齋曰:造化之機,水火而已,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水為寒濕,火為燥熱,火性炎上,水性潤下,憔火在下,水在上,方為既濟,而坎離相交。若水偏盛不交,則為腫脹,火偏盛不交,則為消渴,惟制其偏而使之交。斯為善治者矣。《袖珍》云:人生之有腎,猶水之有根,故腎臟受病,必先形容憔悴,雖加滋養,不能光澤。

白話文:

何柏齊齋說:天地萬物的變化,是由水和火這兩種元素造成的,它們應該保持平衡,不能偏重於一方,應該交融,不能分離。水生寒濕,火生燥熱,火的性質是向上炎燒,水的性質是向下滋潤,如果火在下面,水在上,這纔是水火既濟,陰陽交融的狀態。如果水太盛而火不交融,就會形成水腫,如果火太盛而水不交融,就會形成消渴,只有控制住水火偏盛,讓它們交融,纔是好的治療方法。《袖珍醫書》說:人體中的腎就像水之根源,如果腎臟生病,人就會形容憔悴,即使滋養身體,也無法恢復光澤。

凡患此證,皆腎經為病,由壯盛之時不能保攝,恣情快欲,或飲酒無度,或嗜炙爆過多,或久服丹石之藥,遂致腎水枯竭,心火燔灼,三焦猛烈,五臟煎熬而消渴生焉。治當補腎水,瀉心火,除腸胃燥熱之盛,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血氣和平,其病自已。此治消渴者但察其虛實,清火壯水,或滋瀉。

白話文:

凡是患有消渴症的人,都是因為腎經出了問題。年輕力壯時不能剋制節慾,縱情貪圖享樂、酗酒、過量食用烤炸食物、長期服用丹石藥物,導致腎水枯竭、心火旺盛、三焦亢熱,五臟被灼燒消耗而產生消渴。治療方法應補腎水,瀉心火,去除腸胃的燥熱,補充身體津液的不足,使經絡通暢而不阻塞,津液滋生而不枯竭,血氣調和,病症自然痊癒。治療消渴症只需辨別虛實,清熱補水,或滋膩或瀉下。

隨所宜而用之法也。然《內經·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此陽明為十二經之海,土衰而木氣乘之,故為肌肉消也。氣厥論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此言元陽之衰,而金寒水冷,則為肺腎之消也。病形篇曰:五臟之脈微小者,皆為肺癉。

白話文:

針對不同的情況而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但《內經·陰陽別論》提到:二陽(膽經和胃經)的疾病會影響心脾,使之出現風消(肌肉消瘦)的症狀。因為陽明經是十二經脈的海洋,土(脾)虛弱,木(肝)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肌肉消瘦。

《氣厥論》說:心將寒氣轉移到肺,導致肺消,小便一斗,大便兩鬥,無法治癒。這表明元陽衰弱,金(肺)寒水(腎)冷,導致肺腎消瘦。

《病形篇》說:五臟的脈絡細小,都是肺癆的徵兆。

此言寸口之脈弱見於外,以氣血之衰而消於內也。又氣交變大論曰:歲水太過,上臨太陽,民病渴而妄冒。五常政大論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嗌乾,渴而欲飲,是皆以陰抑陽,以水制火,必以溫劑散去寒邪,其病自愈也。由是觀之,又烏得概作熱治哉?余嘗治一縉紳,年逾四旬,因案牘積勞,致神困食減,時多恐懼,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少飲則沃而不行,每至夜必去溺三十餘合,半皆津液。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寸口脈弱,是表現在外表,是由於氣血不足而衰弱的。還有《氣交變大論》中說:歲水過度,侵犯太陽經,人們會出現口渴和妄動。而《五常政大論》中說:太陽司天,寒邪過度,人們會出現喉嚨乾燥,口渴想喝水,這些都是由於陰氣抑制陽氣,水邪剋制火氣所致,必須用溫熱藥物驅散寒邪,疾病才能痊癒。由此看來,又怎麼能一概用熱性藥物治療呢?我曾經治療過一位達官貴人,年齡超過四十歲,由於公務繁忙勞累,導致精神疲憊、食慾減退,時常感到恐懼,上焦不渴,不喜歡喝湯水,偶爾喝一點水也會不吸收。每次到了晚上,他一定會排尿三十多合,其中一半都是體液。

最後延余診視,因相告曰:自病以來,通宵不寐者,已半載余,間或朦朧睡去,必夢見亡人凶喪等事,又與鬼魅相親。余謂之曰:此思慮積勞,損傷心腎。元氣既虧,則陰邪勝之。故多陰夢,陽衰則氣虛,陽不帥陰,則水不化氣,故飲雖少而陰濁多也。此正《素問》飲一溲二之疾,幸脈猶帶緩,肉尚未脫,胃氣尚行,可以無慮。

白話文:

後來延請我診治,他告訴我:從生病以來,已經有半年多通宵不眠了,偶爾迷迷糊糊睡著,必定夢到死人和喪事之類的事情,還和鬼怪相處。我告訴他:這都是思慮過度勞累,損傷了心腎。元氣已經虧虛,所以陰邪之氣就會勝過陽氣。所以經常做陰氣沉重的夢,陽氣衰弱則氣血不足,陽氣無法統帥陰氣,所以水無法化為氣,因此雖然喝的水不多,但體內陰濁之氣卻很多。這正是《素問》中所說的「飲一溲二」的疾病。幸好脈象仍然緩和,肌肉還沒有消瘦,胃氣仍然運作正常,可以不用擔心。

必俟陽氣漸回,則陰邪自漸退矣,乃用歸脾去木香,八味去丹澤,一以養陽,一以養陰。至三百餘劑,人參二十餘斤而後愈。此正肺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證。可見消亦有陰陽,醫斷不可執滯而不通也,知我罪我,其鑑予言。

白話文:

一定要等到陽氣逐漸恢復,陰邪才會逐漸退散。所以使用歸脾湯去掉木香,八味丸去掉丹參,一是滋養陽氣,一是滋養陰氣。服用三百多劑,用了二十多斤的人參才治癒。這是肺部消瘦在上,精氣消瘦在下。可見消瘦也有陰陽之分,做醫生的決不能固執死板而不通曉。認同我的觀點或反對我的觀點,請以我的話為鑒戒。

3. 三消從火斷論

八卦之中,離為烜物。五行之中,火能焚物。六氣之中,火能消物。故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焚土則消而為磚,鍊金則消而為汗,煨石則消而為灰,煮水則消而為湯,煎海則消而為鹽,鍊汞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涸於炎暉。鼎中之水,涸於壯火。

白話文:

在八卦中,離卦代表火。在五行中,火具有焚燒能力。在六氣中,火可以消解萬物。因此,火的功用就是燃燒木材使其變成炭,燃燒泥土使其變成磚,鍛鍊金屬使其變成汗水,加熱石頭使其變成灰,煮沸水使其變成湯,煎熬海水使其變成鹽,煉製水銀使其變成粉末,熔煉錫使其變成丹藥。所以,沼澤中的積水會被炎熱的陽光曬乾,鼎中的水會被旺盛的火焰燒乾。

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無物不長。入火之物,無物不消。無一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

白話文:

心臟是五臟的君主,其火氣正向發散。腎臟是君主之火氣的對應,向內收斂。三焦是相火的正向發散。膽臟是相火的對應,向內收斂。這些火氣平衡,就能消化食物,排除廢物。如果火氣不平衡,就會灼傷臟腑,耗盡津液。因此,吸收水份的東西可以促進生長。接觸火的東西都會焚燒殆盡。人體沒有哪一處的火氣比膈膜上方的消耗更嚴重,比腸胃中的消耗更嚴重,比膏液的消耗更嚴重,比肌肉的外消耗更嚴重。

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於火則一也。故消癉者,眾消之總名;消中者,善飢之通稱;消渴者,善飲之通謂,惟風消、膈消、肺消三說,不可不分。風消者,二陽之疾,多風邪所鼓。

白話文:

如果上焦熱邪盛極,會消灼到肺;中焦熱邪盛極,會消灼到脾;下焦熱邪盛極,會消灼到肝腎;外邪熱邪盛極,會消灼到筋骨。四臟都消盡了,心才會自燃而死。因此《素問》中提到「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等疾病。雖然這些疾病的證狀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熱邪所致。所以「消癉」是總稱;「消中」是指經常飢餓;「消渴」是指經常口渴。至於「風消」、「膈消」、「肺消」這三種疾病,則需要區別對待。「風消」是太陽膀胱經和陽明大腸經的疾病,多是由風熱邪氣所引起。

格拒賁門,消鑠腸胃,水不能咽,口乾善渴。經曰;二陽結,為之消,善食而瘦者,名曰食㑊是也。膈消者,金受火邪,善飲數溲,變為水腫。經曰:心移熱於肺,為膈消是也。肺消者,肺外為寒邪所搏,陽氣不施,內為火所燥,元極水復,故皮膚索澤而㑊著,溲溺積濕而頻下,上飲半升,下行十合。經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是也。

白話文:

食慾不振,消化功能減弱,無法喝水,口乾舌燥。古籍記載:陽氣亢盛,會導致消瘦,這種情況稱為「食」。

隔膜消瘦:金屬性器官受到火熱邪氣侵襲,會頻繁飲水排尿,演變成水腫。古籍記載:心臟將熱氣轉移到肺部,導致隔膜消瘦。

肺臟消瘦:肺部外受寒邪侵襲,陽氣無法發揮作用;肺部內受火熱邪氣灼燒,導致津液極度缺乏,因此皮膚乾燥粗糙而緊繃,小便次數頻繁且量多,喝下半杯水就會產生過量的尿液。古籍記載:心臟將寒氣轉移到肺部,導致肺臟消瘦,喝一次水排兩次尿,屬於無法治癒的絕症。

膈消不為寒所薄,陽氣得以散於外,為可治。肺消為寒所薄,陽氣自潰於中,為不可治。夫消者必渴,渴亦有別。膏粱之人,多肥甘之渴,與藥石之渴;藜藿之人,則惟燥熱之渴而已。故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善飢。火在下者善渴。多飲而數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溲白液;火遍上中下者,飲多而數溲,此其判也。

白話文:

隔膜消瘦不是因為受寒引起的,陽氣得以散發於外,這是可以治療的。肺臟消瘦是因為受寒引起的,陽氣在體內自行潰散,這是無法治療的。消瘦的人一定會口渴,但口渴也有區別。膏梁之家的人,多是因為肥甘飲食引起的口渴,與服用藥石引起的口渴不同;藜藿之類食物的人,則只有乾熱引起的口渴而已。因此,火在上方的人,容易口渴;火在中部的人,容易飢餓;火在下部的人,容易口渴。多喝水且小便頻繁,這是火在中下部;不口渴但小便清白,這是火在上中下遍佈的表現。

後人斷消為腎虛,水不勝火之故,其用藥則又非是,何也?以八味丸治消水不能生,而火反助也,惟河間制言立法,甚得《內經》之旨,而世俗不知。故消渴一證,調之而不下,則水潤少濡,不能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調,亦旋飲旋消,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調之,而不戒嗜欲,不節喜怒,不減滋味,則病已而復作。

白話文:

腎虛不能製尿,立法不知其渴而不濡,不能制溺而不濡,不能制膈而不飢,嗜滋味。

能知此者,消渴不足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