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青

《張聿青醫案》~ 卷二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3)

1.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論

(改侄梅生稿)

蓋聞陽為陰逼,不走即飛,陰遇陽消,非枯即槁,是以陰不交陽,陽不交陰,上下幾如兩截,樞機失政,精豈能獨居乎。然而陰不孤生,陽不獨長,陽氣閉密於外,則陰精完固於內,陽根於陰,陽欲脫而陰從下吸,陰根於陽,陰欲走而陽從上噓,上下環抱,陰陽何自而脫。故精者神之本,氣者神之用,形者神之宅。

白話文:

大家都知道,陽氣被陰氣壓迫,阻礙其流動就會消散。陰氣遇到陽氣,就會被消耗殆盡,枯槁而亡。所以,陰氣不與陽氣交合,陽氣也不與陰氣交合,上下兩部分好像被隔絕了,機體失去了平衡,精力怎麼能獨自存在呢?

然而,陰氣不會孤立地存在,陽氣也不會單獨地旺盛。陽氣緻密於體外,陰精就會完固於體內。陽氣的根源在於陰氣,陽氣想要脫離陰氣,陰氣就會從下方吸附陽氣。陰氣的根源在於陽氣,陰氣想要離散,陽氣就會從上面升騰陰氣。陰陽上下互相環抱,怎麼能脫離呢?

因此,精氣是神明的基礎,氣息是神明的作用,形體是神明的居所。

形之有生者,以其有神也,神之有托者,以其有氣也。是以神太用則歇,精太搖則竭,氣太勞則絕。比之於薪,薪盡則星火不傳,方之於崖,崖潰則洪水不治,是即陰陽離決之比矣。然則陰陽離決之見證奈何。仲聖云、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陰陽離決之脈也。

白話文:

身體有生命,是因為有神存在;神有所依託,是因為有氣存在。因此,如果神氣用過度就會衰竭,精氣耗損過度就會枯竭,氣力消耗過度就會斷絕。這可以比喻成柴火,柴火燒盡後,火苗就會熄滅;可以比喻成山崖,山崖崩塌後,洪水就無法治理,就像陰陽失衡離散的現象。那麼,陰陽離散的徵兆是什麼呢?仲聖說:「寸脈下脈不到關脈,表示陽氣離散;尺脈上脈不到關脈,表示陰氣離散。」這些都是陰陽離散的脈象。

難經云、陰脫者目盲,陽脫者見鬼。此即陰陽離決之證也。內經又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此精氣兩絕之明證也。扁鵲治虢太子屍厥之病,曰、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此非常之變之起於倉猝者。善攝生者,胡可不審夫陰平陽秘之道歟。

白話文:

《難經》說,陰氣脫離身體了會導致失明,陽氣脫離身體會幻視鬼怪。這說明瞭陰陽失去了平衡。《內經》又說,精神脫離了身體會導致耳聾,氣脫離了身體會導致視力模糊。這是精神和氣氣血完全斷絕的明顯證據。扁鵲治療虢國太子的屍厥病,說:「上面有陽氣阻絕的脈絡,下面有陰氣斷裂的紐帶。這種不尋常的變化發生得非常突然。善於養生的人,怎麼能不仔細研究陰陽平衡之道呢?

2. 人身臟腑布置飲食溲便呼吸說

(改子念恃稿)

語云、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有不可測度者,即人身臟腑運動變化,亦有不可懸想者。然細究之,則臟腑自有布置,飲食溲便呼吸,亦自有至理。夫臟有五,心肝脾肺腎也。腑有六,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飲食入口,由咽至胃,脾附於胃,橫掩太倉,聞聲則動,故胃司受納,脾主轉運。

白話文:

俗話說,大自然是一個大天地,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四季變換,萬物生長,大自然中有許多不可預測的事情,而人體臟腑的運動變化,也有許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方。但是,仔細研究後,就會發現臟腑的分佈是有規律的,飲食、排泄、呼吸等生理活動也有其道理。

人體有五臟,分別是心、肝、脾、肺、腎。有六腑,分別是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飲食入口後,通過咽喉進入胃,脾附著在胃的旁邊,橫亙在胃的入口處。每當胃有食物進入時,脾就會動,所以胃負責接受和儲存食物,脾負責運化食物。

小腸在胃之下口,物之出於胃者,則小腸之上口仰承之,大腸在小腸之下口,皆相接者也。經云、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於以知小腸之化物,化其完穀而已,迨入傳道之地,則變化物質而為糟粕。腸胃接壤之區,謂之闌門,化食為便,由此而趨後陰,化飲為溲,由此而入膀胱。

白話文:

小腸位於胃的下方,胃中出來的食物,由小腸的上口接納。大腸位於小腸的下方,兩者相連。經書上說,小腸是儲藏消化器官,將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大腸是傳輸管道器官,將轉化後的物質排出體外。由此可以知道,小腸負責消化食物,只將食物中的精華轉化吸收,剩下的殘渣進入大腸。腸胃交界的地方稱為闌門,消化後的食物殘渣變為糞便,從這裡排出體外;消化後的水分變為尿液,從這裡進入膀胱。

其糟粕水液之毫無混淆者,特以膀胱但有下口,上無孔竅,只有微絲管通於三焦膜網之中,故糟粕欲人而無從也。同入異出,可略見矣。曰心肝脾肺腎膽與三焦如何。曰、五臟中惟心肺之位最高,肺為華蓋,心居蓋下,心胞絡如宮城以護君主。腎則當脊之十四椎,為藏精之所。

白話文:

在人體中,那些沒有混雜的糟粕和液體,之所以能夠被人體排出,是因為膀胱只有一個出口,沒有入口,只有細小的管道通向三焦膜網。因此,糟粕只能由膀胱排出,無法進入人體。

不同的物質從同一個地方進入人體,卻從不同的途徑排出,這一點可以從以下說明中略窺一二:

心、肝、脾、肺、腎、膽和三焦是如何運作的?

五臟中只有心、肺的位置最高。肺像華蓋一樣覆蓋著心,而心位於華蓋之下,心的保護膜就像宮城,用來保護君主(心)。腎位於脊椎的第十四椎,是儲藏精華的地方。

肝隸於左脅之下,膽附於肝葉之中,肝屬風木,性動而急,其氣雖強,非膽不斷,故肝為將軍之官,膽有決斷之職。三焦有上中下之分,形如脂膜,包乎臟腑之外,其所謂腔殼者類是。然則呼吸之義若何。難經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蓋呼主出氣,心肺浮而在上,浮者主出也。

白話文:

肝臟位於左胸腔下方,膽囊附著在肝臟表面。肝屬風木之氣,性質活躍而急躁,它的氣勢雖然強盛,但沒有膽汁的配合,就不能發揮作用。因此,肝臟被稱為將軍之官,而膽汁具有決斷之職能。

三焦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形狀像脂肪膜一樣,包覆在臟腑外面,就像腔殼一樣。那麼,呼吸的原理是什麼呢?《難經》中說:呼氣時和心肺有關,吸氣時和腎臟和肝臟有關。這是因為呼氣時氣體排出體外,而心肺漂浮在上,漂浮著的事物主導氣體排出。

吸主入氣,肝腎沉而在下,沉者主入也。經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又云、谷入氣滿。由此觀之,呼吸之氣,非飲食不能生。況肺主氣,為五臟六腑之蓋,胃為水穀之海,五味入口,藏於胃,其清氣上注於肺,以成呼吸,即臟腑亦無不受其灌溉之功,人以水穀為本,豈不然哉。

白話文:

肺臟吸入空氣,而肝臟沉重而低位,沉重表示空氣吸入體內。醫經中說,上焦(肺部)打開,宣發五味的味道,毛髮和肌膚充盈有光澤,猶如霧露滋潤,這就是所謂的「氣」的表現。又說,穀物入胃後,氣息充盈。由此可見,呼吸之氣,如果沒有進食,是無法產 生的。肺部主宰氣息,是五臟六腑的保護傘,胃部猶如水谷的大海,五味入口後,儲藏在胃裡,其中的清氣上傳於肺部,用來進行呼吸,也就是肝臟也少不了一起發揮滋潤作用。人以水谷為生存之本,如果不吃喝,恐怕會營養失調。

3. 陽氣發泄民病溫者為溫病夾濕者為濕溫溫熱濕溫何者為分別何者為證據試詳其說

(改侄桂生稿)

凡人之病,有同類相應者,有似是實非者。今舉溫病與濕溫而言,溫即熱之漸,濕乃陰之類。由溫化熱,治之者自當以水制火。而濕生於脾,脾為陰土,溫而夾濕,固明明濕而熱,不若濕而寒者矣。然投以甘寒,甘即動濕。是必明乎溫乃陽氣發泄而成,一起即熱,或表裡有所縛,亦不過初起時凜凜微寒,一二日後便覺但熱,表裡一轍者是也。其煩也如天暑之極,而不可忍。

白話文:

所有人的疾病,有些是相似的,有些是看似相似但實際不同。以溫病和濕溫為例,溫是指熱症的逐漸加重,濕是屬於陰症。溫病轉化為熱症,治療的時候自然要用滋陰降火的方法。而濕症起因於脾,脾臟屬陰土,溫熱夾雜濕氣,顯然是濕熱,不像濕寒症狀。但是如果使用甘寒的藥物,甘味會誘發濕氣。因此,必須清楚地知道溫病是由陽氣發散所致,一起發作就是發熱,或者表裡受到束縛,也只是剛開始時會有輕微寒意,一兩天後就會感覺只有發熱,表裡一致。病人會感到煩躁,就像天氣極度炎熱時無法忍受。

其渴也,如天暑之極,飲涼輒盡。其神昏也,神亂語錯,或至狂越。其溲也赤而短,其便也結而硬其溏也迫而泄,其舌也絳而刺,其燥也焦而裂,其舌黑也干而枯,其脈也洪而大。迥不若濕病於多日之後,依然凜寒濕之郁遏,裡熱而表不甚熱。其煩也,悶甚而非熱甚,熱則傷津,亦必索飲,而中究多濕,每飲不過沾唇,濕性善凝,特喜熱飲以開凝結。

白話文:

他們的口渴,就像酷暑極致,喝涼水很快就會喝完。他們神志昏亂,言語錯亂,甚至瘋狂越軌。他們的尿液呈紅色且少,大便結實硬,或稀軟便迫不及待地排出。他們的舌頭又紅又刺,皮膚乾燥開裂,舌頭發黑乾枯。他們的脈搏又大又洪。完全不像濕病多日後,仍然感到寒冷潮濕的鬱結,體內發熱而表面不太熱。他們的煩躁,悶熱很嚴重,但並不感到很熱。如果很熱就會傷津液,也必定會口渴想喝水,而體內最終濕熱較多。每次喝水,也只是沾沾嘴脣,濕性擅長凝結,所以特別喜歡喝熱水來打開凝結。

其神昏也夢寐迷沉,其溲也赤而濁,其便也泄而不注,其秘也結而不燥,間亦有燥者,脾濕不能鼓舞運旋。其舌絳也只在邊尖,其燥也質多潤,其枯黑也底質多有白苔。或無底苔,舌必淡萎,甚至乾枯如鏡。其脈也數而細,或滑而混。蓋溫病自有灼爍傷陰,燎原莫撲之見端。

白話文:

病人神志昏迷,夢境錯亂,小便赤色混雜,大便稀薄無力,大便祕結但並不乾燥,偶爾會有乾燥的現象,這是因為體內的寒氣無法散發,運作不順所致。舌頭兩側和尖端發紅,雖然舌頭乾燥,但質地比較潤澤。舌頭發黑發枯,底層大多有白舌;或則沒有底層舌,舌頭必定是淡白無華,舌根乾枯如鏡。脈象又數又細,或滑或混。這是因為溫病本身就有傷陰的現象,烈火蔓延無法阻絕,明顯地表露出來。

夾濕自有郁阻氣機,瀰漫熏蒸之的據。執此而分溫病濕溫之名目,隨證立法,雖曰未中,亦不遠矣。

4. 其二

(改門人過子春稿)

外感不外六淫,民病當分四氣,若不辨其源流,安能分其名目。如陽春發泄,民病多溫,是溫即熱之漸,熱即火之本,以寒治熱,千古常經。獨是火必為煩,而又有陰極發躁之類乎煩者,而煩不能憑。熱必致燥,而又有氤氳抑遏,津不上供之類乎燥者,而燥不足據。熱必逼亂神明,神識昏昧,而又有熏蒸矇蔽之昏昧,有類乎逼亂神明者,而昏昧不堪信。

白話文:

外來的疾病不外乎六種邪氣(風寒暑濕燥火),民間的疾病應區分為四種天氣,如果不辨明它們的來源,怎麼能區分它們的名稱。例如陽春天氣發泄,百姓得的病多屬溫熱,這種溫熱就是發熱的開始,發熱就是火的根源,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發熱,這是千古不變的準則。但是火必然會導致煩躁,而又有陰邪極盛導致的煩躁類似熱性的煩躁,但不能確定是熱邪導致的煩躁。發熱必然會導致乾燥,而又有濕熱鬱結,津液不上供等類似於乾燥的證狀,但不能確定是乾燥導致的。發熱必然會擾亂神志,神識昏迷,而又有蒸熱矇蔽導致的昏迷,類似於擾亂神明的昏迷,但這種昏迷並不可靠。

殊不知陰極之燥,必足冷戴陽。抑遏而津不上供之燥,必渴而不能飲,矇蔽之昏昧,必有一種迷沉之狀。惟是其煩也壯熱,其渴也能飲,苔黃或焦或紅,以致神昏發痙,其昏痙之至,皆如前狀,由漸而來,是非連翹犀角羚羊玄參菖蒲至寶之類不為功。或曰、溫熱之狀,固已知其大概矣。

白話文:

但殊不知陰津耗盡引起的燥熱,必定導致身體內部寒涼。壓抑津液不能上行的燥熱,必定口渴而不能喝水,神志昏昧不清醒,必定呈現出一種迷糊沉睡的狀態。如果是真熱造成的煩躁,其發熱較嚴重,也能喝水,舌苔黃或焦黑或紅色,導致神志昏迷抽搐,其昏迷抽搐的程度,都像前面所描述的那樣,由淺入深,單純使用連翹、犀角、羚羊角、玄參、菖蒲等名貴藥材並不起作用。有人說,溫熱病的症狀,大概已經知道了。

濕之與溫,本不相類,獨是化熱化火化燥之後,便與溫病無異,不有確證,何以診斷。曰、濕性蒸騰,多汗出而熱不解。濕每阻氣,煩則必兼胸悶噁心,熱耗清津,而脾胃仍苦濕漬,必渴而不能任飲,舌燥干黴,必飲仍喜暖,或不索飲。其神昏也,必類迷沉。夫以有汗不解辨其熱,以胸悶辨其煩,以不能飲辨其渴,以喜暖或不索飲辨其燥,以沉迷辨其昏亂,按此審察,又何慮臨症而眩惑哉。況乎同一齒垢也,溫邪之齒垢,自有唇朱舌絳便秘之相兼。

白話文:

濕氣和溫熱,原本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疾病。但是,當濕氣轉化為熱、火、燥之後,就會和溫熱病無異。沒有確定的證據,很難診斷。

濕氣的性質是蒸騰上升,所以會多出汗,但是體熱不會消退。濕氣經常會阻滯氣機,所以煩躁時一定會伴隨著胸悶噁心。溫熱會消耗津液,但脾胃仍然會受到濕氣的影響,所以病人一定會口渴,但不能喝太多。舌頭乾燥、苔質發黑,喝水後仍然喜歡溫熱的,或是不想喝水。如果病人神志昏迷,一定是類似迷迷糊糊的狀態。

因此,可以用出汗但體熱不退來診斷溫熱,用胸悶來診斷煩躁,用不能喝水來診斷口渴,用喜歡溫熱或不想喝水來診斷燥熱,用神志昏迷來診斷神志不清。根據這些特徵來仔細診察,臨牀上就不會感到迷惑。

況且同一種舌苔,如果是溫邪引起的,就會有嘴脣發紅、舌頭發紅、大便乾燥等症狀同時出現。

濕溫之齒垢,絕無數症之畢現,雖有舌絳,而近根或兩邊必有一種垢滯之形,如坑砂之摼固牢結,習俗相沿,謂之掯苔。蓋一由水涸於火,火極而似水,一由濕裹其熱,熏蒸而濁結,濁結成瓣,齒亦垢矣。同一舌燥也,溫邪則欲求救於飲,濕溫則無藉乎飲。同一汗出也,溫邪則汗出而熱解,或汗出而大渴大熱,濕溫則汗出而熱蒸蒸。

白話文:

濕熱造成的牙垢(掯苔),不一定會出現所有的症狀。即使舌頭發紅(絳),在舌根或兩側必定有一種頑固黏著的牙垢,就像坑裡的沙子牢牢地附著一樣。民間習慣稱之為「蛀牙屑」。這是因為一方面水液被火氣消耗,導致火氣極盛而表現出類似水液的性質;另一方面,濕氣包裹住熱氣,通過燻蒸而凝結,凝結成膜,導致牙齒也出現牙垢。

雖然濕熱和溫邪(單純熱證)都表現為舌頭發乾,但濕熱證會需要喝水來緩解熱氣,而溫邪證則不需要喝水。另外,雖然濕熱和溫邪都有出汗的表現,但溫邪證出汗後熱氣會消退,或者出汗後會出現口渴和高熱,而濕熱證出汗後熱氣仍然蒸騰不散。

有一定之見象,自有一定之主名,有一定之主名,自有一定之治法耳。

按本篇掯當作摼,牢固之意。前原案中沿抄已久,悉仍其舊。補錄於此,以備參考。(文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