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

《侶山堂類辯》~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辯九竅

經云: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天地交而生化萬物。人秉天地陰陽之氣而生,是以人之形身,應天地之日月、五星、山川、溪谷,而人之九竅,亦應地天之泰卦也。上三竅皆偶,下三竅皆奇,(肺、心、肝為陰中之陽,而開竅皆偶;脾、腎為陰中之至陰,而開竅皆奇,此天地爐錘之妙用也。)奇偶之間,名曰人中,蓋以此中分人之上下陰陽也。

白話文:

《周易》說:天氣下降,風勢吹拂於地面;地氣上昇,風勢湧騰於天上。天地交會,產生了萬物。人受天地陰陽之氣而生,因此人體的形貌,對應天地間的日月、五星、山川、溪谷;而人體的九竅,也對應天地間的「泰卦」。上三竅都是成對的,下三竅都是單數的。(肺、心、肝為陰中之陽,而開竅皆偶;脾、腎為陰中之至陰,而開竅皆奇,此天地爐錘之妙用也。)奇偶交接之處,名為人中,取的用意是把人身分為上下體的陰陽二部分。

肺開竅於鼻,心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二陰,(玉師曰:腎將兩臟,故開竅於二陰。)是五臟五陰之氣,通於九竅者也。六腑不和,則九竅為之不利,是六腑六陽之氣,通於九竅者也。九竅為水注之氣,是臟腑之津液,外注於九竅者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交互,上下和平,水隨氣而運行於外,是天地交而九竅通也。

白話文:

肺的功能可以通過鼻子表現出來,心臟的功能可以通過耳朵表現出來,肝臟的功能可以通過眼睛表現出來,脾臟的功能可以通過嘴巴表現出來,腎臟的功能可以通過兩個陰部表現出來,是五臟五陰的氣,通於九竅的道理。六腑不和諧,則九竅就不利,是六腑六陽的氣,通於九竅的道理。九竅是水注之氣,是臟腑的津液,外注於九竅的道理。陰中又有陽,陽中又有陰,陰陽交互,上下和平,水隨氣而運行於外,是天地交合而九竅通暢的道理。

若陰陽不和,則九竅閉塞,水道不行,則形氣消索矣。

2. 辯七門

越人《四十四難》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是謂七衝門。人但知飲食從飛門而入,糟粕從魄門而出。不知所謂門者,有開有闔,有旋轉之樞,神氣之有出有入,皆由此門。如曰吸門,必先呼出而後能吸入,有如轆轤之有升有降也。

白話文:

越人《四十四難》中說,嘴脣是飛門,牙齒是戶門,會厭是吸門,胃是賁門,大腸下口是幽門,大小腸交界處是闌門,最下端是魄門:這些叫做七衝門。人們只知道食物從飛門進入,糟粕從魄門排出。卻不知道所謂的門,有開有閉,有旋轉的樞紐,神氣的出入,都經過這些門。比如說吸門,必須先呼出才能吸入,就像轆轤有升有降一樣。

夫人之所以養生者,莫先乎飲食,如飲食不下,二便閉癃,多有因於氣機不轉,人但知降下而不知升提,有如轆轤之繩,西不能下,因東之礙而不升。故曰:將欲下之,必先舉之。此之謂也。

白話文:

一個人想要養身,最重要的莫過於飲食。如果飲食不暢,二便閉塞不通,多半是氣機不轉所引起。人只知道要降下(大便),不知道要升提,就像轆轤的繩子,西方不能下降,因為東方有障礙物而不能上升。所以說:想要讓東西下降,一定要先把它舉起來。這就是這個道理。

開之曰:有礙於升者,有礙於降者,宜審別治之,又不可必其升而後降也。

3.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東方生風,春之氣也;中央生濕,土之氣也,主於夏秋之交,故曰秋傷於濕。(玉師曰:土主四氣之七月八月,故秋傷於濕。)夫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喉主天氣,嗌主地氣;(嗌乃胃土之門,脾脈貫胃絡嗌。

白話文:

東方生風,是春天的氣候;中央生濕,是土的氣候,主導夏秋交接之際,所以說秋天容易受濕氣侵襲。(玉師說:土主導四季中的七月和八月,所以秋天容易受濕氣侵襲。)人的身體,從腰部以上是陽,腰部以下 是陰;腰部以上是天,腰部以下為地。所以,陽氣是天之氣,主要在外;陰氣是地之氣,主要在內。因此,喉是主天之氣,嗌是主地之氣(嗌是胃土的門戶,脾脈貫通胃,絡於嗌。)

)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風乃陽邪,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陽病者,上行極而下,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濕乃陰邪,故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秋傷於濕,冬生咳嗽。此天地陰陽之邪,隨人氣之上下升降者也。(夏生飧泄,是天氣之下降於地也。肺主天,冬生咳嗽,是地氣之上騰於天也。

白話文:

張開之說:因為上面受到邪氣,而產生下面的疾病;下面受到邪氣,而產生上面的疾病,所以說「生」,是指從上面產生於下面,從下面產生於上面。

4.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溫病、瘧病,皆邪伏於內,而後發者。寒乃陰邪,冬時陽氣內盛,故邪伏於在外皮膚之間。冬至一陽始生,至春陽氣盛長,外伏之陰邪,與陽相遇,邪正相搏,寒已化熱,故春發為溫病也。(陰遇陽則化熱,陽遇陰不隨正氣所化,故與陰氣寒熱交爭。)暑乃陽邪,夏時陽氣在外,裡氣虛寒,故邪伏於裡陰募原之內。

白話文:

溫病和瘧疾,都是邪氣潛伏在體內,然後發作的疾病。寒邪是陰邪,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旺盛,因此邪氣潛伏在體外皮膚之間。冬至時一陽始生,到了春天,陽氣就會旺盛,外伏的陰邪與陽氣相遇,邪正相搏,寒冷已經化為熱性,所以春天發作的就是溫病。(陰遇陽則化熱,陽遇陰不隨正氣所化,所以與陰氣寒熱交爭。)暑邪是陽邪,在夏天,人體的陽氣在外,裡氣虛寒,所以邪氣潛伏在裡陰募原之內。

夏至一陰始生,至秋陰氣盛長,內伏之陽邪,與陰相遇,邪正相持,故發為往來寒熱之痎瘧。(痎瘧,陰瘧也。陰邪發陽病,陽邪發陰病,皆人氣之所化。)此天地陰陽之邪,隨人氣之外內出入者也。夫《內經》首重天地陰陽之氣,寒暑往來,升降出入,人居天地氣交之中,隨四時之寒暑往來,而四時之風、寒、暑、濕,又隨人氣之升降出入。

白話文:

夏至是陽氣最盛的時候,但同時也是陰氣開始滋生的時候。到了秋天,陰氣更加旺盛,這時潛藏在人體內的陽邪就會與陰氣相遇,邪氣與正氣互相對抗,最後發作為往來寒熱的瘧疾。(瘧疾是一種陰邪引起的疾病。陰邪引起陽性的疾病,陽邪引起陰性的疾病,都是人的氣所變化的。)這些都是天地間陰陽之邪,隨著人氣的出入而侵入體內。中醫典籍《內經》非常重視天地間的陰陽之氣,寒暑交替,陰陽升降出入,人生活在天地交會的氣候中,隨著四季的寒暑往來而變化,四季的風、寒、暑、濕,也隨著人氣的升降出入而變化。

東垣不明經旨,反穿鑿綴緝,而安道譏之;安道譏之,而亦不能闡發其經義,是使後人而復譏後人也。

開之曰:春時陽氣盛長,秋時陰氣盛長,伏邪必隨氣而外出,故曰「必」。

5. 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古文:「制生則化」今文改為「制則生化」。)

帝曰: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以臣受君,故曰退行一步。)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治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知道地理上與六節氣相應的位置是怎麼樣的?岐伯說:顯明(為春分)的右邊,是君火的位置;君火的位置的右邊,退後一步,是相火的位置;(因為臣子要尊重君主,所以說退後一步。)再前進一步,是土氣的位置;再前進一步,是金氣的位置;再前進一步,是水氣的位置;再前進一步,是木氣的位置;再前進一步,是君火的位置。相火的位置的下面,是水氣的位置;水氣的位置的下面,是土氣的位置;土氣的位置的下面,是風氣的位置;風氣的位置的下面,是金氣的位置;金氣的位置的下面,是火氣的位置;君火的位置的下面,是陰精的位置。

黃帝說:為什麼會這樣?岐伯說:亢盛就會造成危害,相承製約才能和諧,和諧才能生化萬物。

此論地之六節,以應四時之六氣也。天道左旋,地道右轉,故曰顯明之右。顯明者,寅正之時,日方顯而明,故曰顯明,乃厥陰風木所主之時也;君火之位,乃二之氣,少陰所主之六十日也;相火之位,乃三之氣,少陽所主之六十日也;土氣之位,乃四之氣,太陰所主之六十日也;金氣之位,乃五之氣,陽明所主之六十日也;水氣之位,乃終之氣,太陽所主之六十日也。復行一步,木氣治之者,周而復始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談的是地之六節,以配合四時之六氣。天道向左旋轉,地道向右旋轉,所以稱之為「顯明之右」。顯明是指早上六點左右,太陽正當顯明的時候,因此稱之為「顯明」,這是厥陰風木所主掌的時間。君火之位於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這是少陰所主掌的六十日。相火的位置在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之間,這是少陽所主掌的六十日。土氣的位置在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之間,這是太陰所主掌的六十日。金氣的位置在下午一時到下午三時之間,這是陽明所主掌的六十日。水氣的位置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這是太陽所主掌的六十日。再行一步,木氣又再統治,如此周而復始。

(復言水氣,以便接前歲之金制水生。)步者,六十日為一步,以主時之氣紀步也。治,主也。承者,下承上也,蓋以主時之氣在上,而行過之氣在下也。如四之氣,太陰濕土主氣,而無承製,則土亢矣;少生氣,則不及矣;有木製火生於下,則土化而和平矣。又如初之氣,乃厥陰風木主氣,如無承製,則木盛矣;少生氣,則不及矣;有金制水生於前,則木化而和平矣。

白話文:

再說水氣,以便和去年金的制約,來生水。一個「步」,就是六十天,用來紀錄主時之氣。治理,就是主導的意思。承,代表下面承接上面,這可能是因為主時之氣在上,而已經行過的氣在下。就像四氣一樣,太陰濕土為主的氣,如果沒有制約,就會過分亢盛;生氣太少,就會不足;如果有木氣制火生在下,就會使土壤變得柔和而和平。例如,初氣是厥陰風木爲主的氣,如果沒有任何制約,就會太旺盛;生氣太少,就會不足;有金制水生在前面,就會使木氣變得柔和而和平。

化者,即天地陰陽之造化,若太過不及,則有災眚之變,而不能化生萬物,故曰「制生則化」,謂有制而有生則化矣。元人王安道謂改「制則生化」為是,蓋亦不明經義者也。此總論五行生剋之道,可一言以蔽者,奈何前人偭規矩而改錯,雕鏤深刻,議論紛更,所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非惟求之不得,且使邇者、易者,反可黃可黑矣。

白話文:

「化」字,是指天地陰陽之間的造化。如果陰陽力量過度或不及,就會出現災難變故,無法化生萬物。因此,「制生則化」的意思是,有制約和有生機,就會產生化。元朝人王安道認為應該把「制生則化」改為「制則生化」,但這顯然是不懂經義的說法。這句話是總論五行生剋之理,可以一句話概括,前人卻不遵守規矩,妄加改動,議論紛紛,本該近在眼前的道理卻跑去遠方尋找,本該容易明白的事卻要去搞得複雜難懂。這不僅找不到所求之道,還會讓本該簡單的事情變得混亂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