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西方子明堂灸經》~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上星

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一寸,陷容豆。日灸三壯至百五壯止。多灸拔氣,令人眼暗。主頭風、頭腫,皮腫、面虛,鼻塞、頭痛,面赤腫,目眩,痰瘧振寒,熱汗不出,目睛痛,不能遠視。

白話文:

在頭頂正中鼻子的上方,進入髮際線一寸,有個凹陷處,像黃豆一樣。每天灸三壯,一直灸到灸一百五壯為止。灸得太多會耗氣,使人視力下降。主治頭風、頭腫、皮膚腫脹、面容枯槁、鼻塞、頭痛、面部紅腫、頭暈、瘧疾發作寒顫、熱汗不出、眼睛疼痛、不能看遠處的事物。

2. 囟會

在上星後一寸,陷者中。日灸二七壯,七日停。初灸之即痛,五十壯不痛。主療鼻塞不聞香臭,頭風、痛,白屑起,多睡,驚癇、戴目上,不識人,目眩,面腫。

白話文:

在上星穴後一寸的地方取穴,取穴位置時針狀物要刺入凹陷部位。

每天灸兩個七壯,七天後暫停。

剛開始灸時會疼痛,但灸到五十壯時就不會疼痛了。

主要治療:

*鼻塞不聞香臭

*頭風、頭痛

*頭皮屑增生

*睡覺多

*驚癇

*戴目上,不識人

*目眩

*面腫

3. 前頂

在囟會後一寸半,骨陷中。(灸五壯)。主頭風、熱痛,頭腫,風癇,小兒驚癇,面赤腫,鼻多清涕,項痛,目眩。

白話文:

在囟會穴的後一寸半的地方,有一個骨頭凹陷處。(灼灸五壯)。主治頭風、頭熱疼痛,頭腫,風癇,小兒驚風,面部紅腫,鼻涕清澈增多,頸項疼痛,眼睛眩暈。

4. 百會

在前頂後一寸半,頂中心。灸百五壯即停,三五日訖,繞四畔以三稜針刺,令出血,以井華水淋之,令氣宣通。頻灸拔氣上,令眼暗。主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笑,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中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無心力,忘前失後,吃食無味,頭重,飲酒面赤,鼻塞,目泣出,耳鳴、聾。

白話文:

在頭的前頂正中,後一寸半,是頂中心的穴位。灸150壯即可停止,三到五天做完,然後用三稜針在穴位四周刺入,刺出血,再用井華水淋洗,使氣血宣通。經常灸拔出氣,使眼睛昏暗。可以治療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言、說話沒分寸、抽動時就會死、吐沫、心中熱悶、頭風嗜睡、心煩驚悸、意志力薄弱、忘前失後、吃不出來味道、頭重、喝酒臉紅、鼻塞、流眼淚、耳鳴、耳聾等疾病。

5. 五處二穴

在頭上,去上星旁一寸。灸五壯止。主目不明,頭風目眩,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

6. 承光二穴

在五處後一寸;《明堂》云二寸。不灸。

7. 通天二穴

在承光後一寸半。灸三壯。主項痛、重,暫起僕僵,喘息不利,口喎僻,多涕、鼽衄有瘡。

8. 臨泣二穴

在目上眥,直入髮際五分,陷中。灸五壯。主風不識人,風眩,鼻塞,腋下腫,喜齧頰,胸痹心痛,不得反側,瘧日西發,脅下痛,胸痹,目翳多淚。

白話文:

在眼睛的上眼瞼上,直入髮際五分,於陷中灸五壯。主治:精神恍惚,或抽搐昏迷,不識人;頭暈眼花,或眩暈;鼻子不通氣;腋下腫;喜歡咬腮幫子;胸悶、心痛,或,無法翻身側臥;瘧疾於傍晚發作;脅肋部疼痛;胸悶;或,眼睛中有翳障,多淚。

9. 目窗二穴

在臨泣後一寸。灸五壯。主諸陽之熱。厥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目眩瞑,唇吻強,上齒齲痛,目外眥赤,䀮䀮遠視不明。

白話文:

在臨泣穴後一寸處。灸五壯。治療諸陽之熱。忽然頭痛,寒熱交替,出汗卻不畏寒,頭暈眼花,嘴脣乾燥、僵硬,上排牙齒疼痛,眼眶外側發紅,太陽穴疼痛,遠視看不清楚。

10. 正營二穴

在目窗後一寸。灸五壯。主諸陽之熱。

11. 神庭

在髮際,直鼻上。督脈上一夫髮際。灸二七壯至百壯。主腫氣,風癇,癲風不識人,羊鳴,角弓反張,披髮而上歌下哭,多學人言語,驚悸不得安寢,頭痛,喘喝,目不可視,目泣出,鼻清涕出。

白話文:

位置在髮際,鼻樑骨正上方。督脈上有一處穴位,位於髮際線上。灸之,以 2~7 壯至 100 壯。主治腫氣、風癇、癲癇到不認得人、羊鳴、角弓反張、披著頭髮而上歌唱下哭泣、模仿別人說話、驚悸不得安睡、頭痛、喘喝、看不清楚東西、視力模糊、鼻涕清澈。

12. 素髎

在鼻柱端,不宜灸。

13. 水溝

在鼻柱下人中。灸三壯。主消渴、飲水無多少,水氣遍身腫,失笑無時節,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喜乍哭,牙關不開,面腫唇動,葉葉肺風,狀如蟲行,寒熱頭痛,喘喝,目不可視,鼻不聞香臭,口喎僻不能開,水漿不禁,喑不能言,寒熱,卒中惡,風水面腫。

白話文:

在鼻樑下人中的位置,灸三壯。可用於治療消渴症,喝水時好像喝不飽,水氣遍佈全身而腫脹,不合時宜地大笑,癲癇,說話不分尊卑,突然高興突然哭泣,牙關咬緊打不開,面部腫脹嘴脣動,肺風像蟲子在體內爬行,頭疼發燒,喘氣喝水,眼睛看不到東西,鼻子聞不到香味和臭味,嘴巴歪斜不能張開,不能控制水和食物的流出,不能說話,發燒發冷,中風,水腫。

14. 兌端

在唇上端。灸三壯。主唇吻強,上齒齲痛。主癲疾吐沫,小便黃,舌乾、消渴,衄血不止。

15. 齦交

在唇內,齒上齦縫。灸三壯。主鼻窒,喘息不利,鼻喎僻,多涕,鼽衄有瘡,鼻息肉,鼻、頭、額、頞中痛,鼻中蝕瘡,口不能禁水漿,喎僻,口噤不開,項如拔、不可左右顧,面赤,頰中痛,心煩痛,頸項急,小兒面瘡久不除。

白話文:

在嘴脣裏面,牙齒上面與牙齦的縫隙上面灸三壯。主治鼻子不通,喘息困難,鼻子歪斜,鼻涕增多,鼻中生有瘡,鼻息肉,鼻子、頭、額、頸項的中間疼痛,鼻子裡有腐蝕性的瘡口,嘴裡不能禁止水、汁液流出來,嘴歪斜,嘴巴緊閉,脖子像被人拔著,不能左右轉動,臉紅,臉頰疼痛,心煩疼痛,脖子僵直,小兒臉上的瘡久治不愈。

16. 承漿

在頤前,下唇之下,宛宛中。灸四十九壯,停四五日。灸多則恐傷,陽明脈斷,令風不差。此灸炷止一分半大。主療偏風口喎,面腫消渴,面風口不開,口中生瘡,目眩瞑,小便黃或不禁,消渴嗜飲及暴啞不能言。

白話文:

在面部的頤前,下脣之下,有一個宛宛中的穴位。用艾灸治療的話,每次需要施灸 49 柱,施灸後停 4、5 天。如果施灸過多,恐怕會傷及陽明脈,導致風症不癒。每次施灸時,艾條的大小要控制在一分半左右。施灸治療主要用於偏頭痛、口歪、面腫消渴、面部生瘡、目眩失明、小便發黃或小便失禁、消渴嗜飲等疾病。另外,還可以治療突發失聲無法說話的疾病。

17. 廉泉

在頷下,結喉上,舌本間。灸三壯。主舌下腫難言,舌瘲涎多,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下食難。

白話文:

在下巴下面,喉嚨以上,舌頭根部之間。灸三壯。主治舌頭下方腫脹,難以言語,舌苔濕滑涎水多,咳嗽、呼吸短促,嘔吐泡沫,嘴巴緊閉,舌根急劇收縮,飲食困難。

18. 曲差二穴

俠神庭旁一寸半,在髮際。灸七壯。主心中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熱,目視不明。

19. 攢竹二穴

在肩頭陷中。不灸。

20. 精明二穴

在目內眥外頭畔,陷者宛宛中。不灸。

21. 巨髎二穴

俠鼻旁八分,直瞳子。蹺脈。灸七壯。主療風寒,鼻準上腫,癰痛,動搖視占,瘛瘲,口涎,目淚出,多赤,痛癢,生白翳,覆瞳子。

白話文:

從俠鼻旁量八分,直瞳子。在曲骨穴灸七壯。主治風寒,鼻準上腫脹,癰疽腫痛,搖晃就會頭痛暈眩,較嚴重者則會癲狂,口涎外流,淚水多且呈赤色,疼痛且奇癢,眼睛生白翳,覆蓋瞳子。

22. 迎香二穴

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不灸。

23. 禾髎二穴

直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主鼻窒,口噼,鼻多清涕,出不可止,鼽衄有瘡,口噤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