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12)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四 (12)

1. 積聚

衝門、主腹中積聚疼痛。(千)鬲俞、陰谷、(見腹痛。)主積聚。上管、主心下堅。積聚冷脹。懸樞、主腹中積上下行。高曲、主腹中積聚。太陰郄、主腹滿積聚。膀胱俞,主堅結積聚。積聚堅滿。灸脾募百壯。穴在章門季肋端。心下堅。積聚冷脹。灸上管百壯。三報之。

白話文:

  • 衝門穴:主治腹部積聚疼痛。

  • 鬲俞穴、陰谷穴:主治積聚。

  • 上管穴:主治心下堅,積聚冷脹。

  • 懸樞穴:主治腹中積上下行。

  • 高曲穴:主治腹中積聚。

  • 太陰郄穴:主治腹滿積聚。

  • 膀胱俞穴:主治堅結積聚,積聚堅滿。

  • 脾募穴:灸百壯。穴在章門季肋端。

  • 上管穴:灸百壯,三報之。

積聚堅大如盤。冷脹。灸胃管二百壯。三報之。衝門、(見腹滿。)府舍、(見痹疼。)治腹滿積聚。(銅)鬲俞、陰谷、(見腹痛。)主積聚。(千)懸樞、治積聚上下行。水穀不化。下利。腹中留積。(銅)明下云、積氣上下行。(解谿同。)腹中盡痛。脾俞、治積聚。

白話文:

病情累積,堅大如盤子。寒冷引起脹大。艾灸胃管二百次。反覆操作三次。衝門穴(用於治療腹部脹滿)、府舍穴(用於治療麻痺疼痛)。治療腹部脹滿積聚。鬲俞穴、陰谷穴(用於治療腹痛)。治療積聚。懸樞穴(用於治療上下的積聚)。水穀不消化。引致腹瀉。腹部內有積聚。銅人經《明堂》中說,積聚之氣上下運行。(解谿穴同。)腹部全部疼痛。脾俞穴(用於治療積聚)。

(見痃癖。)商曲、治腹中積聚。(千同。)腸中切痛。不嗜食。四滿、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有水。通谷、治結積留飲。(見痰。)章門、療積聚氣。(明)中極、療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下)脾俞、治積聚。(銅見腹脹。)中管、主積聚。

白話文:

(見痃癖。)商曲:治療腹部積聚。(千同。)腸中疼痛。不喜歡吃東西。

四滿:治療臍下積聚。疝氣。腸中疼痛。發抖怕冷、肚子脹大有水。

通谷:治療結積留飲。(見痰。)

章門:治療積聚之氣。(明)

中極:治療寒氣積聚。時不時往上衝擊心臟。飢餓也不能吃東西。(下)

脾俞:治療積聚。(銅見腹脹。)

中管:主治積聚。

(千見腹脹。)積聚灸肺俞。或三焦俞。(見腹脹。)脾俞、療黃疸積聚。(見黃疸)臟腑積聚。灸三焦俞。心腹積聚。灸肝俞。(並見腹脹。)期門、主喘逆。臥不安席。咳。脅下積聚。(千)

白話文:

  • (千見腹脹。)積聚的病症是腹脹,可以用艾灸肺俞穴或三焦俞穴來治療。

  • (見腹脹。)脾俞穴,用於治療黃疸和積聚的病症。

  • (見黃疸)臟腑積聚。用艾灸三焦俞穴來治療。

  • 心腹積聚。用艾灸肝俞穴來治療。(另外還可見腹脹的病症。)

  • 期門穴,主治喘逆、臥不安席、咳嗽等病症。

  • 脅下積聚。(沒有寫具體病症。)

2. 積氣

梁門、治脅下積氣。(期門同見吐瀉。)食飲不思。大腸滑泄。穀不化。(銅)解谿、(見咳嗽。)懸樞、治積氣上下行。(見積聚。)關門、治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遊走。夾臍急。氣海、治氣結成塊。狀如覆杯。(見臍痛。)陰交、療氣痛如刀攪。作塊如覆杯。

白話文:

  1. 梁門穴:治療脅下積氣。(期門穴的功效與本穴相同,見吐瀉條。)症狀是食慾不振,大腸滑泄,穀食不消化。

  2. 解谿穴:治療咳嗽。(見咳嗽條。)

  3. 懸樞穴:治療積氣上下往來。(見積聚條。)

  4. 關門穴:治療積氣,腸鳴腹痛,腹瀉,食慾不振,腹中氣體遊走,臍周疼痛加劇。

  5. 氣海穴:治療氣結成塊,狀如覆杯。(見臍痛條。)

  6. 陰交穴:治療氣痛,如刀攪,結成塊狀,狀如覆杯。

(明見便赤)章門、療積聚氣。(見積聚。)膻中、岐伯云療積氣成噎。(下)三里、(見腹堅)不容、療積氣。(見腹痛。)章門、療積氣如石。(見鼓脹。)梁門、主胸下積氣。

白話文:

(明見便赤)章門穴,治療積聚之氣。(積聚是形容腹中積聚的氣。)膻中穴,岐伯說治療積氣成噎。(噎是形容胸悶氣悶。)下三里穴,(看到腹部堅硬)不能容受,治療積氣。(看到腹部疼痛。)章門穴,治療積氣如石。(看到鼓脹的腹部。)梁門穴,治療胸下的積氣。

3. 腹痛(余見心痛)

氣海、主小腹疝氣。遊行五臟。腹中切痛。(千)鬲俞、陰谷、主腹脹。胃管暴痛。及腹積聚。肌肉痛。高曲、(一名商曲。)主腹中積聚。時切痛。衝門、主寒氣滿。腹中積痛。癃淫濼。四滿、主腹僻切痛。天樞、外陵、主腹中盡疼。崑崙、主腹痛。喘暴滿。復留、主腹厥痛。

白話文:

  • 氣海:掌管小腹疝氣,遊走於五臟之中,腹中疼痛。

  • 鬲俞、陰谷:主治腹脹、胃管劇痛、腹積水、肌肉疼痛。

  • 高曲(一名商曲):主治腹中積聚,時常疼痛。

  • 衝門:主治寒氣滿溢,腹中疼痛,小便不利,四肢滿脹。

  • 四滿:主治腹中偏痛。

  • 天樞、外陵:主治腹中疼痛。

  • 崑崙:主治腹痛、氣喘、腹脹。

  • 復留:主治腹中厥痛。

巨闕、上管、石門、陰蹺、主腹中滿。暴痛汗出。大溪、主腹中相引痛。豐隆、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銅同。明見厥逆。)鳩尾、主腹皮痛瘙癢。肓俞、主腹切痛。氣衝、主身熱腹痛。中極、主腹中熱痛。行間、主腹痛而熱。上柱心。心下滿。分水、療腹腫不能食。腸堅腹痛。

白話文:

巨闕、上管、石門、陰蹺,都是主治腹中滿痛、暴痛汗出。大溪,主治腹中相引痛。豐隆,主治如同針刺般的胸痛,以及刀割般的腹痛。(銅同。明見厥逆彧鳩尾,主治腹皮痛癢。肓俞,主治腹切痛。氣衝,主治身熱腹痛。中極,主治腹中熱痛。行間,主治腹痛而熱。上柱心。心下滿。分水,治療腹腫不能食。腸堅腹痛。

胃脹不調。堅硬。(明)大杼、療腹痛。腎俞、療寒熱腹痛雷鳴。氣逆心痛。不容、療腹弦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內)脅積氣膨膨。(下)上管、療腹㽲刺痛。(見吐。)太白、(見霍亂。)溫溜、三里、(見胃。)陷谷、(見水腫。)治腹痛。腹哀、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化。

白話文:

胃脹不調。堅硬。

大杼穴,治療腹痛。

腎俞穴,治療寒熱腹痛雷鳴。

氣逆心痛。

不容穴,治療腹弦急。不得飲食。腹痛如刀刺。

脅積氣膨脹。

上管穴,治療腹中刺痛(見嘔吐)。

太白穴(見霍亂)。

溫溜穴,三里穴(見胃病)。

陷谷穴(見水腫)。治腹痛。

腹哀穴,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消化。

腹中痛。(銅)魚際、治腹痛不下食。肓俞、治大腹寒疝。大便燥。腹切痛。地機、(見水腫。)治腹脅氣脹。外陵、治腹痛心如懸。下引臍腹痛。下脘、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瘦。(銅)脾俞、治腹痛不嗜食。(見痃癖。

白話文:

腹中痛。(銅)魚際穴,治療腹痛、不思飲食;肓俞穴,治療大腹部的寒疝氣;大便乾燥;腹切痛;地機穴(見水腫),治療腹脅脹氣;外陵穴,治療腹痛、心臟如同懸吊。下引臍腹痛;下脘穴,治療腹痛;六腑之氣寒冷;穀物不能消化吸收;不喜歡吃東西;小便發紅;腹部堅硬;癖塊;臍上厥氣運行;每天漸漸消瘦。(銅)脾俞穴,治療腹痛、不喜歡吃東西。(見痃癖)

)三焦俞、治腹痛欲泄。(見腹脹。)膀胱俞、治腹痛。(明下同。)天樞、治女人腹痛。(見月事。)石關、治婦人惡血上衝。腹痛不可忍。(見無子。)胃俞、治腹痛。(見腹脹。)中管、主腹中甚痛。作膿。(千見腹脹。)小兒卒患肚皮青黑。不急治。須臾即死。酒和胡粉塗。

白話文:

  1. 三焦俞:治療腹痛想泄瀉。(參閱「腹脹」條。)

  2. 膀胱俞:治療腹痛。(以下皆同。)

  3. 天樞:治療女性腹痛。(參閱「月事」條。)

  4. 石關:治療婦女惡血上衝。腹痛難以忍受。(參閱「無子」條。)

  5. 胃俞:治療腹痛。(參閱「腹脹」條。)

  6. 中管:主治腹部劇烈疼痛。化膿。(千金方參閱「腹脹」條。)

  7. 小兒忽然肚皮青黑。不緊急治療。不久就會死亡。用酒和胡粉塗抹。

干則再塗之。又灸臍四邊各半寸。並鳩尾骨下一寸。各三壯。(集效)

4. 腹滿(心滿脹)

凡腹滿痛不得息。正仰臥。屈一膝申一腳。並氣衝針入三寸。氣至瀉之。(千)大鐘、主腹滿便難。陷谷、(見噫。)懸鐘、主腹滿。(千云小兒腹滿不食。)陰市、主腹中滿。痿厥少氣。太陰郄、主腹滿積聚。衝門、主寒氣腹滿。腹中積聚痛。隱白、主腹滿喜嘔。三里、行間、曲泉、主腹䐜滿。

白話文:

  1. 凡是腹部脹滿疼痛,沒完沒了。正仰臥,屈起其中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把氣針一起刺入三寸深,氣來了就放血。(千金方)

  2. 大鐘穴,主治腹部脹滿,大便不通。陷谷穴(見噫條)。懸鐘穴,主治腹部脹滿。(千金方說小孩兒腹部脹滿,不吃東西。)陰市穴,主治腹中脹滿。痿縮厥逆,少氣。太陰穴郄穴,主治腹部脹滿,積聚。

  3. 衝門穴,主治腹部脹滿由於寒氣。腹部積聚疼痛。隱白穴,主治腹部脹滿,喜歡嘔吐。三里穴,行間穴,曲泉穴,主治腹部內結,脹滿。

商丘、主腹中滿。向向然不便。心下有寒痛。漏谷、主腸鳴。強欠。心悲。氣逆。腹䐜滿急。巨闕、上管、石門、陰蹺、主腹中滿。暴痛汗出。期門、主傷食腹滿。(見產。)通谷、主結積留飲癖。(見腸澼。)石關、主心堅滿。(見大便不通。)陰都、主心滿氣逆腸鳴。聽宮、(明同。

白話文:

商丘穴:主要治療腹中脹滿、腸鳴、心下疼痛。

漏谷穴:主要治療腸鳴、強烈的想打呵欠、心情悲傷、氣逆、腹中脹滿、急迫。

巨闕穴、上管穴、石門穴、陰蹺穴:主要治療腹中脹滿、突然疼痛、盜汗。

期門穴:主要治療飲食不節導致的腹脹。

通谷穴:主要治療結積留飲、癖。

石關穴:主要治療心臟堅滿。

陰都穴:主要治療心臟脹滿、氣逆、腸鳴。

聽宮穴:主要治療心臟脹滿、氣逆、腸鳴。

)治心腹滿。(銅)衝門、治腹寒氣滿。(見積聚。)大都、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厲兌、(見屍厥。)漏谷、(見痃癖。)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巨闕等、主腹滿。崑崙、主腹暴滿。(並見腹痛。)太白等、主腹大滿。

白話文:

  1. 治心腹滿。(銅)衝門:治療腹中有寒氣而腹滿(估計積聚)。

  2. 大都:治療熱病而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

  3. 厲兌:(參見屍厥)。

  4. 漏谷:(參見痃癖)。

  5. 治心腹脹滿。腹滿。灸絕骨。(千見上氣)。

  6. 巨闕等:主治腹滿。

  7. 崑崙:主治腹暴滿。(並參見腹痛)。

  8. 太白等:主治腹大滿。

(見腹脹。)譩譆、(在鼻衄門。)三里、療腹滿。(明見腹大。)中管、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出泄不自知。心痛。(銅)心腹諸病心痛。灸太倉。(千)心腹痁痛。灸肝俞。膽俞、療心脹滿。(明見上氣。)府舍、治腹滿。(銅)四滿、治大腹有水。(見水腫。

白話文:

(看到腹脹。)譩譆、(在鼻衄篇。)三里,治療腹滿。(明顯看到腹部腫脹。)中管,治療心下脹滿。吃傷了。食物消化不良。霍亂。大小便失禁。心痛。(銅針)治療心腹諸病心痛。灸太倉穴。(千)心腹痁痛。灸肝俞。膽俞,治療心脹滿。(明顯看到上氣。)府舍,治療腹滿。(銅)四滿,治療腹部有水腫。(見水腫。

)神堂、治胸腹滿。(見肩痛。)魚際(銅同。)等、治腹滿。(見傷寒。)石門、主腹滿疝積。(千見無子。)分水、療腹腫不能食。(見腹痛。)意舍、治腹滿虛脹。(見腹脹。)

白話文:

神堂:治療胸腹飽脹。(見肩痛。)

魚際:治療腹脹。(見傷寒。)

石門:主治腹脹疝氣。(千見無子。)

分水:治療腹脹不能吃東西。(見腹痛。)

意舍:治療腹脹虛脹。(見腹脹。)

人有心腹滿脹者。予只多以厚朴與之。令每服細銼七八錢重。(幼小量減。)用生薑七片水小碗煎至七分服。滓再煎服。不過五六服。脹滿脫去。針灸之效。未必如此速也。因識於此。

白話文:

有的人得了胃脹氣,我就只給他厚朴。每次服用時,要研磨成細末狀,大約七八錢重(兒童酌量減少)。用七片生薑,加一小碗水煮到剩七分之三時飲用。剩下的藥渣再煮一次再喝。服藥五、六次之後,胃脹氣的毛病就消失。針灸的效果,恐怕都未必有這麼快。因此,我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腹痛、按之痛。重按卻不痛。此是氣痛。重按愈痛而堅。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愈痛。虛寒證也。小建中湯治腹痛如神(良方)

白話文:

  • 腹痛,按壓時會感到疼痛;但重按時反而不會痛。這是氣痛。

  • 重按時疼痛加劇且摸起來很硬。這是實證,有積滯。

  • 氣痛不能使用瀉下法治療。瀉下會使疼痛加劇。這屬於虛寒證。

  • 小建中湯治療腹痛效果非常顯著(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