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13)

回本書目錄

菜部第二十七卷 (13)

1. 水蕨

(《綱目》)

白話文:

繁體中文(《綱目》)

治諸湯氣消渴飲水,卒不知飢,但健啖米飯。

現代白話文(《綱目》)

治療各種湯氣造成的消渴口渴,突然感覺不到飢餓,但是很能吃米飯。

【集解】時珍曰:水蕨似蕨,生水中。《呂氏春秋》云:菜之美者,有云夢之䔇。即此菜也。䔇音豈。

白話文:

【集解】

李時珍說:水蕨菜的形狀和蕨菜相似,生長在水中。《呂氏春秋》中說:野菜中最美妙的,有雲夢地區的水蕨菜。這裡所說的䔇就是水蕨菜。

【氣味】甘、苦,寒,無毒。

【主治】腹中痞積,淡煮食,一、二日即下惡物。忌雜食一月餘乃佳(時珍。《衛生方》)。

白話文:

【氣味】甘、苦,寒性,沒有毒性。

【主治】腸胃積滯不暢,用小火燉煮食用,一到兩天即可排出毒物。禁忌與其他食物混食,一個月以上效果更佳(李時珍《衛生方》)。

2.

(《拾遺》)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白話文:

【校正】由草部移入此。

【釋名】垂水(《爾雅》)、野豌豆(《綱目》)、大巢菜

白話文:

釋名:

  • 垂水:《爾雅》
  • 野豌豆:《綱目》
  • 大巢菜:俗稱

時珍曰:案:許慎《說文》云:薇,似藿。乃菜之微者也。王安石《字說》云:微賤所食,因謂之薇。故《詩》以「采薇賦戍役」。孫炎注《爾雅》云:薇草生水旁而枝葉垂於水,故名垂水也。巢菜見翹搖下。

白話文:

李時珍說:查閱《說文》說薇像藿。他們是微小的蔬菜。王安石的《字說》說,微賤的人吃的東西,因此就稱作薇。所以《詩經》用「采薇」來比喻戍役。孫炎在《爾雅》的註解中說,薇草生長在水邊,枝葉垂到水中,所以得名垂水。巢菜是一種倒生的小草。

【集解】藏器曰:薇生水旁,葉似萍,蒸食利人。《三秦記》云:夷齊食之三年,顏多不異。武王誡之,不食而死。

白話文:

【集解】藏器說:薇菜生長在水邊,葉子像浮萍,蒸著吃對人有益。《三秦記》說:伯夷和叔齊吃薇菜三年,容顏沒有什麼變化。武王勸他們吃別的食物,他們不吃,最後餓死了。

李珣曰:薇生海、池、澤中,水菜也。

白話文:

李珣說:薇生長在海、池、澤中,是一種水生蔬菜。

時珍曰:薇生麥田中,原澤亦有,故《詩》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入謂之巢菜。蔓生,莖葉氣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詩》云:采薇采薇,薇亦柔止。《禮記》云:芼豕以薇。皆此物也。《詩疏》以為迷蕨,鄭氏《通志》以為金櫻芽,皆謬矣。

白話文:

李時珍說:薇菜生長在麥田中,原野和沼澤地也有,所以《詩經》中說:「山上有蕨菜、薇菜」,薇菜並不是水生植物。現在人們所說的野豌豆,在四川俗稱巢菜。薇菜蔓生,莖葉的氣味都和豌豆相似,它的嫩葉可以當蔬菜,也可以放進湯裏。詩經中說:「采薇采薇,薇菜柔軟細嫩。」《禮記》中說:「用薇菜餵豬。」說的都是薇菜。《詩經疏》認為薇菜是迷蕨,鄭氏的《通志》認為薇菜是金櫻芽,都是錯誤的。

項氏云:巢菜有大、小二種: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實者,小者即蘇東坡所謂元修菜也。此說得之。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久食不飢,調中,利大小腸(藏器)。利水道,下浮腫,潤大腸(珣)。

白話文:

項氏說:巢菜有大小兩種:大巢菜就是薇菜,是野豌豆沒有成熟的果實;小巢菜就是蘇東坡所說的元修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藥性】巢菜味甘,性寒,無毒。

【功效】長期食用巢菜能讓人不覺得飢餓,能調和中氣,利於大小腸的健康。(藏器:指五臟六腑。珣:同「巽」,舒適、寬暢之意。)能利於水道的暢通,消退浮腫,潤澤大腸。

3. 翹搖

(《拾遺》)

白話文:

《拾遺》

《遺失的醫方》

【釋名】搖車(《爾雅》)、野蠶豆(《綱目》)、小巢菜

白話文:

搖車(出自《爾雅》)、野蠶豆(出自《綱目》)、小巢菜。

藏器曰:翹搖,幽州人謂之翹饒。《爾雅》云:柱夫,搖車(俗呼翹搖車)是矣。

蔓生細葉,紫花可食。

白話文:

《藏器》一書中記載:翹搖是一種植物,幽州人稱之為翹饒。《爾雅》中說:柱夫,就是搖車(一般人稱之為翹搖車)。

蔓生的植物,葉子細長,花朵呈紫色,可以食用。

時珍曰:翹搖,言其莖葉柔婉,有翹然飄搖之狀,故名。蘇東坡云:菜之美者,蜀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謂之元修菜。陸放翁詩序云:蜀蔬有兩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田中,吳地亦多,一名漂搖草,一名野蠶豆。以油炸之,綴以米糝,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白話文:

李時珍說:翹搖草,是說它的莖葉柔軟彎曲,有翹起來飄搖的樣子,因此得名。蘇東坡說:蔬菜中最美味的是蜀地的巢菜。以前巢元修先生特別喜歡吃它,所以又叫它「元修菜」。陸放翁在詩的序言中說:蜀地有兩種巢菜:大巢菜其實是豌豆中不結果的品種;小巢菜生長在稻田中,吳地也很多,別名叫做「漂搖草」,又名「野蠶豆」。用油炸過後,撒上米飯,叫做「草花」,吃起來很美味,做成湯羹尤其好吃。

【集解】藏器曰:翹搖生平澤。蔓生如䝁豆,紫花。

白話文:

【集解】藏器的書上說:翹搖的形狀就像平穩的池塘。它的蔓藤生長就像蝴蝶豆一樣,花朵是紫色的。

時珍曰:處處皆有。蜀人秋種春採,老時耕轉壅田。故薛田詩云:剩種豌巢沃晚田。蔓似䝁豆而細,葉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黃。欲花未萼之際,採而蒸食,點酒下鹽,芼羹作餡,味如小豆藿。至三月開小花,紫白色。結角,子似豌豆而小。

白話文:

李時珍說:豌豆到處都有。四川人在秋天種植,春天採收,老的豌豆藤可以耕作翻土施肥。所以薛田詩中寫道:“剩種豌豆沃晚田”。豌豆的藤蔓很細,像刀豆的藤蔓,葉子像剛長出來的槐樹芽和蒺藜,但顏色青黃。在豌豆開花前,採摘下來蒸着吃,放點酒和鹽,還可以拌入羹湯或做餡,味道像小豆。到了三月,豌豆開出小紫白花。結出的角果,裏面的種子像小豌豆,但比小豌豆小。

【氣味】辛,平,無毒。

詵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白話文:

氣味:辛,平,無毒

古人說:煮熟後食用對身體有益,生吃則會催吐。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搗汁服之,療五種黃病,以瘥為度(藏器)。利五臟,明耳目,去熱風,令人輕健,長食不厭,甚益人(孟詵)。止熱瘧,活血平胃(時珍)。

白話文:

【主治功能】破血、止血、生肌。搗碎取汁服用,可以治療五種黃疸,以痊癒為止(《藏器》)。有益於五臟,明目聰耳,去除熱風,使人輕快健康,長期食用不厭煩,對人體非常有益(《孟詩》)。可以止熱瘧,活血平胃(《本草綱目》)。

【附方】新二。

白話文: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搖豆為末,甘草湯服二錢,日二錢。(《衛生易簡方》)。

白話文:

活血明目:用漂搖豆研磨成粉末,加甘草湯服用,每次二錢,每天二次。(出自《衛生易簡方》)

熱瘧不止:翹搖杵汁服之。(《廣利方》)

白話文:

發熱瘧疾持續不止:將翹搖草搗爛取汁,服用。(《廣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