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七卷 (23)

回本書目錄

草部第十七卷 (23)

1. 蚤休

(《本經》下品)

白話文:

《本經》下品

  • 射干:味辛、苦,溫,無毒。主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吐血衄血,通利小便,長瘡惡腫,久不差者。
  • 澤瀉:味甘、苦,寒,無毒。主治水氣,小便不利,腳腫,消腫。
  • 商陸:味苦、辛,寒,有毒。主治水氣,腳腫,消腫,破癥結,傷寒頭痛發熱,腰髀痛。
  • 地骨皮:味甘、酸,寒,無毒。主治水氣,腳腫,消腫,破癥結,傷寒頭痛發熱,腰髀痛。
  • 蝥蜣:味辛、苦,溫,有毒。主治驚癇,癲狂,中惡毒氣,遍身生瘡,用酒調服。
  • 甘遂:味甘、辛,寒,有毒。主治水氣,腳腫,消痰,腹滿堅結。
  • 巴豆:味苦、辛,溫,有毒。主治水氣,腹滿堅結,上氣喘咳,攻下。
  • 狼毒:味苦、甘,寒,有毒。主治惡瘡,久不差者。
  • 草烏:味辛、苦,溫,有毒。主治卒心痛,不可忍,巡按炙熱,肢節拘攣,星尪癲癇。
  • 附子:味辛、甘,溫,有毒。主治寒熱,驚癇,顛狂,卒中風,項急強痛。
  • 烏梅:味酸,寒,無毒。主治傷寒腹中痛,泄利下血,傷暑中惡。
  • 鹽梅:味酸、鹹,寒,無毒。主治食傷,腹中痛,解毒。
  • 肉桂:味辛、甘,溫,無毒。主治腹中冷,痛下痢,冷氣,傷寒頭痛,足冷,心腹冷痛。
  • 茱萸:味苦、辛,溫,有毒。主治冷氣,心腹冷痛,堅中冷,轉筋,骨節疼痛。
  • 白芷:味辛、甘,溫,無毒。主治鼻塞不通,頭風鼻塞,諸風寒。

【釋名】蚩休(《本經》)、螫休(《日華》)、紫河車(《圖經》)、重臺(《唐本》)、重樓金線(《圖經》)、三層草(《綱目》)、七葉一枝花(《蒙筌》)、草甘遂(《唐本》)、白甘遂。

白話文:

【釋名】

蚩休(《本經》):蚩休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生長在偏僻而寒冷的地方。

螫休(《日華》):螫休這個名字來源於它有毒,可以刺傷人。

紫河車(《圖經》):紫河車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花形像車輪,且呈紫色。

重臺(《唐本》):重臺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葉片層層疊疊,形成多層結構。

重樓金線(《圖經》):重樓金線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莖幹像金線一樣柔軟而細膩,且層層疊疊。

三層草(《綱目》):三層草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葉片有三層。

七葉一枝花(《蒙筌》):七葉一枝花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葉片是七片,而且花朵只長在枝幹的頂端。

草甘遂(《唐本》):草甘遂這個名字來源於它是一種草本植物,且具有甘遂的功效。

白甘遂:白甘遂這個名字來源於它的花朵是白色的。

時珍曰:蟲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諸名。重臺、三層,因其葉狀也。金錢重樓,因其花狀也。甘遂,因其根狀也。紫河車,因其功用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蟲蛇的毒,用這個藥治療就會好,所以有蚤休、蜇休等名稱。重臺、三層,是因其葉子像階梯。金錢重樓,因其花狀似銅錢聚集。甘遂,因其根狀似甘遂。紫河車,是因為它的功效。

【集解】《別錄》曰:蚤休生山陽川穀及冤句。

白話文:

【集解】《神農本草經別錄》說:蚤休草生長在向陽的山谷中以及冤句那個地方。

恭曰:今謂重樓者,是也。一名重臺,南人名草甘遂。一莖六、七葉,似王孫鬼臼、蓖麻輩,葉有二、三層。根如肥大菖蒲,細肌脆白。

白話文:

恭敬地說:現在所說的重樓,就是它。別名重臺,南方人稱它為草甘遂。一莖六、七片葉子,類似王孫、鬼臼、蓖麻這種植物,葉子有二、三層。根部像肥大的菖蒲,細膩的肌膚脆白。

保升曰:葉似鬼臼、牡蒙,年久者二、三重。根如紫參,皮黃肉白。五月採根,日乾。

白話文:

保升說:葉子像鬼臼和牡蒙,生長兩年或三年以上的,其根部長得像紫參,皮黃肉白。在五月時採摘其根部,然後曬乾。

大明曰:根如尺二蜈蚣,又如肥紫菖蒲。

白話文:

根如尺二,又如肥紫菖蒲。

頌曰:即紫河車也。今河中、河陽、華、鳳、文州及江淮間亦有之。葉似王孫、鬼臼等,作二、三層。六月開黃紫花,蕊赤黃色,上有金絲垂下。秋結紅子。根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採之。

白話文:

頌曰:這是紫河車。現在河中郡,河陽郡,華州、鳳翔府、文州以及江淮之間也有。葉子像王孫草、鬼臼等,分二到三層。六月開花黃色或紫色,花蕊是紅黃色,上面有金線垂下來。秋天結果,果子是紅色的。根像肥嫩的生薑,皮是紅色的,肉是白色的。四月、五月採收。

宗奭曰:蚤休無旁枝,止一莖挺生,高尺余,顛有四、五葉。葉有歧,似苦杖。中心又起莖,亦如是生葉。惟根入藥用。

白話文:

宗奭說:蚤休的花莖直挺著生長,沒有旁支,高約一尺多,頂端有四、五片葉子。葉子呈叉狀,類似苦杖。花莖中央又長出花莖,花葉也是這樣生長。只有藥用價值的根部可入藥。

時珍曰:重樓金線處處有之,生於深山陰濕之地。一莖獨上,莖當葉心。葉綠色似芍藥,凡二、三層,每一層七葉。莖頭夏月開花,一花七瓣,有金絲蕊,長三、四寸。王屋山產者至五、七層。根如鬼臼、蒼朮狀,外紫中白,有粳、糯二種。外丹家採製三黃、砂、汞。入藥洗切焙用。俗諺云: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是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重樓中黃金線品種遍地都是,生長在深山陰濕的地方。一根莖直向上生長,莖生在葉子中間。葉子綠色,像芍藥葉,共有二、三層,每一層有七片葉子。莖的頂端在夏季開花,一朵花有七片花瓣,有金色的花蕊,長三、四寸。王屋山生長的重樓可達五、七層。根像鬼臼、蒼朮的形狀,外紫內白,有粳米和糯米兩種。外丹家採集重樓的三黃、砂和汞,入藥後洗淨、切片、焙乾後使用。民間諺語說: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如果遇到癰疽病,重樓就像用手指拿起疾病一樣,是治療癰疽的良藥。

【氣味】苦,微寒,有毒。

大明曰:冷,無毒。伏雄黃、丹砂、蓬砂及鹽。

【主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本經》)。生食一升,利水(《唐本》)。治胎風手足搐,能吐泄瘰癧(大明)。去瘧疾寒熱(時珍)。

【發明】恭曰:摩醋,敷癰腫蛇毒,甚有效。

時珍曰:紫河車,足厥陰經藥也。凡本經驚癇、瘧疾、瘰癧、癰腫者宜之。而道家有服食法,不知果有益否也?

【附方】新五

白話文:

藥性

味道苦,偏寒,有毒性。

大明說:性寒,無毒。可搭配雄黃、丹砂、硼砂和鹽。

主治功效

治療驚風癲癇、搖頭吐舌、腹中有熱氣、癲狂發作、毒瘡潰爛、驅除寄生蟲、解蛇毒(《本經》)。生食一升,可利水(《唐本》)。治療胎兒風,引起手腳抽搐,可催吐瀉出腫塊(大明)。治療瘧疾寒熱(時珍)。

藥理闡釋

恭說:研磨與醋混合,敷在癰腫和蛇毒傷口上,效果顯著。

時珍說:紫河車,歸屬足厥陰經。凡《本經》所言的驚癇、瘧疾、腫塊、癰腫,皆可用此藥。而道家有服用此藥的方法,不知是否真有益處。

附方

新五

服食法:紫河車根以竹刀刮去皮,切作骰子大塊,麵裹入瓷瓶中,水煮候浮漉出,凝冷入新布袋中,懸風處待乾。每服三丸,五更初面東唸咒,井水下。連進三服,即能休糧。若要飲食,先以黑豆煎湯飲之。次以藥丸煮稀粥,漸漸食之。咒曰:天朗氣清金雞鳴,吾今服藥欲長生。

白話文:

服食方法:將紫河車根部用竹刀颳去皮,切成骰子般大小的塊狀,用麵粉包好放入瓷瓶中,加水煮至塊狀物浮起,撈出後冷卻,再將其放入新的布袋中,懸掛在通風處待其乾燥。每次服用三粒藥丸,在黎明前,面向東方念誦咒語,再用井水送服。連續服用三劑,即可停止進食。若要飲食,先用黑豆煎煮湯水飲用。之後,再用藥丸煮成稀粥,逐漸食用。

咒語:天朗氣清金雞鳴,吾今服藥欲長生。

吾今不飢復不渴,賴得神仙草有靈。小兒胎風,手足搐搦:用蚤休(即紫河車)為末。每服半錢,冷水下。(《衛生易簡方》)

白話文:

我現在既不感到飢餓,也不感到口渴,這完全是依靠靈驗的神仙草藥。小孩患有胎風,手腳抽搐:用紫河車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冷水送服。(《衛生易簡方》)

慢驚發搐,帶有陽證者:白甘遂末(即蚤休)一錢,栝蔞根末二錢,同於慢火上炒焦黃,研勻。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湯調下。(錢乙《小兒》方)

白話文:

發生痙攣和抽動,並且伴有陽性癥狀的人:白甘遂末(即蚤休)一錢,栝蔞根末二錢,一起在慢火上炒焦黃,研磨均勻。每次服一字,用麝香薄荷湯煎服。(錢乙的《小兒方》)

中鼠莽毒:金線重樓根,磨水服,即愈。(《集簡方》)

咽喉谷賊腫痛:用重臺(赤色者)、川大黃(炒)、木鱉子仁、馬牙硝各半兩,半夏(泡)一分,為末,蜜丸芡子大,綿裹含之。(《聖惠方》)

白話文:

咽喉腫痛,發出聲音好像被東西卡住:使用重臺(呈紅色的)、川大黃(炒過的)、木鱉子仁、馬牙硝各半兩,並加入半夏(要浸泡過)一分,混合之後研磨成細粉,再加入蜂蜜製成芡子大小的丸藥,用棉花包裹後含在口中。(出自《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