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錫

《銀海指南》~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在臟為腎,在志為恐。宣明五氣篇曰:精氣並於腎則恐。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恐懼則傷心,神傷則恐也。調經論曰:血不足則恐。本神篇曰:肝氣虛則恐,以肝為將軍之官,肝氣不足,則怯而恐也。戴人曰:肝者敢也,驚恐則肝傷矣。肝膽實則怒而勇敢,虛則怒而不敢也。

白話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在臟腑中對應腎,在精神情緒上對應恐懼。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精氣匯聚於腎就會產生恐懼。

《素問·邪氣臟腑病形篇》說:恐懼會損傷心,神氣受傷也會導致恐懼。

《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足會產生恐懼。

《素問·本神篇》說:肝氣虛弱會導致恐懼,因為肝臟是人體的統領官,肝氣不足,就會膽怯而恐懼。

戴人說:肝臟主膽量,驚恐就會損傷肝臟。肝膽充實,人就會憤怒勇敢,而肝膽虛弱,人就會憤怒卻不敢發作。

玉機真臟論曰:恐則脾氣乘矣,以腎虛而脾勝之也。宣明五氣篇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者,以陽明土勝,亦傷腎也。又運氣善恐皆屬肝木虛。五常政大論曰: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紀,其病淫動。注:恐是心腎肝脾胃皆主於恐也,甚則精卻。恐則氣下,人目中一點黑瑩,乃先天真一之水所化,全賴精氣神包裹,而能鑑察萬物。

白話文:

《玉機真臟論》說:恐懼是由於脾氣過於強盛,因為腎虛而脾氣勝過腎氣。《宣明五氣篇》說:胃氣上逆,導致嘔吐和恐懼,這是因為陽明之氣(脾胃之氣)過於強盛,也損傷了腎氣。另外,《運氣善恐》都屬於肝木虛弱。《五常政大論》說:木氣不足稱為「委和」,委和的體質,容易發生病痛,而且會出現異常的動作。

註解:恐懼是由於心、腎、肝、脾、胃等臟腑都主導,恐懼過度則會損耗精氣。恐懼的時候,氣下降,人的眼睛中會出現一個黑色的亮點,這個亮點是由先天真陽之氣(精氣神)所化,它需要精氣神的包裹才能觀察萬物。

精卻則不能化氣,而瞳神有昏眊之患矣。氣下則不能攝精,而瞳神有散大之患。急宜補養肝腎,固其精氣,以復神光。蓋心以神為主,陽為用。腎以志為主,陰為用。陽則氣也,火也。陰則精也,水也。水火交為既濟,全在陰精上奉以安其神,陽氣下臟以定其志,不然,則神不安於內,陽氣散於外,志不戢於中,陰精走於下,水火不交,而目未有不病者也。

白話文:

精氣不足,則不能轉化為元氣,而眼睛會出現昏花不清的現象。元氣不足,則不能收攝精氣,而眼睛會出現散大無神的現象。

應當及時補養肝腎,固護精氣,以恢復眼睛的光澤。因為心主神,陽氣為用。腎主志,陰精為用。陽氣即元氣,也稱火。陰精即精氣,也稱水。水火交融,陰精上奉心神,元氣下入腎藏,以安定志意,才能保證神志安寧,元氣不散。否則,神志不安於內,而元氣外散;志意不能約束於中,而陰精下走;水火不交融,眼睛必定出現疾病。

2.

《素問》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為驚駭,以肝應東方風木,風主震動而連乎膽也。氣厥論曰: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陽明脈解篇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陽明胃脈也,胃者土也,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又曰:陽氣與陰氣相搏,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白話文:

《素問》的《金匱真言論》說:東方屬青色,與肝臟相通,肝臟出問題會導致驚悸發作,因為肝屬東方,對應的是風木,風具有震動的特性,與膽相連通。《氣厥論》說:脾臟將熱氣傳給肝臟,就會導致驚嚇後流鼻血。《陽明脈解篇》說:足陽明經脈出問題的人,會害怕人與火,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突然驚恐起來。陽明經指胃經,胃屬土,聽到木頭的聲音而驚恐,是因為「土」與「木」相剋。此外,還說:陽氣與陰氣相互衝擊,水火不相容,所以會突然驚恐不安。

舉痛論曰: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心神散失也。此肝膽胃心四臟皆病於驚,而氣為之亂也。又運氣驚有三:一肝木不及,金來乘之。五常政大論曰: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紀,其發驚駭。至真要大論曰:陽明之復,甚則入肝,驚駭筋攣。二火邪助心。六元紀大論曰:少陽所至為驚躁。

白話文:

《舉痛論》說:受到驚嚇,心臟就會失去依靠,精神無處歸依,導致心神散亂。此時,肝膽胃心這四個臟器都會因驚嚇而產生疾病,氣機也會因此混亂。此外,《運氣驚》中提到了三種驚嚇:

  1. 肝木虛弱,金邪乘虛而入。根據《五常政大論》,木氣虛弱稱為「委和」,委和的表現之一就是容易驚駭。また、『至真要大論』には、「陽明が回復しすぎると、肝に入って、驚駭し、筋肉が引きつる」とある。
  2. 火邪が心を刺激する。根據《六元紀大論》,少陽の気が到達すると、驚いたり落ち着かなくなったりする。

至真要大論曰:少陽之勝善驚。三寒邪傷心。氣交變大論曰:歲水太過,寒氣流行,民病煩心躁悸,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皆取決於膽。膽主清淨,不受濁穢,故膽汁上溢,則為口苦,膽精不足,則為目昏,眼中一點神膏,乃膽中精汁,滲潤而成者也,能涵養瞳神,清瑩澄澈。凡人驚者,起於猝然,心主震動,遂傷及膽,其症為目睛不轉,為瞳神散大,為青膜遮掩。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說:少陽經受到勝邪的影響,容易受驚嚇。《三寒邪傷心篇》說:三種寒邪會傷害心臟。《氣交變大論》說:如果歲水太過,寒氣流行,百姓會出現心煩意亂、心悸的癥狀。膽是中正的官,五臟六腑都需要依賴膽。膽的功能是保持清淨,不受濁穢的影響,所以如果膽汁上溢,就會導致口苦;如果膽精不足,就會導致眼睛昏暗。眼睛裡有一點神膏,是膽中精華滲潤而成的,能滋養瞳孔,使之清澈明亮。一般人受驚嚇是因為突然受到驚擾,心受到震動,從而影響到膽。其癥狀為眼睛轉動不靈,瞳孔散大,青膜遮蓋。

治宜安神定志,使氣之散者得以復聚。張子和曰:驚者平之。平,常也。使病者聞之習熟,見之慣常,自然不驚。且肝膽相為表裡,其色為青,故人之受驚者,其面色必青也。臨症審辨,何難施治哉!

白話文:

治療宜安定心神,讓散逸的氣血重新聚合。張子和說:驚嚇,要讓它平復。平復,就是回復常態。讓患者聽多了熟了,見多了習慣了,自然就不會驚嚇了。而且,肝臟和膽囊互相表裡,顏色是青色的,所以受驚的人,臉色一定會發青。臨牀上仔細辨別,治療有何難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