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陰陽大論第七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順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白話文:

陰靜而陽躁動,陽氣生長,陰氣增長,陽氣旺盛,陰氣隱藏。陽氣變化為氣體,陰氣凝聚成形體。寒冷極致生熱,炎熱極致生寒。寒氣產生濁氣,熱氣產生清氣。清氣在下,則會產生腹瀉;濁氣在上,則會產生脹氣。這種陰陽反常,是疾病的逆順。所以清陽是天,濁陰是地;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雨是地氣的表現,雲是天氣的表現。所以清陽從上竅外出,濁陰從下竅外出;清陽分佈於皮膚腠理,濁陰運行於五臟六腑;清陽充實四肢,濁陰歸於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陰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白話文:

水屬陰,火屬陽。陽是氣,陰是味道,味道歸屬於形體,形體歸屬於氣,氣歸屬於根本生命的精華,精華又歸屬於轉化為物質。精華滋養著氣,形體滋養著味道,自然物質轉化產生精華,氣產生形體。味道損傷形體,氣損傷精華,精華轉化為氣,氣因為味道而受損,陰的氣味從下面的出口排出,陽的氣從上面的出口排出。穩重的味道屬陰,輕薄的味道屬陰之陽;穩重的氣屬陽,輕薄的氣屬陰之陰。味道厚重的容易泄瀉,輕薄的就通暢;氣輕薄的容易發泄,穩重的容易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病則熱,陽病則寒(《素問》作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白話文:

強壯之火氣衰弱,虛弱之火氣旺盛。強壯之火氣消耗元氣,元氣消耗虛弱之火氣。強壯之火氣發散元氣,虛弱之火氣生髮元氣。氣味辛辣甘甜發散為陽,酸苦之味湧泄為陰。陰勝則陽證,陽勝則陰證,(※《素問》原作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寒重則熱,熱重則寒。寒傷形體,熱傷元氣。元氣受傷則疼痛,形體受傷則腫脹。所以先疼痛然後腫脹的,是元氣損傷形體;先腫脹然後疼痛的,是形體損傷元氣。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為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故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此陰陽之變也。

白話文:

如果風盛,則會發動;熱盛,則會腫脹;燥盛,則會乾燥;寒盛,則會浮起;濕盛,則會濡潤洩瀉。老天有四季五行,以生長、收藏和造就寒、暑、燥、濕、風等物候;人有五臟,化生為五種氣,會產生喜、怒、悲、憂、恐等情緒。所以喜怒會損傷元氣,寒暑會損傷形體,暴怒會損傷陰氣,暴喜會損傷陽氣,邪氣上升,會使脈搏脫離形體而去。所以說,喜怒不節制,寒暑過度,生命就會不穩固。陰重則會化成陽,陽重則會化成陰,這就是陰陽變化的規律。

夫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息粗,為之後悶(《素問》作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悶腹脹死,耐冬不耐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耐夏不耐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曰:調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也;不知用此,則早衰矣。

白話文:

陰在內,是陽的守護者;陽在外,是陰的使者。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塞,喘息粗重,之後悶(《素問》作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因煩悶腹脹而死,耐冬不耐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澈,數次慄寒,寒則厥,厥則腹滿而死,耐夏不耐冬。這是陰陽更勝之變,病的具體表現。問:調和這兩種力量的方法是甚麼?答:能知道七損八益,那麼陰陽兩種力量就可以調和;不知道用此,則會早衰。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咽,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暴風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

白話文:

清陽之氣上升於天,濁陰之氣下降於地。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咽喉相通,風氣與肝相通,雷氣與心相通,穀氣與脾相通,雨氣與腎相通。六條經脈如同河川,腸胃猶如湖海,九竅猶如水的通道,暴風好像雷電,邪氣逆向而行如同陽氣的作用。因此,治病如果不依照天體運行的規律,不用地的道理,那麼災害就會到來。邪風來勢迅猛,疾如風雨。所以善於治病的人,首先治療皮毛,其次治療肌膚,再次治療筋脈,然後治療六腑,最後治療五臟。

治五臟者,半生半死矣。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知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病所苦;觀權衡、視規矩,而知病所生;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則無過,以診則無失矣。

白話文:

想要治療五臟的疾病,就會遇到一半生一半死的情況。所以,天上的不正之氣,感知了就會傷害五臟;水穀的寒熱,感知了就會傷害六腑;地上的濕氣,感知了就會傷害皮肉筋脈。所以,善於使用針灸的人,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用右邊來治療左邊,用左邊來治療右邊,憑自己的認識來瞭解病情,以外表來瞭解內部,以區分病症的輕重緩急,發現細微的症狀就能知道嚴重的病情,在治療時就不會失敗。善於診斷的人,觀察臉色按脈搏,首先區別陰陽。審察清氣和濁氣,就知道症狀所在的部分;看呼吸,聽聲音,就知道患者的痛苦所在;觀察權衡,看規矩,就知道病症產生的緣由;按尺寸,看漂浮沉沒、滑膩澀滯,就知道病症產生的原因。這樣治療就不會過度,診斷就不會有疏漏。

故曰病之始起,可刺而已,其盛也,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形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白話文:

因此說疾病的初期,只要針刺就能見效了,疾病的盛期,只能等待自然衰退了。因此要趁著病情輕微的時候,就進行治療,乘著病情加重的時候,就減輕它,等到病情衰退的時候,就要適當的治療。形體虛弱的人,用補氣來溫暖他,精氣不足的人,用補益味道的東西來補養。病情嚴重的,要順應著病情,使其超越。病情輕微的,要啟發、引導,使病情消除。中氣滿盛的人,用瀉下法使內部通暢。有形體的,刺激形體,使其出汗。在皮部的,使之發汗而出。性情剛烈的人,按壓穴位,使其平靜。

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實宜掣之引之。陽從右,陰從左(《素問》作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是以春夏歸陽為生,歸秋冬為死,反之則歸秋冬為生。是以氣之多少逆順,皆為厥。有餘者,厥也。

白話文:

其實治療方法是,將病邪疏散瀉除。仔細辨別陰陽,以便區分病邪的性質。陽病治療的是陰,陰病治療的是陽。確定血氣是否充實,各守其位,血實應當發散瀉除之,氣實應當牽引緩和之。陽在右,陰在左(《素問》中寫作陽在左,陰在右)。老年人宜從上部治療,少年人宜從下部治療。因此,春季、夏季病氣歸屬於陽,病情加重而死亡;歸屬於秋冬則病情減輕而生長,反之則歸屬於秋冬而生長。因此,氣的多少和順逆,都可能引起厥症。有餘者,就出現厥症。

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氣上不下,頭痛癲疾,求陽不得,求之於陰(《素問》作求陰不審),五部隔無徵,若居曠野,若伏空室,綿綿乎屬不滿目。

白話文:

血氣向上不行,寒氣直達膝蓋,年齡少的一般秋冬死亡,年齡老的一般秋冬病情起發。元氣向上不行,導致頭痛和癲癇,求陽氣不得,求於陰氣(《素問》作“求陰不審”),五臟不受氣無徵象,好像處於曠野之中,好像臥在空曠的房間,長久沒有精神,好像沒看滿。

春三月之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陰陽皆絕,期在孟春。冬三月之病,病合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於春(《素問》作始春)。春三月之病,曰陽殺,陰陽皆絕,期在草乾。夏三月之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陽獨至,期在石水,二陰獨至,期在盛水。

白話文:

春天三個月的疾病,在自然規律上已經完全結束。草木與柳葉都已枯萎,陰陽二氣都已消失,季節則在早春。冬天的三個月的疾病,與陽氣相合的,到了春天的正月,脈象會有死亡的徵兆,這些都歸屬於春天(《素問》作始春)。春天三個月的疾病,稱為陽氣已盡,陰陽二氣都已消失,季節則在草木枯乾。夏天的三個月的疾病,至陰不會超過十天,陰陽二氣交接,季節則在溓水。秋天的三個月的疾病,陽氣三者皆起,不治自會安。陰陽二氣交合的,站立不能坐,坐下不能起。陽氣三者單獨出現,季節則在石水。陰氣二者單獨出現,季節則在盛水。

2. 正邪襲內生夢大論第八

黃帝問曰:淫邪泮衍奈何?岐伯對曰:正邪從外襲內,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榮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凡氣淫於腑,則夢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夢有餘於內,不足於外。曰:有餘不足有形乎?曰:陰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

白話文:

黃帝問道:淫邪之氣過度散佈該怎麼辦?岐伯回答說:正氣和邪氣從外面侵襲內在的臟腑,沒有固定的處所,反覆侵犯臟腑,不能固定在某個地方,跟隨氣血運行,與魂魄一起飄揚,使人睡不安穩而喜歡做夢。凡是氣淫亂於腑的,那麼夢境就會有超出外在、不足於內的情形;氣淫亂於臟的,那麼夢境就會有超出內在、不足於外的情形。黃帝問道:過剩和不足會有具體的表現嗎?岐伯回答說:陰氣過盛,那麼就會夢到涉過汪洋大海而恐懼;陽氣過盛,那麼就會夢到大火焚燒;陰陽兩氣都過盛,那麼就會夢到互相殘殺、毀傷。上身過盛,那麼就會夢到飛翔;下身過盛,那麼就會夢到墜落。

甚飽則夢予,甚飢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泣,恐懼飛揚。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怖。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而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器及奇物。客於肝,則夢見山林樹木。

白話文:

  1. 吃得太飽則夢裡會有人給予,吃得太餓則夢裡會有人索取。

  2. 肝氣旺盛則夢見發怒。

  3. 肺氣旺盛則夢見哭泣,恐懼而飛揚。

  4. 心氣旺盛則夢見喜笑及恐怖。

  5. 脾氣旺盛則夢見聽到音樂並身體沉重,手足無法舉起。

  6. 腎氣旺盛則夢到腰椎分開而無法相連。

以上這十二種旺盛的氣,到了一定程度瀉散出去則立馬痊癒。

  1. 如果邪氣侵犯了心臟,則會夢見山丘、煙火。

  2. 如果邪氣侵犯了肺,則會夢見飛翔,看到金屬器物和奇異事物。

  3. 如果邪氣侵犯了肝臟,則會夢見山林樹木。

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遊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見田野。客於小腸,則夢見聚邑行街(一作沖衢)。客於膽,則夢見鬥訟自刳。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胻,則夢行走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

白話文:

脾臟違和,夢中會看見山丘和澤谷,破舊的房屋和狂風暴雨。

腎臟違和,夢中會站在水邊,沉溺於水中。

膀胱違和,夢中會旅行和遊玩。

胃部違和,夢中會飲食進餐。

大腸違和,夢中會看見田園野地。

小腸違和,夢中會看見集市和街道。(另一種說法是走到十字路口)

膽臟違和,夢中會看見打架鬥毆,自殘身體。

生殖器違和,夢中會與人親熱。

脖子違和,夢中會被砍頭。

背部違和,夢中會行走困難,並住在幽暗的深山老林中。

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跪。客於胞䐈,則夢溲便利。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