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論婦人諸積形狀

準繩,云:《大全良方》分痃癖諸氣、疝瘕、八瘕、腹中瘀血、癥痞、食癥、血癥,凡七門(外有腸覃、石瘕、疝瘕三症,亦當與此條參看)。痃者,在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氣而成,如弦之狀,故名曰痃;癖者,僻在兩肋之間,有時而痛,故名曰癖;疝者,痛也,癖者,假也,其結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動也。八瘕者,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鱉瘕,積在腹內,或腸胃之間,與臟氣結搏堅牢,雖推之不移,名曰癥,言其病形可徵驗也。氣壅塞為痞,言其氣痞塞不宣暢也。傷食成塊,堅而不移,名曰食癥;瘀血成塊,堅而不移,名曰血癥。若夫腹中瘀血,則積而未堅,未至於成塊者也,大抵以推之不動為癥,推之動為瘕也。至夫疝與痃癖,則與痛俱,痛即現,不痛即隱,在臍左右為痃,在兩肋之間為癖,在小腹而牽引腰脅為疝。恐學者一時難了,未免淆亂,故總敘而條析之。(按七門之中,而瘕有八,其疝氣或聚或散,痃癖之與痛俱見,下痛則隱,亦可與癖並穩,則八瘕之外,又有三積矣。又男子為七疝,女為瘕,則疝與瘕亦可同經,男與女亦有同病。是瘕不止於八也,痞一癥二,曰血曰食,而不言及痰飲何也?蓋痞氣之中,未嘗無飲,而血癥食癥之內,未嘗無痰。則痰食血,又未有不先因氣病而後形病也。故消積之中,當兼行氣、消痰、消瘀之藥為是)

白話文:

準則:

《大全良方》將疾病分為痃癖諸氣、疝瘕、八瘕、腹中瘀血、癥痞、食癥、血癥,一共七類。(此外還包括腸覃、石瘕、疝瘕三症,也應與本條目參照。)

痃:發生在靠近肚臍左右的腹部,有一條肌腱狀的脈絡疼痛,大的像手臂,小的像手指,是由氣血造成,狀如弓弦,因此稱為痃。

癖:發生在兩肋之間,有時疼痛,因此稱為癖。

疝:疼痛。癖:假借。疝瘕是浮假而疼痛,推動後才會有動作。

八瘕:黃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鱉瘕,積聚在腹中或腸胃之間,與臟腑之氣結成塊,堅固牢固,即使推動也不會移動,稱為癥,表示這種疾病的形式可以徵驗。

氣壅塞阻滯就稱為痞,表示氣痞滯不通暢,不宣暢。

因吃壞食物而形成塊狀,堅硬而不能移動,稱為食癥。

瘀血成塊,堅硬而不能移動,稱為血癥。

至於腹中瘀血,是積聚而成,而不是堅硬的尚未形成塊狀的。

總之,以推動不能移動的為癥,推動能移動的為瘕。疝與痃癖是同時發生的疼痛,有疼痛即出現,不痛就隱藏起來,在肚臍左右是痃,在兩肋之間是癖,在下腹部牽引腰脅的是疝。

擔心學習的人一時難以弄清楚,容易混淆,因此總括說明再條列分析。(註:七種疾病中,瘕有八種,其疝氣有時會聚集或分散,痃癖與疼痛同時發生,疼痛時就隱藏起來,也可以與癖並穩,那麼除了八瘕之外,還有三種積聚的疾病。另外男性患了七種疝氣,女性患瘕,疝與瘕亦可同經,男性與女性亦有相同的疾病。因此瘕不止於八種,痞中包含兩種癥,一種是血癥,一種是食癥,而不提痰飲又是為什麼呢?其實痞氣之中,沒有飲的情況很少,而血癥食癥之中,沒有痰的情況也很少。所以痰食血三種情況,沒有不先因氣病而後形病的情況。因此消除積聚的治療中,應同時進行行氣、消痰、消瘀的藥物纔是正確的。)

2. 論婦人八瘕所因

病源曰:八瘕者,皆胞胎生產,月水往來,血脈精氣不調之所生也。腎為陰,主開閉,左為胞門,右為子戶,主定月水,生子之道。胞門子戶,主子精神氣所出入,合於中黃門,玉門四旁,主持關元,禁閉子精。臍下三寸,名曰關元,主藏魂魄,婦人之胞,三焦之府,常所從止。

白話文:

病源說:八種婦科疾病,都是由於胞胎生產、月經往來、血脈精氣不調而引起的。腎屬陰,主開閉,左側為胞門,右側為子戶,主管月經的運行和生育。胞門子戶,主管子精神氣的出入,與中黃門、玉門四旁相交,主持關元,閉禁子精。臍下三寸,名叫關元,主管藏魂魄,婦女的胞,三焦之府,常常是精氣停留的地方。

然婦人經脈俞絡合調,則月水以時來至,故能生子而無病。婦人榮衛經絡,斷絕不通,邪氣便得往來,入合於臟,若生血未盡而合陰陽,即使婦人血脈攣急,小腹重急,支滿胞脅,腰背相引,四肢痠痛,飲食不調,結牢惡血不除,月水不時,或月前月後,因生積聚,如懷胎狀。

白話文:

如果女性經絡順暢,月經就會按時到來,也就沒有了疾病,就可以懷孕生子。如果女性的榮衛經絡不通暢,邪氣就會出入,進入臟腑,如果血氣還沒有完全產生就和陰陽相遇,就會使得女性經血急迫,小腹脹滿疼痛,子宮和脅部脹滿,腰背疼痛,四肢痠痛,飲食不調,瘀血凝結不能排除,月經週期紊亂,有時提前,有時延後,因此會形成積聚,就像懷孕一樣。

邪氣甚盛者,令人恍惚,多夢,寒熱,四肢不欲動,陰中生氣,腫內生風,甚者小便不利,苦痛如淋狀,面目黃黑。歲月久,即不復生子也。

白話文:

邪氣特別盛的人,會讓人恍惚、多夢、寒熱交替,四肢不想動,陰中生長氣,腫脹裡面生長風,嚴重的時候小便困難,痛苦就像淋病一樣,臉色發黃發黑。時間久了,便不能生育了。

黃瘕者,婦人月水始下,若新傷墮,血氣未止,臥寢未定,五臟六腑虛羸,精神不足,因向大風便利,陰陽開闔,關節四邊,中於風濕,氣從下上,入於陰中,稽留不去,名為陰虛,則生黃瘕。

白話文:

黃瘕:婦女月經初潮後,如果在經期受到新的損傷,導致血氣未止、臥牀不起、五臟六腑虛弱、精神不足,這時如果受到大風的侵襲,導致陰陽失調、關節四肢受到風濕的侵襲,氣從下而上進入陰中,稽留在體內不去,就會導致陰虛,從而形成黃瘕。

黃瘕之聚,令人苦四肢寒熱,身重淋露,臥不欲食,左脅下有氣結牢,不可得抑,若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產,小腹急,下引陰中如刺,不得小便,或時寒熱,下赤黃汁,令人無子。當刺關元、氣衝,行以毒藥,瘕下即愈。

白話文:

黃色的瘕塊聚集,令人煩惱四肢寒熱交替,感到身體沉重,淋露(一種皮膚病)也會出現。臥著不想吃東西,左脅下有氣結,牢固地結在一起,不能緩解。如果腰背相引疼痛,月經不順,令人不孕。小腹感到急迫,向下引導陰中如刺痛,不能小便。有時候寒熱交替,排出赤黃色的汁液,令人無子。應當刺灸關元和氣衝穴,行以毒藥,瘕塊就會消除了。

青瘕者,婦人新產,未滿十日,起行,以浣洗太早,陰陽虛,玉門四邊皆解散,子戶未安,骨肉皆痛,手臂不舉,飲食未復,內臟吸吸,又當風臥,不自隱蔽,若居濕席,令入苦寒洒洒入腹,煩悶沉淖,惡血不除,結熱不得散,則生青瘕。

白話文:

青瘕:產婦剛生產完,未滿十天,就起來走動,又過早地洗滌身體,導致陰陽虛弱,玉門四邊(子宮頸)鬆弛,子宮還沒有恢復,所以骨肉疼痛,手臂無法舉起,飲食也不能恢復,內臟受寒。如果產婦在生產後又受風臥,不注意保暖,或者睡在潮濕的蓆子上,導致寒氣進入體內,腹中發寒,煩悶難受,惡血無法排出,熱氣無法散發,就會形成青瘕。

聚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膂,上與肩胛,腰下攣急,腹下有氣起,喜唾,不可多食,四肢不欲動搖,手足腫,面目黃,大小便難,其後月水為之不通利,或不復禁,狀如崩中,此自過所致,令人少子。療之當刺胃管,行以毒藥有法,瘕當下即愈。

白話文:

虛實交錯,分別囤積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脊,上貫通肩胛,腰部以下急促攣縮,腹部有氣體上升,喜歡吐唾沫,不能多吃東西,四肢不願移動,手腳腫脹,臉色發黃,大小便困難,隨後月經不順暢,或不再規律,狀似崩漏,這是自己過度所致,容易導致生育減少。治療時應針刺胃管,依照方法使用毒藥治療,實症積聚就可以立即痊癒。

燥瘕者,婦人月水下,惡血未盡,其人虛憊,而以夏月熱行疾步,若舉重移輕,汗出交流,氣血未平,而卒以恚怒,致腹中猥咽不泄,經脈攣急,內結不舒,煩懣少力,氣上達,胸膈背膂,少腹壅急,月水與氣俱不通利,而反以飲清快心,月水橫流,溢入他臟不去,有熱則生燥瘕之聚,大如半杯,上下腹中,苦痛連兩脅,下上引心而煩,害飲食,欲嘔吐,胸及腹中不得太息,腰背汗重,喜臥盜汗,足酸削,久立而痛,小便失時,忽然自出,若失精,月水閉塞,大便澀難。病如此者,其人少子,療之以長針,按而刺之法度,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

白話文:

燥瘕症是婦女在月經期間,惡露沒有排盡,身體虛弱,在炎熱的夏天裡,急走快走,或舉重抬輕物,導致汗出如雨,氣血未平,突然因生氣發怒,導致腹中悶堵不暢,經脈抽搐急迫,內部結塊不能舒緩,煩躁不安,體力不足,氣往上衝,胸膈背後,小腹壅塞急迫,月經與氣血都不通暢,反而喝涼水來舒暢心情,月經橫流,溢入其他臟腑而無法排出,有熱氣則會產生燥瘕之症,腫塊大如半杯,上下腹疼痛,疼痛連接兩側肋骨,往上牽引到心臟而感到煩躁,影響飲食,想要嘔吐,胸口和腹中無法順暢呼吸,腰背部汗水很多,喜歡躺著盜汗,腳痠痛無力,站久了會疼痛,小便失禁,忽然自己流出來,好像失精一樣,月經閉塞,大便乾燥難以排出。患有此病的人,大多生育較少,治療方法是用長針,按照針灸的規律刺入,並使用毒藥,燥瘕之症就會立刻痊癒。

血瘕者,婦人月水新下,未滿日數而中止。因飲食過度,五穀氣盛,溢入他臟,若大飢寒,吸吸不足,呼吸未調,而自勞動,血下未定,左右走腸胃之間,留絡不去,內有寒熱,與月水合會,為血瘕之聚,令腰痛,不可俯仰,橫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小腹裡急苦痛,背膂疼,深達腰腹下攣,陰里若生風冷,子門僻,月水不時,乍來乍不來。此病令人無子,療之,瘕當下即愈。

白話文:

血瘕病是指婦女月經剛來,還未滿規定天數就停止了。由於飲食過量,五穀之氣旺盛,溢入其他臟腑;或者是大飢寒,吸吸不足,呼吸未調,而自身勞動過度,月經下而未定,在左右走腸胃之間,停滯在經絡中不去,內有寒熱,與月經相合,形成血瘕聚集,導致腰痛,不能俯仰,橫骨下有積氣,牢固如石頭,小腹裡急苦痛,背膂疼痛,深達腰腹,下腹攣急,陰道裡面好像有風寒,子宮閉塞,月經不規律,時而來時而不來。這種病使人沒有孩子,治療它,血瘕應該立即排出即可痊癒。

脂瘕者,婦人月水新來,若生未滿三十日,以合陰陽,絡脈分,胞門傷,子戶失禁,關節散,五臟六腑,津液流行,陰道瞤動,百脈關樞四解,外不見其形,子精與血氣相遇,犯禁,子精化不足成子,則為脂瘕之聚,令人肢滿裡急,痹引少腹重,腰背如刺狀,四肢不舉,飲食不甘,臥不安席,左右走腹中切痛,時瘥時甚,或時少氣頭眩,身體解㑊,苦寒惡風,膀胱脹,月水乍來乍去,不如常度,大小便血不止。如此者,令人無子,療之當刺以長針,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

白話文:

蛇瘕是指,婦女月經過後不久,又恰逢閉經期間,胞門子戶受到勞傷,陰陽失衡,經脈氣血流通障礙。

狐瘕者,婦人月水當日數來,而反悲哀憂恐,若似遠行,逢暴風疾雨雷電驚恐,衣被沉濕,疲倦少氣,心中恍惚未定,四肢懈惰情振寒,苦寤寐氣絕、精神遊亡,邪氣入於陰里不去,則生狐瘕之聚,食人子臟,令人月水閉不通,小腹瘀滯,胸膈腰背痛,陰中腫,小便難,胞門子戶不受,男精不藏,氣盛令人嗜食,欲嘔喜唾,多所思,如有身狀,四肢不舉。

有此病者,終身無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療,以長針急持刺之,行以毒藥有法,瘕當下即愈。

蛇瘕者,婦人月水已下新止,適閉未復,胞門子戶勞傷,陰陽未平,榮衛分行。若其中風,暴病羸劣,飲食未調;若起行當風,及涉泥途,因沖寒太早,若坐濕地,名陰陽亂,腹中虛;若遠行道路,飲汙井之水,食不潔之食,吞蛇鼠之精,留絡不去,因生蛇瘕之聚。上食心肝,長大其形如膝,在臍上下,還絞左右脅,不得吐氣,兩股脛間苦疼,少腹多熱,小便赤黃,膀胱引陰中孿急,腰目俱痛,難以動作,喜發寒熱,月水或多或少。

如果這個時候受到風寒,或因暴病羸弱而飲食不當;或者,正值月經期間整路行走,涉水過河,又因沖洗過早;或者,坐臥潮濕之地,導致陰陽混亂,腹中空虛;或者,遠行途中飲用不潔之水,食用不潔之食,導致蛇鼠精氣入侵人體,留結在經絡中無法排出,就容易產生蛇瘕病。

蛇瘕病症狀:

上食心肝,蛇瘕逐漸長大,形狀像膝蓋一樣大,位於肚臍上下,還絞痛左右脅肋,呼吸困難,兩腿小腿疼痛,小腹發熱,小便赤黃,膀胱引發陰部痙攣,腰部和眼睛都疼痛,做事困難,容易發寒發熱,月經時多時少。

有此病者,不復生子,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療之有法,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

鱉瘕者,婦人月水新至,其人劇作疲勞,汗出衣服潤濕,不以時去之,若當風睡,足踐濕地,恍惚覺悟,庶立未安,顏色未平,復見所好,心為之開,魂魄感動,五內脫消。若入水浣洗沐浴,不以時出,而神不守,水精與邪氣俱入,至三焦之中幕,玉門先閉,津液妄行,留絡不去,因生鱉瘕之聚,大如小柈,令人小腹內切痛,惡氣左右走,上下腹中苦痛,苦存若亡,持之躍手,下引陰里,腰背亦痛,不可以息,月水不通,面目黃黑,脫聲少氣。

白話文:

若得此病,使人斷子絕孫,其毒瘡生長手腳,成形之後就會殺人,未成形時尚可醫治,治療有法度,用長針刺治它,再用毒藥塗抹,腫毒當下就會痊癒。

有此病者,令人絕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療有法度,以長針按療之,行以毒藥,瘕當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