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鑾

《幼科類萃》~ 卷之十四·風癇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風癇門 (2)

1. 論五癇

三因云古方有五癇、五臟癇、六畜癇等名,證不同,難於備載。別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以馬屬在午,手少陰君火主之,故其病應於心。二曰羊癇,作羊叫聲,以羊屬未,足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以雞屬酉,足陽明燥金主之,應乎胃。

白話文:

三因書中說,古代有五癇、五臟癇、六畜癇等名稱,症狀不同,很難一一記載。別錄中有五癇的證狀:第一種是馬癇,發作時會像馬一樣嘶鳴,因為馬屬午,手少陰君火主之,所以這種病症應於心。第二種是羊癇,發作時會像羊一樣叫,因為羊屬未,足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脾。第三種是雞癇,發作時會像雞一樣叫,因為雞屬酉,足陽明燥金主之,應乎胃。

四曰豬癇,作豬叫聲,以豬屬亥,手厥陰心包主之,應乎右腎。五曰牛癇,作牛吼聲,以牛屬醜,手太陰濕土主之,應乎肺。此五癇應乎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乃蘇。各隨所感,施以治法。

白話文:

四類叫做豬癇,患者會發出豬叫聲,因為豬對應亥,由手厥陰心包主導,它與右腎相應。第五類叫做牛癇,患者會發出牛吼聲,因為牛對應醜,由手太陰濕土主導,它與肺臟相應。這五種癇症與五種家畜相應,也與五臟相應。發作時會頭暈目眩,顛倒翻騰,嘴和眼睛互相拉扯,眼中向上翻,手腳抽搐,背脊僵直,經過一段時間才會甦醒。各依據患者的感受,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法。

錢氏云:凡治五癇,皆隨臟治之。每藏各一獸。犬癇反折上竄,犬叫肝也。羊癇目瞪吐舌,羊叫心也。牛癇目直視腹滿,牛叫脾也。雞癇驚眺反折手縱,雞叫肺也。豬癇如屍吐沫,豬叫腎也。五癇重者死,病後甚者亦死。輕者五色丸主之。

白話文:

錢氏說,治療五種癲癇,都應根據臟腑進行治療。每一個臟腑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動物。肝癇:像狗一樣痙攣發作,並發出狗叫聲。心癇:眼睛發直,舌頭吐出,並發出羊叫聲。脾癇:眼睛直視、腹部脹滿,並發出牛叫聲。肺癇:驚恐、驚跳、痙攣、手腳抽搐,並發出雞叫聲。腎癇:像死屍一樣,吐出泡沫,並發出豬叫聲。五種癲癇中,病情嚴重的會死亡,病情較輕的可以用五色丸來治療。

按千金方敘六畜癇曰馬、曰牛、曰羊、曰豬、曰犬、曰雞,並不以六畜分屬五臟。今三因所因五癇無犬癇一證。錢氏敘五癇一證無馬癇一證。二書以五獸分配五臟名各不同,俱不可知其所由然也。三因雖有馬犬癇及五臟有胃無腎之說,亦難據憑,無所載焉。又按丹溪云:五癇雖有分配五臟之說,於經既無所據,而治法亦未見有五者之分,而所以不必分五也。

白話文:

根據《千金方》中的說法,六畜癇包括馬癇、牛癇、羊癇、豬癇、犬癇、雞癇,並沒有將六畜分別歸屬於五臟。現在《三因》中所述的五癇症狀中,沒有犬癇這一條。錢氏《百病源流論》中所述的五癇症狀中,也沒有馬癇這一條。這兩本書中所述的五種動物分別歸屬於五臟的名稱,各不相同,都無法確定依據是什麼。雖然《三因》中提到了馬癇和犬癇,並且提到五臟中有胃而沒有腎,但由於缺乏記載,難以作為依據。另外,根據丹溪提出的說法,五癇雖然有分配五臟的說法,但在經典中並沒有依據,而且在治療方法上也沒有看到有五種不同的分法,因此不必分為五種。

2. 論癇治法

仁齋曰:小兒之惡候也。蓋小兒血脈不斂,氣骨不聚,為風邪所觸,為乳哺失節,停結癖積而得之。其候神氣拂鬱,瞪眼直視,面目牽引,口噤涎流,腹肚脹脝,手足搐掣,似死似生,或聲或啞,或項背反張,或腰脊強直,但四體柔弱。發而時醒者為癇。若一身強硬,終日不醒,則為痓症矣。

白話文:

仁齋說:這是小兒的惡候。由於小兒血脈不斂,氣骨不聚,受到風邪侵襲,乳哺失節,停滯結癖所致。它的症狀是精神鬱悶,瞪大眼睛直視,面部抽動,口緊閉流涎,腹部脹滿,手足抽搐,似死似生,有時有聲音,有時啞聲,有時頸背反張,有時腰脊僵直,但四肢柔軟。發作時而醒來的是癇。如果全身僵硬,整天不醒,這就是痓症了。

大概血滯心竅,邪氣在心積驚成癇。通行心經,調平血脈,順氣豁痰,乃其要也。假令小兒有熱有痰,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驚悸,此皆發癇之漸。即以紫霜丸導之,時間量與紫霜丸減其盛氣,則無驚風癇釣之患。癇證方萌,耳後高骨間必有青紋紛紛如線,見之則為瓜破,須令出血,啼叫尤得氣通。

白話文:

大致是血氣堵塞了心神,邪氣積聚在心中,驚嚇成了癲癇。打通心經,調和血脈,疏通氣血,化掉痰濕,這是其中的關鍵。假如小兒有發熱有痰,不願意吃奶,睡眠不安,經常驚悸,這些都是癲癇發作的前兆。立刻用紫霜丸進行引導,及時適量地用紫霜丸來抑制強盛的病氣,那麼就不會有驚風癲癇的發作。癲癇的症狀剛開始萌發時,耳後高骨之間一定會有青色的紋路紛紛如線,看到這種情況就叫做瓜破,必須讓他出血,啼哭才更加能夠疏通氣血。

諸癇發不能言者,蓋咽喉為氣之道路,風傷其氣,以掩聲音道路之門,抑亦血滯於心,心竅不通所致耳。南星炮為末,雄豬膽汁調和,少許啖之,輒效。若夫錢氏五癇丸南星散,以菖蒲煎湯調下,甘遂豬心湯蘇合香丸一丸,皆治癇之要藥也。

白話文:

患了各種癲癇,不能說話的,是因咽喉是氣體流通的道路,風寒侵襲了氣體,阻塞了聲音流通的道路,或也因血流阻塞在心臟,心竅不通造成的。將南星炙成藥粉,用雄豬膽汁調和,少量服用,即有效果。如果加上錢氏五癇丸跟南星散,用菖蒲煎湯調下,再喝甘遂豬心湯,並且服用蘇合香丸一丸,都是治療癲癇的重要藥物。

按:癇病古方,或云風癇,或云驚癇,或云顛癇。由此疾與中風顛狂,急慢驚,或因聞犬聲而得。蓋小兒神尚弱,驚則神不守舍,舍空則痰涎歸之。或飲食失節,脾胃有傷,積為痰飲,以致痰迷心竅。而作者治法當尋火尋痰。而前人多用鎮墜清心之藥,固可以治熱,可以清痰。

白話文:

註解:癲癇病的古方,有的人把它叫做風癇,有的把它叫做驚癇,有的把它叫做癲癇。這種疾病與中風、癲狂、急性慢性的驚嚇,或者因為聽到狗叫聲而得的驚嚇有關。小孩神志還很弱,受到驚嚇就魂不守舍,魂魄離開了身體,痰涎就會乘虛而入。或者飲食不節制,損傷了脾胃,積成了痰飲,以至於痰迷心竅。而治療的方法應該先找出是火還是痰。前人大多用鎮靜安神清心的藥,這樣可以治療熱症,也可以清除痰飲。

若有頑痰膠固者,此藥未易驅逐。在上者必用吐,吐後方宜服此藥。有痰實在裡者,亦須下之,隨病輕重而用之也。或曰:癇有陰陽何也?予曰:此與急慢驚者可同論也。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痰有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聞驚亦自作也。宜用寒涼以攻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頑固稠粘的痰,這服藥不容易將它驅除。痰在上的,一定用吐法,吐出痰後方可服此藥。有痰實在裡面的,也要用下法,視病情的輕重而採用。有人問:瘈症有陰陽之分,這是什麼意思?我說:瘈症可以與急慢驚風相提並論。陽瘈症不是由於吐、下引起的,是由於痰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聽到強烈驚嚇的聲響而發作。如果熱盛,即使沒有聽到驚嚇的聲響,也會自己發作。宜用寒涼藥攻治。

陰癇亦本於痰熱所作,醫以寒涼藥攻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若曰:不因壞證而陰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裡虛弱,臟腑深淺而言。癇病豈有陰寒者哉?

白話文:

陰癇也是因為痰熱引起的,醫生用寒涼藥物攻得太過,損傷脾胃,變成陰,應該用溫和補胃燥痰的藥物。如果說:不是因為壞證而有陰陽之分,那麼是指痰熱所侵犯的表裡虛弱,臟腑深淺而言。癲癇病怎麼會有陰寒的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