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見形證治歌

(凡一十八首,共一十八方)

發熱三朝痘出稀,方為毒淺吉之機。先期痘甚渾無制,過此多因血氣微。

凡痘發熱三日而出,常期也。出而稀者,不須服藥。如發熱一二日即出者,此毒氣太甚,衝擊榮衛,一齊湧出,難以制服,大凶之象,必欲治之,不過消毒救里,使無陷伏耳,宜消毒快斑湯

白話文:

痘疹一般在發燒三天後才發作,這屬於正常情況。發作時如果稀疏,一般不需要吃藥。如果發燒一兩天就發作了,說明毒氣太盛,衝擊了人體的氣血,一齊湧出來,很難控制,是一種凶兆。如果想治療,要及時使用消毒快斑湯來排毒和保護身體,防止痘疹留下後遺症。

如過期四五六日始出,此血氣本虛,不能載毒使出,當補中托裡發表,宜增損八物湯

白話文:

如果過去了四個整日還發不出來,說明這個人的血氣本來就虛,不能夠把毒素帶出來發散,這時候應補中益氣,託裡宣通,可以用增損八物湯。

痘出遲遲有數般,皮膚閉塞屬風寒。裡虛吐瀉宜分治,痘壅三焦治卻難。

凡痘出有常期。若應出不出,或外感風寒,六腑閉塞,不能即出,其證頭眩身痛,發熱無汗,喜蓋覆猥倚懷中,此惡風寒之象也,當發散之,宜加味參蘇飲。若曾經吐瀉,裡虛不能快出,宜加減調中湯

白話文:

痘瘡都有固定的發作週期。如果應該出現的時候沒有出現,可能是因為外感風寒,六腑閉塞,痘瘡無法及時出來。此時的症狀是頭暈身痛、發熱無汗、喜歡蓋著被子,依賴懷中取暖,這是畏寒的表現。應該發散風寒,服用加味參蘇飲。如果曾經嘔吐腹瀉,內臟虛弱,痘瘡不能快速出來,應該服用加減調中湯。

如發熱煩躁,狂妄大渴,唇燥舌裂,此毒氣壅並,留而不泄。毒火鬱於三焦,榮衛不行,上下不通而死矣。

應期不出事如何?發表諸方切忌訛。腹脹便堅煩躁甚,消斑承氣理沉疴。

凡痘疹應出不出,或外感風寒,內虛吐瀉,治各不同。如前參蘇飲調中湯敗毒散葛根湯之類,皆良法也。若熱甚腹脹氣粗,煩躁悶亂,大便秘結,此毒火內蓄,急以消斑承氣湯解之。

白話文:

凡是痘疹應該出現而沒有出現,或是外感風寒、內部虛弱、吐瀉,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像前面所提到的參蘇飲、調中湯、敗毒散、葛根湯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如果發熱很嚴重、腹部脹氣很粗、煩躁、悶亂、大便祕結,這是毒火在體內蓄積的徵兆,應該趕快用消斑承氣湯來解除。

痘出身涼吉可期,如逢熾熱覆明夷。終朝漸密無空隙,怪證叢生必定疑。

痘瘡之熱,毒火為之。未出之先,毒火在內,故發熱於外:既出之後,其毒發外,熱當盡退,毒本輕而痘亦稀也。若痘既出,熱仍不退,是毒積於中,未可為輕,急用解肌化斑升托之。服藥後熱漸退,方可言吉;更不退,其痘累累而出,痘空中始雖稀而終朝漸密,最怕生出他證,或狂妄,或泄瀉,或腹痛,或搔瘡,或失聲,或錯喉乾嘔,或喘促黑陷,皆不可治。

白話文:

痘瘡的發熱,是由毒火引起的。在痘瘡未出之前,毒火在體內,所以會在體外發熱:一旦痘瘡長出之後,其毒發於體外,熱症應當完全退去,病情原本較輕,痘瘡也會稀少。如果痘瘡已經長出,熱症仍然不退,表示毒還在體內堆積,不可輕視,必須趕快使用能解肌化斑、升發陽氣的藥物。服藥後熱症逐漸退去,這纔算是好轉的徵兆;如果熱症還是不退,痘瘡就會層層疊疊地長出來,最初痘瘡雖然稀疏,但一整天過去後就會逐漸密集,最怕的是產生其他症狀,例如胡言亂語、腹瀉、腹痛、抓傷瘡口、失聲、喉嚨疼痛乾嘔、喘促、發黑陷沒,這些都無法治療。

出現先觀面部中,其間凶吉最難通。繞唇夾頰方為吉,額上眉心未可逢。

人之面部,五臟精華皆見於此。故左頰屬肝木,右頰屬肺金,頦屬腎水,鼻屬脾土;又正額太陽脈之所會,唇頰陽明脈之所經,兩耳旁少陽之所過。痘為陽毒,故隨陽位而見於面。但陽明胃與大腸,積陳受汙,氣血俱多,先於其部出現者吉;若太陽則水火交戰之位,少陽則木火相併之沖,若於其位出現者凶。不但出形忌於正額眉間,耳之前後,凡起灌收靨,但從此處先者,皆逆象也。

白話文:

人臉上能反映五臟的精華。左臉頰屬於肝木,右臉頰屬於肺金,下巴屬於腎水,鼻子屬於脾土。額頭是太陽脈會合的地方,嘴脣和臉頰是陽明脈經過的地方,耳朵旁邊是少陽脈經過的地方。痘痘是陽毒造成的,所以會出現在臉上的陽位。但是,陽明胃和大腸,積聚陳腐的汙垢,氣血都很多,痘痘先出現在這裡是吉兆。如果痘痘出現在太陽穴,這是水火交戰的地方,如果痘痘出現在少陽經,這是木火相併的沖剋,都是凶兆。痘痘不應該出現在額頭中間、眉毛之間、耳朵前後,凡是從這些地方先長出來的,都是不吉利的徵兆。

頭為元首稱至尊,更有咽喉闔闢門。若使痘瘡多出此,矇頭鎖項受災連。

經曰:頭者,精明之府。五臟精華皆現於面,至尊至貴,不可凌犯者也。咽者,胃脘水穀之道路,主納而不主出;喉者,肺管呼吸之往來,主息之出入。人非此則水穀絕,呼吸廢而死矣,故謂闔闢之門。痘瘡最要頭項稀少,如頭面多者,謂之矇頭;咽喉多者,謂之鎖項。矇頭則視聽昏廢,神明失居;鎖項則內者不出,外者不入。

白話文:

典籍上說,頭部是精明的所在,五臟精華都會表現在臉上,是身體中最尊貴的部分,不可輕易傷害。咽喉是胃部和食道輸送食物的通路,主要負責吞嚥而不負責吐出;喉嚨是肺部呼吸的通道,主要控制呼吸的進出。人如果沒有頭部,水穀就無法吸收,呼吸就會停止而死亡,所以頭部被稱為闔闢之門。痘瘡最重要的是要頭部和脖子上的痘瘡稀少,如果頭部和臉上痘瘡過多,就稱為「蒙頭」;咽喉上痘瘡過多,就稱為「鎖項」。蒙頭會使視力、聽力下降,神智不清;鎖項會使體內的水穀無法排出,體外的空氣無法進入。

正所謂神出則機息,氣止則化絕,死之兆也。

頭面胸前痘欲稀,四肢雖盛毒猶微。渾身碎密多惆悵,疏解當知發散機。

頭面諸陽之會,胸前諸陽之聚,臟腑受氣之區。陳氏曰:痘疹輕者,作三四次出,頭面稀少胸前無,以清陽之分不可濁亂也;至於四肢,雖為陽之本,乃身之役使,卒伍卑賤之職,故不畏其多也。若遍身稠密瑣碎,急為解毒,疏通榮衛,令氣得其均,血得其活,一齊起發,庶無干枯黑痿之變,用疏毒快斑湯,隨證加減而調之。

白話文:

頭部和麪部是諸陽相會的地方,胸部是諸陽會聚的地方,是臟腑接收氣血的部位。陳氏說:痘疹輕微的,生長三四次便退,頭部和麪部的痘疹稀少,胸部沒有痘疹,這是因為清陽的力量不能被濁氣擾亂。至於四肢,雖然是陽氣的根本,但卻是身體的僕役,是低賤的職務,所以不擔心痘疹會生長很多。如果痘疹遍佈全身,十分密集,必須趕快解毒,疏通榮衛之氣,讓氣血得到調和,血脈得到滋潤,痘瘡一起發出來,就不會有乾枯、發黑、消瘦的變化,可以使用疏毒快斑湯,根據病情加減藥物來調節。

痘瘡磊落不須防,叢聚相黏定見傷。蠶殼蛇皮生不久,蚤斑蚊跡禍難量。

凡痘瘡初出,須看相去遠近。若相去三五寸一粒者,輕證也,一二寸者頗密,如二三成叢者,必密而重,其候多變癢塌。如蠶之殼、蛇之皮者,此氣至而血氣不隨也,當行氣補血,宜祛風勻氣散;如蚤之斑,蚊之跡者,此血至而氣不隨也,當涼血補氣,宜參耆和氣飲

白話文:

當痘瘡剛出現時,必須看痘瘡之間的距離遠近。如果痘瘡之間的距離有 3-5 英寸,那麼病情較輕;如果痘瘡之間的距離只有 1-2 英寸,那麼痘瘡較密集;如果 2-3 個痘瘡聚集在一起,那麼痘瘡非常密集且病情嚴重。這種情況下,痘瘡通常會出現癢塌的症狀。

如果痘瘡像蠶的殼或蛇的皮,那麼這是由於血氣沒有跟上氣的緣故。這種情況下,需要行氣補血,可以使用祛風勻氣散來治療。如果痘瘡像跳蚤斑點或蚊蟲叮咬的痕跡,那麼這是由於氣沒有跟上血的緣故。這種情況下,需要涼血補氣,可以使用參耆和氣飲來治療。

一出形來豔色嬌,定知皮嫩氣虛枵。溶溶破損生難久,個個成漿喜氣饒。

痘瘡出形,如平日正色者吉。痘色帶豔而赤,其後多皮嫩易破,癢不可救。但見帶豔,即防後日癢塌之變,早用疏風固表消毒之藥,使血氣充實,邪火漸退,正氣不虧,光壯干收,如期不亂可也,宜固陽散火湯,解毒固表。

白話文:

當痘瘡出現形狀時,如果像平日正常的膚色,那麼是吉兆。痘瘡的顏色鮮豔而紅,以後皮膚嫩而不堅固,容易破,奇癢無比,無法控制。一旦痘瘡顏色鮮豔,就要預防以後發生痘瘡萎縮、塌陷的情況。及早使用疏散風寒、鞏固體表、消毒的藥物,使血氣充實,體內邪火逐漸消退,正氣不虧損,痘瘡就會光澤飽滿,乾枯收斂,如期結痂,無需擔憂。此時宜服用固陽散火湯,以解毒和鞏固體表。

最怕頭焦踓色封(踓音陶,青黑色也),又愁皮嫩水溶溶。頭焦變黑多歸腎,皮嫩須防癢塌攻。

痘瘡初出,所喜明潤而鮮,堅實而厚。若頭焦帶黑,此毒在血分,不急治之,則變黑歸腎而難救矣。宜涼血解毒湯解散血中之邪。若皮嫩囂薄,此毒在氣分,不急治之,則癢塌而死。宜加味固陽散火湯

白話文:

痘瘡初出時,最理想的情況是呈現出明亮潤澤、鮮明,堅實而厚實的狀態。如果痘瘡的頭部焦黑帶黑,這表示毒氣已經侵入血分,如果不趕緊治療,就會變成黑色並歸入腎臟,到時就很難救治了。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涼血解毒湯,以解散血液中的邪氣。如果痘瘡的皮膚柔軟而薄,表示毒氣在氣分,如果不趕緊治療,就會發癢塌陷而死亡。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加味固陽散火湯。

痘瘡切要解咽喉,喉痹咽瘡毒火浮。但恐一朝封管籥,鎖喉聲啞枉營謀。

凡痘瘡未有咽喉不痛者,如煙囪之狀,火焚於下,炎升於上,宜乎作痛。宜鼠黏子湯,外用一聖散吹之。

白話文:

凡是患痘瘡的人,沒有不覺得咽喉疼痛的,就像煙囪一樣,火在下面焚燒,熱氣往上冒,理應會感到疼痛。適合服用鼠黏子湯,外用一聖散吹敷。

惟恐斑瘡入眼中,膏煎黃柏妙無窮。但觀眼內多紅赤,急瀉心肝免損瞳。

痘瘡之毒,第一防眼,所以古人用護眼之法,其濾深矣。宜黃柏膏塗之。

若眼內有紅筋縈纏,或眼腫閉,多生眵淚,急瀉心肝之火,宜蟬花散清解之。

白話文:

如果眼睛內有紅血絲纏繞,或者眼睛腫脹閉合,經常流眼淚,就要趕快瀉去心肝的火氣,可以用蟬花散來清解。

痘瘡只出一般奇,斑疹相參最不宜。消疹化疹宜急解,倘仍不解勢傾危。

錢氏曰:痘只一樣為善。若已現形,間有碎密如芥子者,此夾斑也,皮內鮮紅成塊,此夾疹也。皆毒火熏爍於內,故使斑瘡夾出於外,急宜解毒,使斑瘡消散,痘得獨成。宜荊防解毒湯消散之。

白話文:

錢氏說:天花只有一種纔是好的。如果已經出現症狀,偶爾有碎小密集如芥子一樣的,這是夾斑;皮膚裡面鮮紅成塊的,這是夾疹。都是毒火在體內燻烤,所以使斑點和瘡一起從外面發出來,急應解毒,使斑點和瘡消散,痘瘡才能單獨形成。應該用荊防解毒湯來消散。

痘標才見兩三窠,爬搔渾身瘙癢多。此是火邪留腠理,急清風火證應瘥。

凡痘初出之時,遍身作癢,爬掐不止,此火邪留於肌肉皮膚之間,不能即出故耳。與傷寒不出汗作癢同,非癢塌之例也,宜瀉心肝火邪,其癢自除。宜清風去火化毒湯升散之。

白話文:

當痘痘剛開始長出來的時候,全身感到非常癢,用手抓、掐都無法止癢,這是因為火邪停留在肌肉和皮膚之間,不能立即發出來,與傷寒不出汗而感到癢的情況相同,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治療。應該瀉掉心肝火邪,瘙癢的症狀自然就會消除。適用藥方為清風去火化毒湯升散湯。

口中腥臭氣沖沖,邪毒炎蒸肺作癰。瀉火清金須急用,淹延七日禍相從。

凡痘初出,若口中之氣腥臭沖人,此肺中邪火熬煎炎燥,故令腥臭出於口,急與清金瀉火湯解之。倘淹延不治,至七日而死矣。經曰:肺絕者,七日死。此證之變。或失聲,或喘,或乾嘔,皆其候也。

白話文:

凡是生痘疹初期,若出現口中的氣味腥臭且讓人難以忍受,這是由於肺部的邪火熬煎導致炎熱乾燥,因此導致腥臭味從口中排出,應立即服用清金瀉火湯來治療。如果延誤治療,至第七天就會死亡。經典記載:肺絕症者,七日死。這些都是此疾病的變化。或失聲,或喘,或乾嘔,這些都是其症狀。

皮中簇簇如寒粟,肉腫隆隆似熱瘤。如此豈能延日月,哀哉不久返瀛州!

凡痘初出,欲期顆粒分明,皮肉柔潤。若簇簇生於皮間,似風寒粟子之狀,此痘變於反掌,不待起發即隱而不見,啼叫煩悶而死矣。或有正面、腰背、胸膈、手足腫硬成塊,似丹瘤之狀,此證俟起發之時,其處瘡先黑陷,破爛不能成漿,乾硬而死,皆為不治。

白話文:

痘痘剛開始出現時,應該希望痘痘顆粒分明,皮膚和肌肉柔軟濕潤。如果痘痘簇簇生長在皮膚之間,就像風寒粟子的樣子,這種痘痘變化很快,不等發作就隱藏不見了,病人會哭鬧煩悶而死。或者有的人正面、腰背、胸膈、手足腫硬成塊,就像丹瘤的樣子,這種症狀等到發作時,那裡會先長出黑色痘痘,破爛不能成膿,乾硬而死,都是治不好的。

出形未定先涵水,起發之時便戴漿。膿水未成收靨急,休誇妙術有青囊。

凡痘初出一點血,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膿成而毒解,此自然之序;若初出之時,半為水泡,或將起發,便戴白漿,或膿水未成,忽然收靨,此毒火太甚,失其自然之序。不應至而至,謂之太過,不久倒陷入里而死,無有治矣,蓋不應至而至,所謂早發還先萎也。比之應至不至者,因其氣血不充,尚有補救,所謂人奪天功,此則不相侔矣。

白話文:

痘瘡初發時,會出現一點血跡,血變成水,水變成膿,膿形成後毒氣消散,這是痘瘡的自然過程;但如果痘瘡初發時,一半是水泡,或將要發出時,便覆蓋著白色的漿液,或膿水還沒形成,突然閉合,這都是毒火太盛,失去自然的順序。不應該出現的症狀出現了,叫做太過,不久就會倒臥在牀上而死亡,沒有治癒的可能了。因為不應該出現的症狀出現了,也就是所謂的早發還先萎。與應當出現的症狀沒有出現的相比,由於氣血不足,尚有補救的辦法,所謂的人奪天功,這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鼻如灶突面烘煙,皮似塗朱或橘然。唇舌咽喉痘叢聚,任教和緩莫迴天。

凡痘瘡之證,始終歸重於太陰、陽明,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者是也。蓋鼻者肺之竅,貴於滋潤,鼻乾黑燥如灶突之狀,火刑金也;面者陽明經所聚,貴於鮮明,面黑而枯,精華散矣;皮者肺之合,欲其色紅白如常,色若塗朱,火之象也,或如橘柚,火極如土則黃矣。咽喉肺胃之管籥,唇吻脾之竅也,舌者脾之絡也。

白話文:

一切出痘瘡的病症,始終歸因於太陰、陽明的經絡。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就是這些經絡。因為鼻子是肺的竅道,所以要滋潤;鼻子乾枯發黑像竈裡坑道一樣,這是火刑金。臉是陽明經匯聚的地方,所以要鮮明;臉發黑而枯黃,是精華散盡了。皮膚是肺與外界相合的部分,如果發紅發白和常人一樣,是健康的。一旦臉色紅得像塗了硃砂一樣,這是火的徵兆;或者像橘子和柚子一樣黃,火極則像土一樣發黃了。咽喉是肺和胃的管路,嘴脣是脾的竅道;舌頭是脾的絡脈。

痘甚於此,其毒極矣,安可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