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七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7)

1. 治帶下屬衛胃俱虛以固衛厚脾為主

楊仁齋曰:下崩出血不止,謂之崩中;穢液常流,謂之帶下。崩中失血,多因衝任虛損,榮衛受傷得之。冷帶雜下,多因下焦不固,內挾風冷得之,是固然矣。然崩中者,投以芎、歸、香附,諸黑藥之屬,則血暫止而終不止。帶下者,投以熟艾、禹糧、桑螵、牡蠣之類,則帶暫歇而終不歇,何哉?經曰:衛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衛氣若虛,則分肉不溫,皮膚不充,腠理不肥,而開合失其司矣。

白話文:

楊仁齋說:子宮下崩出血不止的症狀,稱為崩漏;白帶經常流出的症狀,稱為帶下。崩漏失血,大多是衝任二脈虛損,榮衛二氣受損而引起的。白帶帶下雜亂,大多是下焦不固,內部夾雜風寒而引起的,這是肯定的。但是,崩漏的患者,服用當歸、川芎、香附等黑色藥物,血量暫時停止,但最終還是不能止血。帶下的患者,服用熟艾、禹糧、桑螵蛸、牡蠣等藥物,帶下暫時停止,但最終還是不能止帶,這是為什麼呢?《黃帝內經》中說:衛氣,是溫暖肌肉、充盈皮膚、滋潤腠理,控制開合的功能。如果衛氣虛弱,那麼肌肉就無法溫暖,皮膚就無法充盈,腠理就無法滋潤,開合的功能也就會失調了。

況胃為血海,水液會焉。胃者,中央之土,又主肌肉而約血水。衛氣與胃氣俱虛,則肌弱而膚空,血與水不能約制,是以休作無時,不暫停也。然則封之止之,可不加意於固衛厚脾之劑乎?此桂枝附子湯,以之固衛,人參白朮茯苓草果丁香木香,以之厚脾,二者俱不可缺,使氣血自循故道,不專收澀以劫奪之也。

白話文:

中醫認為,胃如同血海,水液會聚於此。胃是身體的中央之土,又主肌肉,能控制血和水。衛氣和胃氣都虛弱時,筋肉軟弱而皮膚鬆弛,血和水失去控制,所以沒有一刻能休息或停止。既然如此,只用收斂止汗的藥物治療,而不注意於固衛和厚脾的藥物嗎?桂枝附子湯可以固衛,人參、白朮、茯苓、草果、丁香、木香可以厚脾,兩者缺一不可,使氣血自然循著原來的管道運行,而不是單純地使用收斂藥物來截斷汗液。

2. 治帶下不可作濕痰治以補養固本為主

吳梅坡曰:婦女下赤白而不甚稠者,曰白淫,與男子白濁同系於相火,如龍雷之擾而不澄清也。屬足少陰、足太陰,治當清補為主。如有滑白稠黏者,謂之帶下,屬心包手厥陰、少陽。即如男子自遺之精,甚如沙石之淋,原乎心包,系乎脊,絡於帶脈,通於任脈,下抵湧泉,上至泥丸,治宜血肉之劑以培之。

此窮源探本之論,時人皆泥於常套,作流痰治,以牡蠣龍骨地榆、膠、艾之類澀之,和以四物,加以升提。殊不知根本損傷,以致腐敗而來。彼寒滯不清之物,則益加其滯。升提不正之氣,則愈增其鬱。唯以六龍固本丸十六味保元湯主之。證屬於虛,宜當補養。其他書以痰以濕,俗謂內臟冷。

白話文:

這個從根本原因探討病因的學說,現在的人大都墨守成規,採取化痰的治療方法,使用牡蠣、龍骨、地榆、膠、艾一類的藥物收斂澀滯,還配合四物湯,再加升提的藥物。殊不知根本已經受損傷,才會導致腐敗。那些寒、滯、不清的物質,就會更加滯留。升提不正之氣,就會更加鬱結。只有用六龍固本丸、十六味保元湯來治療。症狀屬於虛寒的,應該給予補養。其他醫書以痰濕為病因,俗話說就是內臟寒冷。

又云,白屬氣,赤屬血,皆泛而不切之言也。明於斯道者,必有神悟焉。十六味保元湯,治赤白帶下。骨碎補貫眾,去毛三錢;杜仲、小茴香,鹽酒炒一錢五分;人參二錢,黃耆一錢,巴戟二錢,當歸一錢,石斛七分,升麻七分,山藥一錢,生草六分,獨活一錢,茯苓七分,蓮鬚一錢,黃柏八分,圓肉三枚。

白話文:

又有人說,白(帶)屬氣,赤(帶)屬血,這都是泛泛而談,不切實際的說法。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一定會有神妙的領悟。十六味保元湯,治療赤白帶下。骨碎補、貫眾,去毛三錢;杜仲、小茴香,鹽酒炒一錢五分;人參二錢,黃耆一錢,巴戟二錢,當歸一錢,石斛七分,升麻七分,山藥一錢,生草六分,獨活一錢,茯苓七分,蓮鬚一錢,黃柏八分,圓肉三枚。

六龍固本丸,山藥四兩,巴戟肉四兩,小茱萸四兩,川楝子二兩,小茴香一兩,補骨脂二兩,青鹽三錢,湯拌人參二兩,蓮肉二兩,黃耆二兩,川芎一兩,木瓜一兩。

白話文:

六龍固本丸:

山藥四兩:補氣健脾,固腎澀精。

巴戟肉四兩: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小茱萸四兩:溫中止瀉,散寒止痛。

川楝子二兩:溫中止痛,散寒除濕。

小茴香一兩:溫腎助陽,行氣止痛。

補骨脂二兩: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青鹽三錢:引藥入腎,固澀精氣。

湯拌人參二兩:補氣健脾,益氣生津。

蓮肉二兩:益氣補虛,健脾止瀉。

黃耆二兩:補氣升陽,益衛固表。

川芎一兩: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木瓜一兩:消食導滯,行氣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