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塤

《女科經綸》~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婦人經閉屬心血虧腎水涸論

虞天民曰:婦人百病,皆自心生。如五志之火一起,則心火亦從而燔灼。經閉不通之證,先因心事不足,心血虧耗,故乏血以歸肝,而出納之用已竭。經曰,母能令子虛,是以脾不磨而食少,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者,此也。因食少,故肺氣亦失所養。而氣滯不行,則無以滋腎陰。

白話文:

虞天民說:婦女的各種疾病,都源於自身的情緒。如果情緒激動,心火就會旺盛,導致經閉不通。這種情況往往是先因為心事憂慮,導致心血虧損,所以沒有足夠的血液供給肝臟,肝臟的疏泄功能就會減弱。經典醫書中說,母親的情緒可以影響孩子的健康,所以脾胃功能減弱,導致食慾不振。這就叫做「二陽之病發心脾」。由於飲食減少,肺氣也會失去滋養。而氣滯不行,就不能滋養腎陰。

況月水全賴腎水施化,腎水既乏,則經水日以乾涸,或先或後,淋漓無時。若不早治,漸至閉塞不通,而必為勞極之證,不易治也。

白話文:

月經全靠腎水滋潤才能正常運作,腎水不足,月經就會逐日減少,或者提前或者延後,淋漓不絕。如果不早點治療,就會逐漸閉塞不通,必定成為難以治療的勞極之症。

2. 婦人經閉屬於心事不足思慮傷脾論

徐春甫曰:心屬陽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氣。若月經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慮傷脾,有所勞倦,穀氣不輸,肺金失養,腎水無滋,經血枯涸,以致三五不調,漸致閉絕。虛損內熱,骨蒸勞瘵之證作,而率難以治。唯養心則血生,脾健則氣布,二者和則氣暢血行,而調經之要至矣。

白話文:

徐春甫說:心臟屬陽,具有統領血液的功能,脾胃能調養血液以便運行氣血。如果月經不通暢,未必是由於心事不足。過度思慮會傷及脾的功能,引起勞累倦怠,導致穀物的精華營養無法輸布,肺部的金氣失去滋養,腎臟的水液也失去滋養,經血枯竭,以致於月經週期紊亂,逐漸閉絕。虛損內熱、骨蒸勞瘵的症狀就會出現,而且通常難以治療。只有通過調理心臟,才能生血,脾胃健運,才能布氣,二者調和,則氣血暢通,月經也就會恢復正常。這是調經的基本原理。

3. 婦人經閉宜審脾胃論

王節齋曰:婦人女子,經脈不行,多有脾胃損傷而致,不可便作經閉死血,輕用通經破血藥。凡遇此證,須審其脾胃何如。若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少食泄瀉疼痛。或因誤服汗下攻克藥,傷其中氣,以致血少不行,只用健脾胃藥。脾旺則生血,而經自行。又有飲食積滯,致損脾胃,亦宜消積補脾。若果脾胃無病,有血塊凝滯,方用行血通經之劑。

白話文:

王節齋說:婦女的經脈不通暢,大多是脾胃受損所致,不能隨便當作經閉死血,輕易使用通經破血藥。凡是遇到這種情況,必須審視其脾胃的狀況。如果是因為飲食勞倦,損傷了脾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腹痛的症狀。或者因為誤服了汗下攻克藥物,損傷了中氣,導致血少不通暢,只需服用健脾胃的藥物。脾胃旺盛則能生血,經血自然就會通暢。還有的是飲食積滯,損傷脾胃,也應消積補脾。如果確實脾胃沒有疾病,有血塊凝滯,才使用行血通經的藥劑。

慎齋按:以上七條,序婦人經閉屬於內傷不足之病也。經閉有心氣不通,有血虛氣結,有肝傷腎竭脾傷,皆足致經閉。此為內傷虛證,而與前條風冷寒凝,火邪熱結,積痰汙血為病者,有餘不足,各自不同也。

白話文:

慎齋按:以上的七條,都是敘述婦女經閉屬於內傷不足的疾病。經閉有心氣不通,有血虛氣結,有肝傷腎竭脾傷,這些都會導致經閉。這是內傷虛證,與前條風冷寒凝、火邪熱結、積痰汙血為病者,有餘不足,各自不同。

4. 婦人經閉有血滯血枯之分

李氏曰:婦人以血為主,天真氣降,壬癸水合,腎氣全盛,血脈流行,嘗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故曰月經。經行與產後一般,若其時有餘血一點未淨,或被風寒濕熱暑邪,或內傷生冷,七情鬱結,為痰為瘀,凝積於中,曰血滯。或經止後,用力太過,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熱,以致火動,則邪氣盛而津液衰,曰血枯。

5. 婦人經閉血滯血枯有諸變證

陳良甫曰:經後被驚,則血氣錯亂妄行,逆於上則從口鼻出,逆於身則血水相摶,變為水腫。恚怒則氣血逆於腰腿心腹,背脅手足之間重痛,經行則發,過期則止。怒極傷肝,則有眩暈、嘔血、瘰癧、血風、瘡瘍等病,加之經血滲漏,遂成竅血生瘡,淋漓不斷。濕熱相摶,為崩帶,血結於內,變癥瘕。

白話文:

陳良甫說:經期時受到驚嚇,就會導致血氣混亂,向上逆流就會從口鼻而出,向身體逆流就會與體液相搏,變為水腫。生氣發怒,則會導致氣血逆行至腰腿、心腹、背脅、手足之間,出現劇烈疼痛,在經期時發作,過了經期就停止。生氣過度損傷肝臟,就會出現頭暈、嘔血、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血風(吐血)、瘡瘍等疾病。加上經血滲漏,就會形成漏血生瘡,淋漓不斷。濕熱相搏,就會導致崩漏,經血在體內凝結,就會變成癥瘕(腫塊)。

凡此變證百出,不過血滯與血枯而已。重則經閉不通,輕則經水不調,不止虛與熱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