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璆

《是齋百一選方》~ 卷之十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9)

1. 治多年惡瘡,瘡口不幹者

冬瓜葉陰乾,瓦上焙,碾極細貼瘡,濕處三、二次便乾,累效。

2. 治一切惡瘡已破,膿血不止者

蝸牛並殼肉燒存性,入輕粉少許,調敷之。

3. 治瘡

高司法方,蔣簽判云極妙。

江茶,大黃(一分,焙乾),小粉(焙之,炒,令青黃色稱)

白話文:

江茶,大黃(一分,烘焙至乾),小粉(烘焙、炒製,使其變成青黃色)

上為細末,乾者冷水調敷,濕者乾摻。

4. 惡瘡、瘰癧

張定叟侍郎傳,專治惡瘡,瘰癧,神效。

黃皮不以多少,以童子小便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焙乾為細末,穿山甲不以多少,火煅存性,研細,土牛不以多少,新瓦磚干,研細,每黃皮末三錢,穿山甲末,土牛末各一字,輕粉半錢,同研極勻細,濕瘡乾摻,干瘡麻油調塗之。

白話文:

黃皮的用量不拘多少,先將它浸入童子小便中,浸泡的時間,春天和秋天為5天,夏天為3天,冬天為7天,然後將浸泡好的黃皮焙乾,研磨成細末。穿山甲的用量不拘多少,先用火煅燒,保留其藥性,然後研磨成細末。土牛的用量不拘多少,先將新瓦磚曬乾,然後研磨成細末。每次取黃皮末3錢,穿山甲末和土牛末各1錢,輕粉半錢,將所有藥物研磨均勻成細末。對於濕瘡,直接將藥末敷在患處即可。對於乾瘡,將藥末用麻油調勻後塗抹在患處即可。

5. 治凍瘡

張仲安傳名阜。

黃柏燒存性灰,研細,以雞子清調敷,破者乾摻神妙。

白話文:

將黃柏燒製成火灰,研磨成細末,再用雞蛋清調和,塗敷在患處。若皮膚破損,則直接撒上藥粉,效果極佳。

6. 治惡瘡及一切腫毒

癮疹或癢或疼。

茄子花,黃蜀葵花

上二味,各採來時,用竹夾子夾,不得犯手,約度相等,共用瓷瓶盛,密包,掛淨室中,久而成膏,每患處以竹篾子挑敷,神驗。

白話文:

上述兩種藥材,在採集的時候,要用竹夾子夾,不能用手觸摸,份量大約相等,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好,掛在乾淨的房間裡,久而久之就會生成藥膏。每次在患處用竹篾子挑一些藥膏敷上,效果非常顯著。

7. 妙用膏

治惡瘡妙用膏,治項上有癭及漏瘡。

真清麻油入古文錢三,二十文,久浸年深,每用以鵝毛掃患處。

白話文:

純正的麻油加入古銅錢三枚,價格二十文,長久浸泡數年,每次使用鵝毛筆塗抹患處。

8. 治暑傷肌膚瘡爛

或因搔成瘡,多是大暑汗出,坐臥濕地,致肌膚多瘡爛汁出。有一乳姥曰,此易瘥也。取干壁土,揉細末敷之,隨手即瘥。

白話文:

可能因為搔癢而導致的瘡癤,多半是因為在炎熱的夏天汗液流出,坐在或躺在潮濕的地上,導致皮膚上出現多處瘡癤潰爛,流出膿汁。曾經有一位奶媽說,這個病症很容易治癒。取來乾燥的牆壁上的泥土,將它揉成細末,塗抹在患處,很快就能痊癒。

9. 治久瘡

用豬筒骨者,見小兒門中。

10. 治惡瘡

雄黃(飛),白礬(飛),黃丹(飛),白蘞(細末)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末),白礬(研磨成粉末),黃丹(研磨成粉末),白蘞(研磨成細末)

上等分水調,鵝毛掃紙花貼,中留小竅,出毒氣。

11. 治脛股間生瘡成片

拆裂者,六兄。

巴豆(十四粒,去殼),麻油(二兩)

上同煎巴豆焦黑為度,去巴豆不用,入黃蠟少許,輕粉三十文,攪勻如面油,擦瘡上。

12. 治髭瘡

六兄。

用耳中垢塞敷之,立愈,神效。

13. 治狐刺

土中饒瓷片,上色細白,向陽,日色所照者,不以多少,背陰者不可使,不用底足,揩去土,不須洗,以黃泥作一窩子,盛瓷片在內,復以黃泥固濟成團,於灶內以木柴燒令通紅,只須於飯鍋下燒,候飯熟已通紅矣,取出放淨地上,候冷;打開去泥,將瓷片刮令極淨,搗或碾為細末,然後再入乳缽。熬研如粉,無聲乃止,每用一耳捾摻瘡上即愈。

白話文:

土壤中有很多瓷片,顏色細膩白淨,在陽光照射下,不管多少,背面陰暗的部分不能用,不要底座和足部,拂去泥土,不用清洗,用黃泥做一個小窩,將瓷片放在裡面,再用黃泥將其封固成一個團狀,在竈內用木柴燒成通紅,只要在煮飯的鍋子下面燒,等到飯熟了就已經通紅了,取出放在乾淨的地面上,等到冷卻;打開去掉泥土,將瓷片颳得非常乾淨,搗碎或碾磨成細末,然後再放入乳缽。研磨成粉,沒有聲音才停止,每次用一個耳朵那麼多敷在瘡口上就會痊癒。

凡狐刺,多因手足間被物簽擉損,因而成瘡,痛不可忍,甚至於墮指。仍有二種,雄狐刺只一個瘡頭,母狐刺七個瘡頭,逐旋發出,其瘡頭內黃水出不止,向日視之,瘡頭及四邊若有絲綱其上,瘡內亦如亂絲,痛楚手不可近,如其間有刺者是也。用藥時先以口含溫鹽湯洗瘡,以軟帛𪳕干,挑藥在瘡口內,水即干,而不痛,一貼即愈。

白話文:

凡是狐刺,大多是由於手足之間被東西刺傷損壞,因而形成瘡口,疼痛難忍,甚至於脫落手指。狐刺還有兩種,雄狐刺只有一個膿包,母狐刺有七個膿包,逐漸發作,膿包裡面的黃水不斷流出,在陽光下觀察,膿包及其周圍似乎有絲網,膿包裡面也像亂絲一樣,疼痛難忍,手不能靠近,如果裡面有刺的就是狐刺。用藥時先用溫鹽水含在口中漱洗瘡口,用柔軟的布擦乾,挑藥敷在瘡口裡面,膿水就會乾涸,疼痛也會消失,貼一片藥就會痊癒。

如母狐刺,即以藥敷第一次所發瘡口,即安,其餘瘡不須貼也。滁州李直學名敏求家傳方云,兵火中得之於一過軍,後嘗施此藥,所治已千百人矣。研時須用饒缽,若使石捶缽,即反被藥研下石末,不可敷貼也!

白話文:

如同母狐瘡(俗稱生蛇)初起,即以藥敷在第一次發出瘡口的地方,就會痊癒,其他瘡口就不必貼藥了。滁州李直學名敏求,他的家傳祕方,是他在戰亂中從一個過軍那裡得到的,後來他用此藥,已經治療了上千人。研磨藥物時,必須用瓷缽,如果用石缽研磨,就會將石末混入藥粉中,不能用來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