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乾薑人參半夏丸

治妊娠嘔吐不止。此丸主之。

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白話文:

乾薑,人參(各12克),半夏(24克)

上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歌曰,嘔吐遷延惡阻名。(妊娠嘔吐。名為惡阻。)胃中寒飲苦相縈。參姜一兩夏雙兩。(生)薑汁糊丸古法精。

白話文:

《醫書》記載,孕婦嘔吐遷延日久,名為「惡阻」。其因是:胃中有寒飲,且始終伴隨,令孕婦痛苦。用黨參1兩、生薑汁糊丸,這是古代治療此病的良方,方法簡便卻有效。

尤在涇云。陽明之脈。順而下行者也。有寒則逆。有熱亦逆。逆則飲必從之。寒逆。用此方。熱逆。用外臺方。青竹茹橘皮、半夏各五兩。生薑、茯苓各四兩。麥冬、人參各三兩。為治胃熱氣逆嘔吐之法。可補仲師之未備。

白話文:

尤在涇說:陽明的脈位是順著下行的,有寒氣就會逆行,有熱氣也會逆行。逆行就會引起飲水從之而行。寒氣逆行,就用這個方子。熱氣逆行,就用《外臺祕要》的方子:青竹茹、橘皮、半夏各五兩,生薑、茯苓各四兩,麥冬、人參各三兩。這是治療胃熱氣逆引發嘔吐的方法,可以彌補仲師的不足。

樓全善云。余治妊阻病。累用半夏。未嘗動胎。亦有故無隕之義也。

2. 當歸貝母苦參丸

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者。此丸主之。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歌曰,飲食如常小水難。妊娠鬱熱液因干。苦參四兩同歸貝。飲服三丸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

白話文:

有首歌謠唱道:飲食生活如往常,小便卻困難。懷孕後鬱熱,體液因之乾枯。苦參四兩和歸貝一起服用。每天服用三丸到十丸。(男子,另加滑石半兩。)

男元犀按。苦參、當歸補心血而清心火。貝母開肺鬱而瀉肺火。然心火不降。則小便短澀。肺氣不行於膀胱。則水道不通。此方為下病上取之法也。況貝母主淋瀝邪氣。神農本經有明文也哉。

白話文:

男元犀的按語。苦參、當歸補益心血,同時清心火。貝母可以舒緩肺部鬱氣,瀉肺火。然而心火不降,就會導致小便短澀。肺氣無法運行到膀胱,就會導致水道不通。這個藥方是治療下部疾病的同時,兼顧上部原因的治療方法。此外,貝母還可以治療淋漓邪氣。神農本經中有明確記載。

3. 葵子茯苓散

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此散主之。

葵子(一升。),茯苓(三兩。)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二服。小便利則愈。

歌曰,頭眩惡寒水氣干。胎前身重小便難。(均是小便不利。前責之津干。此責之水氣。水利則濕去身輕矣。不侵衛陽則不惡寒矣。不犯清道則亦不頭眩矣。)一升葵子苓三兩。米飲調和病即安。

白話文:

歌中所說的,有頭暈目眩、畏寒生病,多是津液不足,水份過少所致,甚至早在出生前(胎兒期)就開始有水份不足的現象,所以出生後,身體沉重,小便不通暢。水利小便暢通了,身上的濕氣去除了,身體自然就會輕快了。水份不侵犯衛陽,就不會畏寒了。水液不淤積在清道(膀胱上焦部位),就不會頭暈目眩了。治療可用葵子、茯苓各一升、山藥三兩(150公克),沸水浸泡後,加米湯調和後服用,療效就會顯著。

男元犀按。葵子俗人畏其滑胎。不必用之。中藏經五皮飲加紫蘇。水煎服甚效。

白話文:

男元犀評論。葵子,一般人害怕它會滑胎。不必使用它。在中藏經的一種藥方五皮飲中,加入紫蘇。以水煎服,效果很好。

4. 當歸散

主治婦人妊娠。宜常服之。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一斤。),白朮(半斤。)

白話文: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各 500 公克),白朮(250 公克)

上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疾苦。產後百病。悉主之。歌曰,(妊娠常服之劑。當以補脾陰為主。)萬物原來自土生。土中涵濕遂生生。(不窮。)一斤芎芍歸滋血。(血為濕化。胎尤賴之。)八(兩)術(一)斤芩(術本脾藥。今協血藥而入脾土。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湯匙。每天服用兩次。懷孕期間經常服用,可以幫助分娩更加順利。胎兒不會出現疾病或痛苦。產後百病,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歌曰:(懷孕期間經常服用這個方劑。應該以補益脾陰為主。)萬物本來都是從土裡生出來的。土裡含有水分,於是生生不息。(沒有窮盡。)一斤當歸、芍藥、川芎可以滋補血液。(血液是由水分化生的。胎兒尤其依賴血液。)八(兩)茯苓、一斤黃芩(茯苓是補益脾臟的藥物。現在與補血藥物一起使用,可以滋補脾土。

土得濕氣則生物。又有黃芩之苦寒清肺以主之。肺氣利則血不滯。所以生物不息。)大化成。

方義。歌中頗詳。不再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