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北京大學圖書館掃描本

《洞天奧旨》~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舍脈從癰論

瘡瘍之脈,未有不緊數洪大者,或浮而弦,或細而數,或澀而緊,或滑而洪,種種不同,必須辨其陰陽。大約細澀者,陰也;緊、數、洪、大、浮、滑,皆陽也。然陰陽之脈,更須分別已、未潰觀之,未潰之時,脈見緊、數、洪、大、浮、滑、弦、實者,乃順之脈也:若見細澀等脈則逆矣。已潰之時,脈見浮、沉、遲、細、軟、弱、澀,乃順之脈也;若見洪大等脈則逆矣。

然而順逆不常,虛實宜別,脈可執而不可盡執也。脈既不可盡執,而癰則可見矣。往往有未潰之前,脈現洪大而得生,已潰之後,脈現細澀而反死。蓋攻補之異也。大約癰瘍各症,未潰宜補以用攻,已潰宜補而不可散,而脈之或洪大,或細澀,可不論也。

鐸又曰:癰瘍有變換之時,脈隨癰瘍之變換而遷改也。故瘡可據之以辨陰陽,而脈不可據之以辨虛實。以可據者可信脈,而不可據者豈可信脈哉。余素信脈者也,但人生癰瘍者,有時脈不可全信,所以從癰瘍而舍脈也,非脈不可信,而全不信。有如此人,亦宜善看癰瘍,參酌於二者之間而已。

2. 舍時從癰論

凡四時之際,多發瘡瘍,非因時而發乎?然瘡瘍之發,多緣於火熱,夏天之時,正火熱時也。瘡瘍生於夏天,謂非火熱之極乎?然夏天瘡瘍是火熱也,若秋冬之時,其火已散,其熱已解,火散熱解,其毒已消,不比春天之郁正熾也。故瘡瘍生於四時,不可與夏天同論,以時有不同也。

是以瘡瘍生於夏日,與生於四時有異。蓋夏日可據時以論症,而四時不可因症以論疴,以夏日有火熱,而四時無火熱也。夫夏日之火熱,隨外而動,四時之火熱,隨內而生,內無火熱,則外之火熱何以引之?苟外不必引,而內之火熱自動者,以內之火熱自甚也。故瘡瘍生於夏日者,內之火熱,因於外之火熱相逼也。

瘡瘍生於四時者,內之火熱,不因於外之火熱相逼也。所以生於四時者,較夏日而更重。舍時從癰,又何疑哉。然則,腫赤煩躁,發熱飲冷,便秘作渴,脈洪數而實,雖在嚴寒之時,皆火熱也。必用苦寒之藥,瀉其陽而救其陰,則火熱自散,烏可因時冷而用熱藥哉。若脈細皮寒,瀉利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手足逆冷,雖在盛暑之時,皆寒冷也。

必用辛熱之劑,散其陰而回其陽,則火熱自解,烏可因時熱而用寒藥哉。誠以夏日不可與春日並斷,而尤不可與秋冬並論也。四時五虛五實之不同,而瘡瘍不可拘也,若泥而執之,則誤之甚矣。

又曰:五實之症,如腫赤煩躁、發熱引冷、便閉作渴、脈洪數者是也。雖生於嚴寒,必用大苦寒之藥,瀉其陽以救陰也。五虛之症,如脈細皮寒、瀉利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手足逆冷者是也。雖生於盛暑,必用大辛熱之劑,散其陰以回陽也。若寒時治寒,熱時治熱,鮮不誤矣。

3. 瘡瘍用金銀花論

瘡瘍必用金銀花者,以金銀花可以消火毒也。然毒實不同,有陰毒、陽毒之分。其毒之至者,皆火熱之極也。金銀花最能消火熱之毒,而又不耗氣血,故消火毒之藥,必用金銀花也。以金銀花可以奪命,不分陰陽,皆可治之。蓋此藥為純補之味,而又善消火毒,無奈世人以其消毒去火,而不肯多用,遂至無功,而且輕變重而重變死也。若能多用,何不可奪命於須臾,起死於頃刻哉。

誠以金銀花少用則力單,多用則力厚而功巨也。故瘡瘍一門,舍此味無第二品也。所以瘡瘍初起,必用金銀花,可以止痛:瘡瘍潰膿,必用金銀花,可以去眩;瘡瘍收口,必用金銀花,可以起陷,然此猶補陽症之瘡瘍也。若陰症初生,背必如山之重,服金銀花而背輕矣;陰症潰膿,心如火焚,必服金銀花而心涼矣,陰症收口,瘡如刀割,必服金銀花而皮癢矣,然此猶陰症而無大變也。

苟痛癢之未知,昏憒之罔察,內可洞其肺肝,外可窺其皮骨,飲之而不欲,食之而不知,惟金銀花與同人參大劑治之,亦可以奪命而返魂也,誰謂金銀花豈小補之物哉。而世人棄之者,因識其小而忘其大,是以他藥可以少用,而金銀花必須多用也。知金銀花之功力若此,又何患哉?

4. 瘡瘍不可純委鬼神論

瘡瘍昏憒,多是虛症。其見神見鬼者,人謂是前愆夙債耳。夫前愆可以曉,蓋夙債可以今償,每用銀錢以買命,棄珠玉以贖怨,亦有得生者,世遂謂有鬼神,可以誠求,可以哀告耳。而孰知不然,蓋瘡瘍之鬼神,因虛而自作,不補其虛,而惟求鬼神之解結,鬼神其肯去乎?況鬼神之現,必非無由,因虛自召,非真有鬼神也。

故補虛而鬼神自絕,不補其虛,虛且難回,鬼神何以去乎?苟能察其自虛,而大用金銀花之類,佐之參、耆、歸、術,則鬼神自去,正歸而邪自散也。及至瘡瘍漸愈,而鬼神暗失,始信前非。謂是無鬼無神之論,而仍不信者,謂之何哉?

鐸又曰:世有生瘡瘍而召鬼神者,亦有不生瘡瘍而多集鬼神者,是鬼神不因瘡瘍而有也。余醫瘡瘍者有年,往往見危困之時,每遇鬼神,痛哭呼號,暗擊重責而不已者,是瘡瘍確有鬼神也。

及至大用參、耆之後,漸復其元,而佐之消毒去火之劑、健脾和胃之品,正氣日旺,邪氣日退,不必逐鬼而鬼自走,不必祛神而神自歸,豈藥可祛逐鬼神乎?可見人虛自召,補虛正祛鬼神之法,非鬼神之果無也。

鐸又曰:言鬼而神在其中,尼山云:敬鬼神而遠之。遠之者,敬之也,非無鬼無神之論。補虛者,正遠鬼神也。人能常敬鬼神,斷不戕賊身體,致生瘡瘍,以召鬼神,暗擊重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