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用和

《嚴氏濟生方》~ 諸汗門 (1)

回本書目錄

諸汗門 (1)

1. 自汗論治

難經云:心之液為汗,凡自汗出者,皆心之所主也。人之氣血應乎陰陽,和則平,偏則病。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自汗;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又況傷風、中暑、傷濕、喜怒、驚悸、房室、虛勞、歷節、腸癰、痰飲、產蓐等病,皆能致之。更有盜汗一證,睡著而汗自出,亦由心虛所致。脈來微而澀,濡而虛,虛而弱,皆主自汗。

白話文:

《難經》中說:心臟的津液是汗,凡是自汗,都是由心來主導的。人的氣血受到陰陽的影響,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偏向一方就會導致疾病。陰虛則陽氣就會侵入,所以會發熱、自汗;陽虛則陰氣就會乘虛而入,所以會發厥證、自汗。還有傷風、中暑、傷濕、喜怒、驚悸、房事過度、虛勞、歷節風濕、腸癰、痰飲、產後等疾病,都可以導致自汗。還有一種盜汗的症狀,睡著的時候汗會自動流出,也是由心虛所引起的。脈搏微弱而澀,濡弱而空虛,空虛而衰弱,都代表著自汗。

2. 桂枝湯

治傷風,脈浮,自汗,惡風。

桂枝(不見火),白芍藥(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桂枝(不去粗皮),白芍藥(各50公克),甘草(烤過的,25公克)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發汗汗不止者,謂之漏風,宜加炮熟附子煎

白話文:

將上半部的中藥材,每次四錢,加入水一杯半,生薑五片,大棗兩個,煎煮至水剩下八成,去渣,溫熱服用,不拘時間。如果發汗不止,稱為漏風,應增加炮熟附子煎服。

3. 消暑丸

治中暑脈虛,自汗煩渴。

半夏(一斤,好醋五升煮乾),茯苓(去皮,半斤),甘草(半斤)

白話文:

  • 半夏(一斤,用好醋五升煮乾)

  • 茯苓(去皮,半斤)

  • 甘草(半斤)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熟水嚥下,不拘時候。此藥臻至修治,用之極效。中暑為患,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痛,用之尤驗。夏中常服止渴利小便,雖多次水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新鮮薑汁做成丸劑,每一丸要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溫熱的白開水吞服,不受時間限制。這種藥精心研製而成,效果極佳。中暑了服用後,馬上就能清醒。夏季中暑發熱頭痛,服用此藥特別有效。夏天裡常常服用,可以止渴、利尿,即使喝了很多水也不會腹瀉。這應該算是治療暑症的藥,其它的藥物都比不上它。

4. 朮附湯

治中濕,脈細,自汗,體重。

白朮(四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甘草(炙,二兩)

白話文:

白朮(四兩)、附子(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一兩半)、甘草(炙製過,二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5. 黃耆湯

治喜怒驚恐,房室虛勞,致陰陽偏虛,或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悉宜服之。

黃耆(去蘆,蜜水炙,一兩半),白茯苓(去皮),熟地黃(酒蒸),肉桂(不見火),天門冬(去心),黃根龍骨(各一兩),五味子小麥(炒),防風(去蘆),當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黃耆(去掉蘆頭,用蜂蜜水烤乾,一兩半),白茯苓(去皮),熟地黃(用酒蒸過),肉桂(未經過火烤),天門冬(去掉芯),黃根,龍骨(各一兩),五味子,小麥(炒過),防風(去掉蘆頭),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浸泡),甘草(烤過。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發厥自汗加熟附子;發熱自汗加石斛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上㕮咀藥粉四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加五片生薑,煎煮至七分熟,過濾渣滓,趁溫熱時服用,不限服用的時間。如果發病出現自汗的症狀,可以加熟附子;如果發病出現發熱自汗的症狀,可以加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