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八卷 (5)

回本書目錄

第八卷 (5)

1. 泄痢辨

丹溪云:泄瀉之症,水穀或化或不化,並無努責,惟覺困倦。若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或腸垢,或無糟粕,或糟粕相雜。雖有痛不痛之異,然皆無裡急後重,逼迫惱人。

2. 痢門

(已前諸公皆釋名滯下,經書又云腸澼。)

泄痢二症,前綱中《病機機要》論寒熱虛實治法甚詳,陳無擇、朱丹溪、劉宗厚、王節齋諸公又各有發明,今摘其緊要,逐一詮次,以便按治。

《內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䐜滿閉寒,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是也。

《內經》曰:腸澼便血,身熱則死,寒則生。腸澼下白沫,脈沉則生,浮則死。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滑大者生,懸澀者死,以臟期之。

《脈經》云:腸澼下膿血,脈沉小留連者,生;數疾且大有熱者,死。又腸澼筋攣,其脈小細安靜,生;浮大緊,死。

《脈訣舉要》曰:無積不痢,脈宜滑大、浮,弦急死,沉細無害。

《秘藏》云:假令傷寒,飲食䐜脹滿而傳飧泄者,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風邪下陷,升舉之。濕氣內勝者,分利之。裡急者下之。後重者調之。腹痛者和之。洞泄腸鳴,無力,不足拈衣,其脈弦細而弱者,溫之、收之。膿血稠黏,數至圊而不能便,其脈洪大而有力者,寒之、下之。

陳無擇云:滯下之症。《內經》所載血溢、血泄、血便、注下。古方則有清膿血,近世呼為痢疾,其實一也。多由脾胃不和,飲食過度,停積於腸胃不能化,又為風寒暑濕之氣干之,故為此疾。傷熱則赤,傷冷則白,傷風則純下清血,傷濕則下如豆汁。治法當先用通利之藥,疏調臟腑。

《原病式》曰:或言證痢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所謂下利,谷反化為膿血,如穀肉果菜,濕熱甚則自化腐爛漬發化為膿血也。其熱為赤,熱屬心火故也;其濕為黃,濕屬脾土故也;燥郁為白,屬肺金也。然諸瀉痢皆屬於濕,濕熱甚於腸胃之內,而腸胃怫鬱,以致氣液不得宣通而成。

腸胃之燥,使煩渴不止也。假如下痢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則必一下,一盛則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之間,而同為痢乎?如熱生瘡瘍而出白膿者,亦可以白為寒歟?其在皮膚之分,屬金,故色白也。次血分,屬心火,故為血也。

在肌肉屬脾土,故作黃膿。在筋部屬肝木,故其膿色帶瘡。深至骨屬腎水,故紫黑血出也。各隨五臟而見五色,是其標也,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淺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裡急,小便赤澀,皆屬於燥熱,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

《玉機微義》云:河間謂赤白不當分冷熱,乃屬心火,肺金之化也。五色各屬五臟,本則一出於熱,其論甚當。緣心主血,肺主氣,白屬肺金,此氣受病也;赤屬心火,此血受病也;赤白相雜,氣血俱受病也。知此則肝青,脾黃,腎黑之說,亦可得而互明也。

丹溪謂赤自小腸而來,白自大腸而來。愚謂大小腸亦心肺之腑也,但不若劉宗厚以氣血言尤為明白。

《統旨》曰:河間發明痢本於濕熱,最為詳切,及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而後重自除,誠哉至言也。又謂痢雖有赤白,而一本之於熱,此足以破局方好行辛熱者之弊也。然痢之白者,不可盡歸之於熱,亦有因於寒者。痢如凍膠或如鼻涕,明是冷症,此緣多啖生冷,脾胃受傷,氣微而滯下生焉,非薑桂之辛熱不可也。

又其日久而不愈,腸胃氣虛,始為熱,而末變寒,或過服冷藥,以致脾胃中寒,此亦宜有以溫之也。

3. 滯下亦有挾虛挾寒

丹溪曰:或問河間之言滯下,似無挾虛挾寒者,然乎否乎?予曰:泄利之病,水穀或化或不化,並無努圊,惟覺困倦。若滯下則不然,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或腸垢、或無糟粕,或糟粕相混。雖有痛、不痛、大痛之異,然皆裡急後重,逼迫惱人,似乎皆熱症、實症也。予近年涉歷,亦有大虛、大寒者,不可不知。

如治予從叔婁長官等,皆用參朮及乾薑、薑汁之類是也。

劉宗厚曰:按滯下之症,古人多與泄瀉同論,至《三因方》,始能另立條目。蓋實有不同,夫病有從外感而得者,須分六氣之異,外既受傷,腸胃鬱結,遂成赤白等症,當隨其寒熱濕涼以調之。有因臟氣發動,干犯腸胃而得者,須察其何臟相兼,以平治之。又有因飲食失節而得者,則又審其何物所傷,以消克之。

但其受病之後,腸胃怫鬱,膿血稠黏,裡急後重。諸方雖有寒熱虛實之論,劉河間則以為一出於熱,然考之《內經》,似亦熱多而寒少也。我丹溪先生,則以為亦有挾虛挾寒之症,深戒學者,須宜識此。世之局方,不辨三因,專用澀熱之藥,其失甚矣。至河間立說,專用苦寒疏下之藥,則亦未甚為當,何則?蓋病有虛寒,治有先後。

若病氣暴至,元氣壯實,積滯膠固,須宜下之。病久氣脫,腸胃虛滑不禁者,亦宜溫之、澀之。大抵治痢當從仲景、河間之法,可溫則溫,可下則下,或解表,或利小便,或待其自己。劉河間分在裡、在表,挾風、挾熱、挾寒等症,後之作者,無越於斯,但氣血一條,未嘗表出立論。其於芍藥湯下有曰: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而後重自除。

蓋謂便膿血是血之滯下也,故曰行血自愈;奔迫後重氣之實也,故曰調氣自除。誠哉是言,但膿血赤白,亦有氣病、血病之分,後重裡急,亦有氣實、血實之異。學者尤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