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靈》《素》

《素問·風論》: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成為偏枯,或為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䐜而有瘍,衛風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癘者,有營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寒熱。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為痹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

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諸風病狀各殊,其多汗惡風,同傷風畏風,傷風自汗。凡七情六淫之病,必有現症。能辨症,斷不至誤治也。

《平人氣象論》:面腫曰風。

風厥勞風,《評熱病論》: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氣逆甚,即名風厥。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巨陽生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裡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必少陰之氣上乃能厥。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裡刺之,飲之服湯。

帝曰:勞風為病何如?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為勞風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

此等病最當體認。若認以為肺癰、肺痿,則失之遠矣。蓋肺癰乃肺生癰,肺痿乃肺痿癟。此則風寒入肺,痰涎凝結也。

酒風,《病能論》:帝曰: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風。

偏枯,《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痱,《靈樞·熱病》:痱之為病,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2. 《金匱》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為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病在緩處,故外治必塗其緩者。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

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吐涎。此辨證之要訣。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3. 《傷寒論》

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風為痂癩。

4. 《病源》

風癔,風邪之氣,若先發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黑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體直者,七日死。

口噤,諸陽經筋,皆在於頭,三陽之筋,並絡入頷頰,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也。診其脈遲者生。

舌強,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今心脾二臟受風邪,故舌強不得語也。

賊風,冬至之日,有疾風從南方來,名曰虛風,其傷人也,但痛不可按抑轉動,傷風冷則骨解深痛,按之乃應骨痛也。但覺身內索索冷,欲得熱物,熨痛處即小寬,時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氣相搏,結成瘰癧及偏枯。遇風熱相搏乃變附骨疽也。附骨疽亦由風冷所致。

風痙,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體痙直者,死也。由風邪傷於太陽經,復遇寒濕,則發痙也。此與病後壞症之痙不同。

角弓反張,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

柔風,血氣俱虛,風邪併入。在於陽,則皮膚緩;在於陰,則腹裡急。柔風之狀,四肢不能收,裡急不能仰。

不仁,由榮氣虛,衛氣實,風寒入於肌肉,使血氣不宣流。其狀搔之皮膚如隔衣是也。

風驚悸,由心氣不足,心府為風邪所乘,則驚不自安,悸動不定。其狀目精不轉而不得呼。

刺風,由體虛膚腠開,為風所侵,如刃錐所刺也。

盅風,由體虛受風,其風在於皮膚,淫淫躍躍,若畫若刺,一身盡痛,侵傷氣血,其動作如蠱毒也。

鬚眉墮落,皆由風濕冷得之。邪客於經絡,與血氣相干,使榮衛不和,故面色敗,皮膚傷,鼻柱壞,鬚眉落。此乃癘風也。

惡風,風病有四百四種,總不出五種:黃風、青風、赤風、白風、黑風。人身有八萬屍蟲,若無八萬屍蟲,人身不成不立,復有諸惡橫病,諸風害人,所謂五種風生五種蟲,能害於人。

口喎,《養生方》云:夜臥當耳,勿得有孔,風入耳中,喜食口喎。口喎見《金匱》。此又是一病。當內服藥而外提出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