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邁書

《方症會要》~ 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7)

1. 治鼓症方

白芍(一錢七分) 蘇子香附(各一錢) 厚朴(六分) 陳皮枳實黃連、蘿蔔子(各七分)

2. 附腫脹鼓症不同論

腫蠱二症本不相同,至用藥亦迥異。腫脹者,因中宮有食積、有濕熱、有稠痰阻滯,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營衛不得疏暢,水道不得通條,氣遂忘行,不循故道,水又忘潰,不得成溺,氣水相薄,腫脹自是而生焉。然脾胃元陽猶未衰憊也,特中宮有積病,故遍身浮腫耳。

而元氣猶能旁通四達,苟或祛其食積,或清其燥熱,或治其痰,內邪一行,外腫隨徹,效亦甚捷矣。非若蠱脹者,先因脾氣傷損,頻仍久則漸成衰憊,胃雖少納,脾失轉運,兼積熱留注,脾胃橫行中焦,所謂正者衰,邪者旺,清濁不分,遂成脹滿。此則陽氣為邪氣所遏,不得周流一身,而邪氣單攻肚腹是也。

脹極則臍中突出,青筋暴起,糞滑溺赤,喘急食阻,此大不足之症也。斯時也,將大補脾之正氣歟?然正未受補而邪熱先熾,脹猶故矣。將清熱以伐邪歟?然邪未退而正愈虛弱,脹益增矣。將補伐兼施歟?然益者未見而損者愈損矣。雖有盧扁將安施乎?故得此症者,或脾氣雖損而真氣猶存,且無留連之邪熱,或腹稍脹而邪熱未熾,尚有可為之真機,即當大補其真元為主,稍兼消導、清肺次之。氣不運者行氣,痰積滯者行痰,中和調養,庶可救矣。

或謂水腫固為可治,然亦有多不治者,如賈洛陽所謂病腫不治,必為痼疾,雖有盧扁亦莫能為,則知腫之為患,非他病比也。今何觀之易耶?予謂凡病已見危篤,咸莫能療,豈獨腫脹然哉?故內經云「過時者不治」。予所謂可治者,亦指治之早者言也。若積久不治,或治不中節,至於滑泄、唇黑、臍突、肉硬、缺盆、手足掌背俱平,其危篤之勢,較之真蠱一律而已。仲景云「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瘥,必成痼疾」。

3. 積聚痞塊癥瘕痃癖腸䐺石瘕

氣之所積名曰積,取鬱積久而發之義也。積有五,皆五臟所生。陰氣陰脈沉而伏,其症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左右,上下有終始,左右有窮處,皆痰飲食積死血所生。

氣之所聚名曰聚,取聚散不常之義也。聚有六,皆六腑所成。陽氣陽脈浮而動,其始終無根本,痛發無定位,上下無留止。積與聚屬脾部,俱系氣病。

痞者否也,易所謂天地不交,濁氣在上凝結而成。然痞塊有癥瘕之不同。

症者徵也,因物而成質,有塊可徵,即積聚成塊,不能移動。

瘕者假也,假物而成形,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移易能動者。癥瘕屬肝部,系血病。

痃癖者懸掛偏僻之意也。但痞與痃癖乃胸膈間之候,積聚為肚腹之候,俱在上中二焦主病,多屬於男子。症與瘕獨見於臍下,是為下焦之疾,故常得於婦人。外有腸癉石瘕二症,亦自婦人得之。腸者大腸也,䐺者延也。大腸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肺主衛氣,氣溫則泄,氣寒則凝。

今寒氣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而結瘕在內。其始發也,大如雞卵,至其成如懷子狀,久久按之堅,推之則移。然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尤以時下是其候也。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夫膀胱為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今寒氣客於子門,則氣塞不通,惡血當瀉不瀉,日以益矣。

狀如懷子,結硬如石,故名石瘕。此氣先病而血後病,故月事不來也。丹溪曰: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死血。又曰:凡積塊不可專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消導使之熔化,塊去須大補。大抵脾胃乃積聚痞塊之根,宜以大補脾胃為主。脾胃一旺則邪氣自消。

故張潔古有養正積自除之說。譬之滿座皆君子,其中小人自無容地而出。信斯言也。治法痰宜二陳加瓦龍子,食積保和丸,死血用破血行血順氣藥,通用七氣湯貼藥三聖膏琥珀膏。難經所載五積見症及東垣五積丸,並宜參究。

4. 五積見症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疾瘧連歲不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下,大如臂,上至心前,久不愈,令人煩心。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右側覆,大如盆,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

肺之積,名曰息奔,在右脅下,如覆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

腎之積,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脈經曰: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凡痞氣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藥及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先須斷厚味為要。凡婦人腹中有塊,多屬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