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丸

SHI CHANG P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腎經 18%
脾經 18%
肝經 12%
膀胱經 6%
心包經 6%
肺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石菖蒲丸

中藥方劑「石菖蒲丸」,主要成分包含石菖蒲、肉蓯蓉、附子、花椒。此方劑具有頻尿且尿量多、腰和膝蓋無力等功效。

石菖蒲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腎經。
  • 功效: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

肉蓯蓉

  • 性味:甘、溫。
  • 歸經:腎、肺經。
  • 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附子

  • 性味:辛、甘,大熱。
  • 歸經:肺、腎經。
  • 功效: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花椒

  • 性味:溫、辛。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

總結

石菖蒲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頻尿且尿量多、腰和膝蓋無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石菖蒲、肉蓯蓉、附子、花椒等,具有開竅醒神、化濕豁痰、補腎益精、溫裡散寒等功效。在使用本方劑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以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九節者佳)1兩半,柏子仁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百部1兩,山芋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炒)1兩,貝母(去心)1兩,丹參1兩,人參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生乾地黃(焙)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遠志(去心)半兩。
平補諸虛,活血益氣,潤澤肌膚;久服輕身延年。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空心、食前熟水嚼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石菖蒲具有開竅醒神、化痰利水的功效。肉蓯蓉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附子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解毒的功效。石菖蒲丸由這四味中藥組成,具有溫腎補陽、強腰健膝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小便滑數、腰膝少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石菖蒲丸有溫燥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石菖蒲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組成:石菖蒲1兩,桂心1兩。 主治:肺寒不能發聲;兼治心疼。

石菖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石菖蒲(米泔浸半日,切片,焙)5兩,肉蓯蓉(酒浸半日,切,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蜀椒(取紅)2兩。 主治:小便滑數,腰膝少力。

石菖蒲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石菖蒲1兩,香附子(炒)1兩,陳橘皮(去白)1兩,高良薑(銼如骰子大,滴油炒紫色)1兩,半夏曲1兩,遠志(去心)半兩,白豆蔻仁半兩,蓬莪朮(煨香,切)半兩。 主治:心脾虛冷,氣滯不散,時發疼痛。

石菖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組成:石菖蒲1兩,牛膝(2味切,同以酒浸1宿,焙)1兩,遠志(去心)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地骨皮1兩,生乾地黃(焙)1兩,菟絲子(酒浸,别搗末)1兩,白朮1兩。 主治:強筋力,滋血脈。主治:瘛病筋脈相引。

石菖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組成: 石菖蒲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組成:石菖蒲(九節者佳)1兩半,柏子仁1兩,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百部1兩,山芋1兩,甘草(炙,銼)1兩,五味子(炒)1兩,貝母(去心)1兩,丹參1兩,人參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茯神(去木)1兩半,生乾地黃(焙)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遠志(去心)半兩。主治:平補諸虛,活血益氣,潤澤肌膚;久服輕身延年。 。 主治:平補諸虛,活血益氣,潤澤肌膚;久服輕身延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