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陽和血補氣湯

ZHU YANG HE XUE BU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脾胃論》卷下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6%
心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9%
胃經 9%
三焦經 8%
膀胱經 5%
腎經 5%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助陽和血補氣湯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療各種疼痛,也能治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這些中藥材互相配合,起到補陽、和血、補氣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香白芷2分,蔓荊子3分,炙甘草5分,當歸身(酒洗)5分,柴胡5分,升麻7分,防風7分,黃耆1錢。
助陽和血補氣。
上(口父)咀。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臨臥熱服。
避風處睡,忌風寒及食冷物。
助陽和血湯(《蘭室秘藏》卷上)、助陽活血湯(《東垣試效方》卷五)。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白芷、蔓荊子、當歸、柴胡、升麻、防風、黃耆、甘草組成。白芷、蔓荊子、當歸具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的功效;柴胡、升麻、防風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益氣升陽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本方合用,具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眼發後上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無疼痛,而隱澀難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風熱上擾所致的眼發後上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無疼痛,而隱澀難開的患者使用。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氣血壅滯。

相同名稱方劑


助陽和血補氣湯, 出處:《脾胃論》卷下。 組成:香白芷2分,蔓荊子3分,炙甘草5分,當歸身(酒洗)5分,柴胡5分,升麻7分,防風7分,黃耆1錢。 主治:助陽和血補氣。主治:眼發後上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無疼痛,而隱澀難開,此服苦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也,故眼昏花不明。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