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人參飲子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寒熱分析:
由於您尚未登入,或是系統中沒有您的經絡體質數據,所以無法呈現分析訊息,了解如何取得經絡體質...
複方歸經比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以水1大盞,煎取8分,去滓,不拘時候,分3次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五。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銼),生薑汁1合,川芒消1分,蜜1合。 主治:時氣6日,心胸結硬,嘔吐,不下飲食。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組成:人參半兩(去蘆頭),生薑半兩(炒,切),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主治:妊娠痰逆,不思飲食。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九。 組成:人參(去蘆頭)1兩,生乾地黃1兩,犀角(末)半兩,黃芩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甘草(炙)1分。 主治:小兒時氣病。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黃耆1兩,五味子1兩,人參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白芍藥半兩,茯苓半兩,白芷半兩。 主治:虛勞潮熱。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薤白14莖,生薑半兩。 主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
人參飲子,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一引《海上名方》。 組成:粟殼2兩(去頂蒂,蜜炙),人參(去蘆頭)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1兩,甘草(炙)1兩。 主治:勞嗽喘急。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七。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生薑2兩,赤茯苓1兩,葛根1兩,麥門冬1兩(去白)。 主治:熱病壯熱,嘔逆,不下飲食。
人參飲子,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麥門冬2分,人參(去蘆)3分,當歸身3分,黃耆1錢,白芍藥1錢,甘草1錢,五味子5個。 主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暑月衄血。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竹茹1兩,葛根1兩(銼),茅(蘆)根1兩(銼),麥門冬1兩半(去心),知母3分。 主治:妊娠熱病,壯熱頭痛,嘔吐不下食,心煩悶。
人參飲子,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七引鄭癒方。 組成:人參2錢,大黃2錢,荊芥2錢,天竺黃2錢,甘草(炙)2錢,白芷1錢,燈心1錢,梔子仁5枚,釣藤鉤子2-7枚。 主治:臟腑熱毒,瘡壅熱滯,瘡疥。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一。 組成:柴胡(去苗)1兩,黃芩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以上1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主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止。
人參飲子, 出處:《産寶諸方》。 組成: 人參飲子(《産寶諸方》。)出處:《産寶諸方》。組成:大腹連皮(銼碎)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炙),陳橘皮兩個(和瓤)。主治:安胎寬氣,止腹痛。 。 主治:安胎寬氣,止腹痛。
人參飲子,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人參(去蘆)1兩,桔梗1兩,半夏(湯洗7次)1兩,五味子1兩,赤茯苓1兩,白朮1兩,枳殼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痰嗽,寒熱壅嗽。時行病,寒熱上壅,咳嗽痰涎。寒暑之交,氣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熱,此藥最宜。
人參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六。 組成:人參(去蘆頭)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石膏2兩,赤茯苓2兩,半夏(湯浸7遍去滑)1兩,前胡2兩(去蘆頭),知母2兩,黃芩2兩,小麥1合,竹葉1握。 主治:時氣後勞復,虛熱不退,四肢沉重,或半起半卧,氣力虛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保命人參散
相似度 73%
抑上補下方
相似度 66%
小柴胡加枳桔湯
相似度 66%
托裏清中湯
相似度 66%
前胡枳殼湯
相似度 66%
金露散
相似度 66%
團參散
相似度 66%
天麻定喘飲
相似度 62%
安斑散
相似度 62%
益氣散風湯
相似度 62%
生脈六均湯
相似度 62%
枳殼半夏湯
相似度 61%
消痰飲丸
相似度 61%
生脈散合甘桔湯
相似度 61%
人參香朮散
相似度 61%
人參蘿蔔飲
相似度 61%
小枳殼丸
相似度 61%
金花散
相似度 61%
歸原散
相似度 60%
丁香半夏湯
相似度 60%
桂苓木通散
相似度 58%
參蘇溫肺飲
相似度 58%
柴胡六君子湯
相似度 58%
柴桔湯
相似度 58%
人參復脈散
相似度 58%
溫脾陳曲丸
相似度 58%
異效丸
相似度 58%
利肺湯
相似度 58%
桔梗甘草湯
相似度 58%
衛君湯
相似度 58%
加味化痰丸
相似度 58%
補液湯
相似度 57%
雙金飲
相似度 57%
增減理中丸
相似度 57%
理中化痰丸
相似度 57%
人參寧肺湯
相似度 57%
人參五味子湯
相似度 57%
救正湯
相似度 57%
人參調胃膏
相似度 57%
加味生薑理中湯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