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

BAN XIA LI ZHONG XU GE PO H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7%
胃經 14%
心經 11%
膀胱經 8%
腎經 8%
肝經 8%
大腸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

組成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功效

  • 上消化道不適、胸悶,進食後嘔吐、腹瀉。

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杏仁:性味甘平,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半夏:性味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淡竹葉:性味甘寒,歸心、小腸、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 前胡:性味苦辛,歸肺、肝經,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 細辛: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澤瀉:性味甘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 枳實:性味苦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等功效。

總結

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上消化道不適、胸悶,進食後嘔吐、腹瀉的功效。本方由麻黃、杏仁、生薑、半夏、淡竹葉、前胡、細辛、澤瀉、枳實等九味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止咳平喘、溫化寒痰、利水滲濕、理氣行氣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咳嗽氣喘、嘔吐腹瀉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半夏半升(制), 生薑4兩, 麻黃3兩(去節), 前胡3兩, 澤瀉3兩, 竹葉1升, 細辛3兩, 枳實3兩(炙), 杏仁3兩(去皮尖)。
上切。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忌羊肉、餳、生菜。

方劑組成解釋


  • 半夏:辛溫,有降逆止嘔、燥痰化痰之功。本方以半夏為君藥,用以降逆止嘔,化痰止咳。
  • 生薑:辛溫,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之功。本方以生薑配伍半夏,共奏降逆止嘔之功。
  • 麻黃:辛溫,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本方以麻黃配伍半夏、生薑,共奏宣肺散寒、理氣和胃之功。
  • 前胡:辛溫,有宣肺降氣、化痰止咳之功。本方以前胡配伍半夏、生薑、麻黃,共奏宣肺散寒、理氣和胃之功。
  • 澤瀉:苦寒,有清熱利水、滲濕退腫之功。本方以澤瀉配伍淡竹葉、細辛,共奏清熱化痰、利水消腫之功。
  • 淡竹葉:苦寒,有清熱利水、化痰止咳之功。本方以淡竹葉配伍澤瀉、細辛,共奏清熱化痰、利水消腫之功。
  • 細辛:辛溫,有發散風寒、溫肺化痰之功。本方以細辛配伍半夏、生薑、麻黃,共奏宣肺散寒、理氣和胃之功。
  • 枳實:苦辛,有破氣消積、行氣寬中之功。本方以枳實配伍杏仁,共奏破氣消積、行氣寬中之功。
  • 杏仁:苦辛,有降氣平喘、潤肺化痰之功。本方以杏仁配伍枳實,共奏破氣消積、行氣寬中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辛溫發散,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
  • 本方有破氣消積之功,不宜在孕婦及小兒使用。
  • 本方有化痰止咳之功,不宜在痰濕重者使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 出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組成:半夏半升(制),生薑4兩,麻黃3兩(去節),前胡3兩,澤瀉3兩,竹葉1升,細辛3兩,枳實3兩(炙),杏仁3兩(去皮尖)。 主治:上焦氣不續、胸膈間厭悶,飲食先吐而後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