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丸

YAN N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腎經 20%
肺經 20%
心經 10%
肝經 10%
胃經 10%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延年丸」

中藥方劑「延年丸」,由白朮、茯苓、菊花三味藥材組成,具有補氣、益氣、健脾、利水、清熱、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水腫、黃疸、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

白朮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入藥治脾虛腹瀉、水腫、盜汗、口乾舌燥、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益氣、健脾、補血、寧心安神等功效。主治水腫、尿少、尿路感染、心悸、失眠多夢等症。

菊花

菊花味甘,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明目解毒等功效。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咳嗽、目赤腫痛、肝火旺盛等症。

組方總結

各味藥材配伍,共奏補氣、益氣、健脾、利水、清熱、解毒之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虛、水腫、黃疸、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3兩,白茯苓3兩(去黑皮),甘菊花3兩,耐冬葉(1名忍冬)2兩。
去風邪,補不足,明耳目,耐寒暑。
上為末。用生地黃搗取汁,銀石器內熬如膏,以藥末和勻,如乾,更別入煉酥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清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本方中白朮用於健脾益氣,以增強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益氣、滲濕利水、安神的功效。本方中茯苓用於健脾益氣,以增強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降壓的功效。本方中菊花用於清肝明目,以改善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健脾益氣、養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症。但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延年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組成: 延年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七。)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組成:白朮3兩,白茯苓3兩(去黑皮),甘菊花3兩,耐冬葉(1名忍冬)2兩。主治:去風邪,補不足,明耳目,耐寒暑。 。 主治:去風邪,補不足,明耳目,耐寒暑。

延年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組成: 延年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別名:枸杞子丸組成:菟絲子(酒浸7日,炒黃)3兩,枸杞子1兩半(去梗),覆盆子1兩半(去萼),車前子1兩半(酒浸),巴戟天1兩半(去心),遠志1兩半(去心),生乾地黃1兩半,細辛1兩半(去苗葉),白朮(炒),菖蒲1兩半(銼),何首烏1兩半(去黑皮),地骨皮1兩半,牛膝1兩半(酒浸1宿),續斷1兩半,菊花(去梗萼)1兩半。主治:平補五臟,治百病;育神氣,強力益志,美顔色,變髭鬓。 。 主治:平補五臟,治百病;育神氣,強力益志,美顔色,變髭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