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化濕湯

QING SHU HUA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王渭川臨床經驗選》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肺經 14%
脾經 13%
肝經 12%
膽經 8%
心經 7%
三焦經 6%
膀胱經 5%
小腸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2%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心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清暑化濕湯,是一劑非常有效的清熱化濕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化濕、燥濕健脾、消食化積、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以下是該方劑的詳細介紹:

1. 青蒿:

  • 性寒味苦,歸肝、膽經。
  • 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等功效。

2. 半夏:

  •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
  •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

3. 淡豆豉:

  • 性微溫味辛,歸肺、脾經。
  • 具有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等功效。

4. 佩蘭:

  • 性平味辛,歸脾、胃經。
  • 具有燥濕、芳香化濕、調經、生津止渴等功效。

5. 茵陳蒿:

  • 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
  • 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等功效。

6. 生地黃:

  • 性寒味苦甘,歸心、肝、腎經。
  • 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等功效。

7. 陳皮:

  •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
  • 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等功效。

8. 黃連:

  • 性寒味苦,歸心、肝、膽經。
  •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

9. 蒼朮:

  • 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肝經。
  • 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等功效。

10. 木香:

  •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
  • 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等功效。

11. 藿香: - 性微溫味辛,歸脾、胃、肺經。 - 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等功效。

12. 芒硝: - 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 - 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等功效。

13. 荷葉: - 性涼味苦澀,歸心、肝、脾、腎經。 - 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等功效。

主治功效:

  • 清暑化濕湯主要用於治療暑熱潮濕的天氣造成腹瀉,因誤服寒涼藥物,導致嘔吐、腹瀉不止,精神煩躁,四肢酸軟無力,脈搏沉細、遲緩,舌頭鮮紅,舌苔白膩如積粉。

適用症狀:

  • 暑熱潮濕的天氣造成腹瀉
  • 因誤服寒涼藥物,導致嘔吐、腹瀉不止,精神煩躁,四肢酸軟無力,脈搏沉細、遲緩,舌頭鮮紅,舌苔白膩如積粉

總結: 清暑化濕湯是一款清熱化濕、燥濕健脾、消食化積、和胃止嘔的中藥方劑。它通過多種中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暑化濕、健脾利濕、止嘔和胃等功效,對於暑熱潮濕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青蒿、茵陳蒿、佩蘭、藿香等清暑化濕之品為君藥,配以半夏、陳皮、黃連、蒼朮、木香等和胃止瀉之品為臣藥,芒硝、荷葉等瀉下之品為佐藥,淡豆豉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暑化濕、和胃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化濕湯, 出處:《王渭川臨床經驗選》。 組成:青蒿穗30g,京半夏30g,淡豆豉30g,佩蘭12g,茵陳12g,鮮生地12g,陳皮3g,川連蔻仁3g,蒼朮6g,廣木香6g,鮮藿香6g,甘露消毒丹9g,鮮荷葉1張。 主治:燥濕祛邪,芳香化濁。主治:暑濕腹瀉,誤服苦寒,以致吐瀉不止,懊煩悶亂,精疲肢厥,脈沉細而遲,舌絳尖紅,苔白膩如積粉。急性胃腸炎。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