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名稱:懸顱
穴道名稱:懸顱
穴道國際代碼:GB05
穴道英文名稱:Xuanlu
穴道位置: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中點
別名:髓孔,髓中,米嚙
穴名介紹:
膽經的天部之氣在此散熱後吸附水顯。
1.“懸顱穴”。“懸”,吊掛也。“顱”,古指頭蓋骨,此指穴內氣血為寒濕水氣。頷顱名意指膽經的天部之氣在此散熱後吸附水濕。本穴物質為頷厭穴傳來的溫熱風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並吸附天部中的寒濕水氣,穴內氣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濕雲層一般,故名“懸顱穴”。
2.“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寒濕水氣。“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膽經天部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如懸顱名解,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寒濕水氣,其變化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從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與髓孔同。
3.“米嚙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嚙”,咬或缺口之意。米嚙名意指穴內的天部水濕雲氣化雨冷降,如不斷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1.“懸顱穴”。“懸”,吊掛也。“顱”,古指頭蓋骨,此指穴內氣血為寒濕水氣。頷顱名意指膽經的天部之氣在此散熱後吸附水濕。本穴物質為頷厭穴傳來的溫熱風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並吸附天部中的寒濕水氣,穴內氣血如同天部中的水濕雲層一般,故名“懸顱穴”。
2.“髓孔穴”。“髓”,骨之所主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寒濕水氣。“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膽經天部的寒濕水氣在此化雨冷降。如懸顱名解,本穴物質為天部的寒濕水氣,其變化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從孔隙中落下一般,故名髓孔。髓中名意與髓孔同。
3.“米嚙穴”。“米”,微小之物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中聚集的水滴。“嚙”,咬或缺口之意。米嚙名意指穴內的天部水濕雲氣化雨冷降,如不斷地咬缺一般。理由髓孔名解。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解剖位置:
在顳肌中;有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耳顳神經顳支。
穴道配伍:
懸顱穴配合谷穴、曲池穴治療熱病頭痛;懸顱穴配頷厭穴治療偏頭痛。
懸顱穴配頷厭穴治偏頭痛,懸顱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治熱病頭痛,懸顱穴配風池穴,外關穴,有祛風止痛的作用,偏頭痛,懸顱穴配絲竹空穴,太陽穴,風池穴,有疏風明目的作用,目外眥痛,懸顱穴配人中穴,有通經消腫的作用,面腫,刺灸法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方法向後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艾灸方法間接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懸顱穴配頷厭穴治偏頭痛,懸顱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治熱病頭痛,懸顱穴配風池穴,外關穴,有祛風止痛的作用,偏頭痛,懸顱穴配絲竹空穴,太陽穴,風池穴,有疏風明目的作用,目外眥痛,懸顱穴配人中穴,有通經消腫的作用,面腫,刺灸法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方法向後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艾灸方法間接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英文穴道介紹:
Suspended Skull
英文相關介紹:
Migraine, pain in the outer canthus, facial swelling. Vasculature: The parietal branches of 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and vein.Innervation: The temporal branch of the auriculotemporal nerv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