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答問五 (1)

回本書目錄

身經答問五 (1)

1. 身經答問五

長春子曰:頭面,體面之所關;咽喉,飲食出入之道路。一有病症,所關非小。如不識經絡,亂投湯劑,其為危殆也必矣!詳哉,吾子之言之也。請再言四肢、筋骨、皮肉。兩腋、髭鬚之所屬,奉卒聞之。

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實則肢腫,《經》云:結陽腫四肢是也。陽虛則肢滿,《經》云:冬氣滿在四肢是也。脾主四肢,《經》云: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者是也。脾實則四肢不舉,《經》云:脾脈太過,為病在外,則令人四肢不舉是也。脾虛則四肢不用,《經》云:脾藏肉,形不足,則四肢不用。

又云:四肢懈惰,此脾經之不行是也。

運氣四肢不舉,皆屬濕。《經》云:土太過曰敦阜,其病腹滿,四肢不舉是也。

五臟有邪,流在肢節。《經》云: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時;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股;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膝是也。

在藏為肺,在體為皮毛。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皮者,肺之部也。邪客於腠理,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毛折爪枯為手太陰絕。

在藏為心,在體為血脈。夏脈太過,則病身熱膚痛,為浸淫。少陰在泉,熱淫所勝,病寒熱,皮膚痛;少陰司天,火淫所勝,熱上皮膚痛;少陰之復,咳,皮膚痛,治以諸寒。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病體無膏澤,治以苦寒。

在藏為脾,在體為肉,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溪谷也。

在藏為肝,在體為筋,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諸筋病皆屬於節。筋病忌風,忌食酸辛,忌久行。足太陽之下,血氣皆少,善轉筋,踵下痛,轉筋多屬血熱。

在藏為腎,在體為骨。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骨病忌食甘,忌久立,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手屈而不伸,病在筋;伸而不屈,病在骨。

腋,謂臂下、脅上際也,屬厥陰心包經,又屬足厥陰肝經。腋前,屆手太陰肺經;腋後,屬手少陰心經;腋下,屬足厥陰肝經;下六寸,屬足太陰脾之大絡。

針灸腋腫有二法,其一取膽,《經》云:足少陽之脈,所生病缺盆中腫痛,腋下腫:其二取心,《經》云:心主手厥陰脈病,手心熱,腋腫。

腋氣曰狐臭,有竅,諸藥鮮能除根,止堪塞竅耳。用銅青好者,不拘多少,米醋調膏,先用皂角煎湯,洗淨腋下,以輕粉摻過,使上藥塗之,立效。

足少陽膽之經,其榮在須。足少陰腎之經,其華在發。沖、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海,謂之血海,其別絡上唇口。若血勝則榮於頭髮,故鬚髮美。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鬚髮脫落。若稟沖、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唇口不榮,故須不生。黃赤者多熱多氣,白者少血少氣,黑者多血少氣。

美眉者,太陽多血;通髯極須者,少陰多血;美須者,陽明多血。

長春子曰:善哉?予前此未嘗聞也。予退而志之,坐則習焉,行則佩之矣!

2. 身經答問六

長春子曰:均是人也,男女之不同何也?

尊生子對曰:男子以氣為主,坎水用事,故蒸氣為精而色白。女子以血為主,離火用事,故血盈為經而色紅。男子背屬陽而腹屬陰,女子腹屬陽而背屬陰。男子督脈用事,自背尾閭行至齦交穴止,故血盛者感陽氣而髭鬚生。女子任脈用事,自小腹上行至咽喉而止,故不能上與陽合而無須。

男子屬陽,陽極則必自上而垂下,故陽莖垂,而乳頭縮。女子屬陰,陰極則必自下而衝上,故乳房凸而陰戶凹。

血氣之多少有異同否乎?

曰:有。手足少陽,手足太陰,手足少陰,凡六經皆多氣少血。手足太陽,手足厥陰,凡四經皆多血少氣。手是陽明,凡二經皆多氣多血。少者補之,多者損之,不多不少者和之。

氣血之所走何如?

曰: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是高能接下也。是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是下能趨上也。督脈從頭入骶,任脈從胞上注目,故上下升降而為和。

五運六氣,其為病何如?

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痛癢瘡,皆屬心火;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膹郁,皆屬肺金;諸寒收引,皆屬腎水,此病之屬於五運者然也。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諸燥擾狂越,皆屬於火;諸痙強直,皆屬於濕。諸澀枯涸,皆屬於燥;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此病之屬於六氣者然也。

治病必求其本,其道何如?

曰:厥陰為標,風木為本,其風邪傷於人也,掉搖而眩轉,瞤動而瘛瘲,卒暴強直之病生矣。少陰為標,君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瘡瘍而痛癢,暴注而下迫,水液渾濁之病生矣。少陽為標,相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為熱而督瘛,躁擾而狂越,如喪神守之病生矣。善為治者,風淫所勝,平以辛涼;熱淫所勝,平以鹹寒;火淫所勝,平以鹹冷。

以其病本於陽也,求其陽而療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陰為標,濕土為本,其濕邪傷於人也,腹滿而身腫,按之而沒指,諸痙強直之病生矣。陽明為標,燥金為本,其燥邪傷於人也,氣滯而膹郁,皮膚以皴揭,諸澀枯涸之病生矣。太陽為標,寒水為本,其寒邪傷於人也,吐利而腥穢,水液以清冷,諸寒收引之病生矣。

善為治者,濕淫所勝,平以苦熱;燥淫所勝,平以苦溫;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以其病本於陰也,求其陰而治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

又非特如此而已,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人里者,下而奪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謂上湧也;其在下者,引而竭之,謂下利也。慓悍者,按而摩之。攣痹者,針而刺之。藏寒虛弱者,治以灸焫。血實腫熱者,治以砭石。氣滯痿厥,寒熱者,治以導引。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者,治以醪醴。

血氣凝澀,病生於筋脈者,治以熨藥。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終焉,蠲其為病之邪,其道無出於此矣!

古人治病,其不專主於藥者,何也?

曰:各從其道也。其人之形樂志苦者,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苦志樂者,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者,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者,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百藥。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運氣有標本。而治病者,或從本,或從標,或不從標本而從中,其義可得聞與?

曰:少陽際也,相火本也,標本皆同,從本言病,皆相火為之也。太陰標也,濕土本也,標本亦同,從本言病,皆濕土為之也。厥陰標也,風木本也,標本不同,故不從標本而從中,以其中見少陽也。少陽相火言病,亦相火為之也。陽明標也,燥金本也,標本亦不同,故不從標本而從中,以其中見太陰也。

太陰濕土言病,亦濕土為之也。太陽寒水,標陽而本寒;少陰君火,標陰而本熱,標本各異,故從本,而又從標。病在標則治其標,病在本則治其本,各從其見症也。陰陽交相錯,水火互為根,與前四氣之例不同矣。

其治法當何如?

曰:膽與三焦,肝與包絡,從火治也。脾與肺,胃與大腸,從濕治也。腎與膀胱,心與小腸,或寒或熱,酌於臨時也。表實里和,邪在經也,法當汗之。裡熱表寒,邪入腑也,法當下之。攻裡則勿解表,解表則勿攻裡,表裡如或兩有可攻,則後先,內外之間,猶宜分其多少焉。

蓋天地之數五,而火熱居三。可見天地之氣,熱多於寒,火倍於水,而人之症,治從可知矣。

經絡有相通者,有不相通者,可得聞其略乎?

曰:手陽明大腸與足陽明胃相通,手太陽小腸與足大陽膀胱相通,手少陽三焦與足少陽膽相通。所以胃有病而大腸亦病,膽有病而三焦亦病,小腸有病而膀胱亦病,是同經同氣之相感者也。其餘手足諸經者,皆有別經間隔,不能相通,故鮮貽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