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豫平住

《中國藥物學大綱》~ 苦參

回本書目錄

苦參

1. 苦參

(本經上品)

【釋名】苦以味名。參以功名。「苦識」、「苦骨」以形與味名。「地槐」、「水槐」、「菟槐」、「驕槐」、「野槐」以葉如槐而名。「白莖」、「芩莖」、「綠白」、「陵郎」、「虎麻」皆以似色而名乎。

【各方記述】生苗高三四尺以來。葉碎青色。極似槐葉。春生冬凋。其花黃色。七八月結角。如蘿蔔子。角內有子二三粒。如小豆而堅。

【辨別道地】揀黃色指大。肉白。嚼之極苦者佳。

【修治】用糯米泔浸一宿。其腥穢氣。浮在水面上。須重重淘過。蒸乾。少入湯藥。多作丸服。治瘡浸酒。治腸風炒至煙起為末。

【氣味】苦寒。無毒。

【功用】氣沉純陰。足少陰腎經君藥也。又入手陽明足厥陰經。玄參為之使。惡貝母菟絲漏蘆。及藜蘆。伏汞。制雌黃。焰硝。此物雖能泄血中之熱。除濕熱生蟲為癘。然以其味大苦。氣大寒。久服損腎氣。肝腎虛而無大熱者。勿服。

【主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逐水除癰腫。明目止淚。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䘌積酒飲。治疥殺蟲。治惡蟲脛酸。熱毒風皮。煩躁生瘡。赤癩眉脫。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殺疳蟲。炒存性。米飲服。治腸風瀉血。並熱痢。